陈建功与新时期文学

陈建功与新时期文学

ID:8857311

大小:31.5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9

陈建功与新时期文学_第1页
陈建功与新时期文学_第2页
陈建功与新时期文学_第3页
陈建功与新时期文学_第4页
陈建功与新时期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建功与新时期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陈建功与新时期文学来源:《南方文坛》2009年第2期时间:2008年12月15—25日地点:中国作家协会人物: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华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08级博士生)白亮(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06级博士生)关于“文革”的历史记忆陈华积:已经过去的七八十年代给我们这个时代遗留下不少问题,曾经被历史遮蔽的东西也正慢慢浮出水面。对您的专访,也成了我们研究80年代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老三届的学生和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您的经历和“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有很大的不同。“文革”时期,您高中毕业后到了京西木城涧当了一名岩石采掘工人,这段经历

2、磨砺了您的性格,也给您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创作背景和生活素材。您的创作是从“文革”时期起步的,“文革”十年对很多作家来说都有着很深的精神创伤和印记,在“文革”期间您也遭受多很多压抑和打击,如1973年的推荐工农兵上大学事件,您因家庭出身和被强加的“反动言论”而被刷了下来,这种打击对当时求知欲旺盛的您来说,可谓是痛苦的记忆,那么在事隔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您如何看待当年经受的打击?具体到您的创作中,您是如何把这种压抑变为文学创作上的动力?“文革”结束后,您终于依靠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学习,这些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对您的创作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陈建功:我的前期经历,你们可能都有所

3、了解了。因为我父亲在人民大学经济系教书,我1957年从家乡广西北海到北京来,住进了人民大学。我的父亲在人民大学老师中间过得并不好,因为人大很多老师都是从解放区过来的,有的甚至是从延安过来的,而我父亲则是从广州那边过来的。我父亲在广州的大学毕业后,曾委托过一个国民党干部子弟找工作,后来发现这个国民党干部子弟的父亲是一个军统特务,我父亲就立刻逃跑了,再也没有联系他们。50年代有一个“向党交心”运动,我父亲就交了心,说曾经有过这么一件事。岂知就是因为他这次“交心”,这个特务嫌疑的阴影一直笼罩他到1976年“文革”结束后才澄清。这样导致我在人大附小、附中读书,一直都很压抑,包括参

4、军、入团等等,几乎每次都是政审一关被刷了下来。说来可笑,我争取入团就争取了十三年。一直争取到了二十八岁,挖煤那地方的团委干部说,这位争取入团争取了十多年了,一直都没有入上。再不入,都该退团了!在我二十八岁时总算光荣入团了,过了两三个月,因为超龄,又退将出去。所以我在社会的形象一直是被压抑的形象。又比如当兵,体检都通过了,满心以为能当上飞行员了,后来又告知不能当兵了。高中毕业后,我到煤矿挖煤。煤矿上工农兵和贫下中农的成分更多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孩子,当然也受到压抑。那时不仅生活上很苦,而且政治上也受压制。特别是有一次我挖煤下夜班出来,忘乎所以,背起了曹禺《日出》里那首诗,“太

5、阳出来了,黑夜即将过去,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结果又成了“攻击红太阳”的反革命嫌疑。那个时候还有一些有趣的事情。那时我们有一些同学到了山西插队,有几位颇有些理想和抱负的朋友目睹了“文革”时代农村的凋敝和落后,便以新民学会时代的青年毛泽东为榜样,也编写了一本《通信集》。现在已经大名鼎鼎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也是那其中的一个。那一帮青年开始对现实产生怀疑,对“文革”产生怀疑,搞了一个中国农业问题的现状调查。他们写成文章,刻印出来,编成一本《通信集》寄给我。由于这个油印本被我们矿上的领导发现,因此他们就怀疑我是山西反革命集团的“嫌疑犯”,于是除了批判我攻击“红太阳

6、”之外,又派人到山西调查我参与“反革命集团”的事情。当然,现在这些事情都过去了,温铁军也成了农业问题的专家。这些遭遇与我在煤矿中受压抑的遭遇,都成了我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里面最令我刻骨铭心的,还不是被压抑的痛苦被歪曲的郁闷,而是一种苟活的屈辱。当时我的心态就和现在很多基层的人想当作家一样,为了改变命运。那时我天天下去挖煤,只盼着能有那么几天不用下去挖煤,更大的梦想则是能调到《北京文艺》当一个编辑(1973年《北京文艺》刚刚恢复)。直到后来我受了工伤,在井下被矿车撞折了腰,才结束了我的挖煤生活。在我撞折腰的时候,正是我被打成反革命嫌疑、内外交困的时候,我被抬进医院,

7、倒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凄惨,我甚至有几分庆幸,庆幸自己不再被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所包围,也不用再听头头儿们的叱骂了。同样是为了苟活,创作了一些迎合性的作品。后来有一个美国记者问我,您的处女作是在什么地方发表?我说我的处女作不是以我的名义发表的,是用我们矿上一个劳动模范的名义发表的。这个劳动模范前不久去世了,很好的一个人。因为他是劳动模范,就被派到人大会堂参加赛诗会,我就因此承担了“遵命”诗歌的使命。赛诗会结束的第二天,这首诗就在《北京日报》上发表了。可见在那赛诗会上,还应该是一首“拔尖儿”的诗歌。因为是劳动模范朗诵的,就署了他的名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