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94886
大小:310.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4-05
《高一语文全册教案:高中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专题四“寻觅文言津梁”重难点解析专题四课文目录因声求气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谏太宗十思疏/魏徵/仔细理会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鸿门宴/司马迁/融会贯通秋水(节选)/庄子/非攻(节选)/墨子/【专题内涵解说】本专题由“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会贯通”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因声求气”主要指导学生学会文言文的诵读,在诵读中理解文意。第二板块“仔细理会”梳理理解文言文的词义、句义和文义的常用方法。第三板块“融会贯通”借助工具书加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断句及翻译。因声求气【因声求气】这一板块以“读”为重点,以“读”为主线,以“读”为主要手段。保证学生读的时间,
2、指导读的方法,了解文言文诵读的要求、特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烛之武退秦师》和《谏太宗十思疏》,一以记叙为主,一以议论为主;一以散句为主,一以整句为主,糅合散句;一是比较平静的叙述,一是激昂的议论。一、烛之武退秦师Xkb1.com【层次结构】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临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师。第4段:晋师撤离。【疑难解读】1、第一自然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2、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
3、作用?明确: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3、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4、第三自然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明确: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4、)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5、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明确: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异:郑 伯:直截了当;烛之武:迂回曲折6、本文是如何结尾的?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人物形象分析】1、烛之武
5、:(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辞令赏析】Xkb1.com《左传》工于记言,许多外交辞令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前人将《左传》的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行人”即指外交特使)。《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 本文的中心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
6、而使之退兵。说辞虽仅125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宕,表达了五层意思。 第一层:坦言“知亡”,示弱臣服,以满足强敌的骄横心理,为说服提供契机。 第二层:指出若“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反面推理,告之“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层:从正面来说若“舍郑”,郑国则愿作为秦国“行李之往来”的东道主,对秦“亦无所害”,既进一步说明了不能灭郑的原因,又为后来秦郑联盟铺平了道路。从第二、三层来看,烛之武的机警和智慧还表现在:他能审时度势,明白秦伯是可以争取的。郑被“晋侯,秦伯围”的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但这两件事仅与晋侯利害相关,与秦伯关系不大,烛之武揪住了这一点。他奉命去说 秦 君,
7、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在说辞中,表现的却是处处为秦说话,处处为秦打算。辞婉而理骋。 第四层:直陈往事,使秦穆公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以此来瓦解秦晋联盟。“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于简洁、温文尔雅的劝诫中勾勒出:晋国言而无信的贪婪嘴脸,并暗示了“此竖子也,不足与盟”。其言博而奥。 第五层:指出晋国灭郑之后,必然“阙秦”。两个反问句,语气激切,字挟风霜。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向秦伯指明了谁是真正的盟友?谁是笑里藏刀的敌人?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