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20259
大小:7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昼夜的成因》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昼夜的成因苏会燕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2、了解昼夜的成因3、了解“日”的定义,以及它与地球自转周期的关系4、知道中国古代的计时仪器和著名的天文学家二、教学重点、难点地球自转,昼夜现象的成因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三、教学过程播放幻灯片。问题: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在同一时间里有白昼与黑夜之分,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正确答案)问题:是不是白昼永远都是白昼,黑夜永远都是黑夜?(不是)问题:那昼夜的关系是怎样的?(昼夜交替的)问题:为什么昼夜是不断的交替?(地球自转)
2、师生共同探究地球的自转1、学生实验探究地球自转方向:四个同学围成一个地球,一个同学是太阳(通过太阳的东升西落得出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2、学生通过转动手中的地球仪领会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同时去发现地球自转的其他特征: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转;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转;地球以地轴为中心自转。议一议1、假如地球不自转,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呢?2、如果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会有什么特殊现象?3、地球的自转会产生那些现象?讲述:同学们说了地球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球
3、自转)昼夜交替的成因: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球体(太阳光照)昼夜现象(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交替师生一起归纳昼夜交替的成因。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昼夜交替一次的时间是多少吗?(约24小时,也即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日)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1日=24小时讲述:我们古代祖先就注意到了昼夜交替现象,他们就以地球自转为计时基准,以“日”为单位,发明了许多计时仪器:(圭表,日晷,漏刻)。讲述古代计时仪器的工作原理:可以说我们的祖先非常的聪明,他们不仅发明了这么多计时工具,也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使我国的天文
4、学取得辉煌的成就,他们中有许多杰出的代表。你能说说他们是谁吗?张衡(公元78—139年),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科学论断。 张衡在太史令任内,积极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系统观测天体运行,著《灵宪》等书,创制浑天仪,且在历法方面也有所研究。《灵宪》是张衡
5、积多年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写成的一部天文巨著,也是世界天文史上的不朽名作。该书全面阐述了天地的生成、宇宙的演化、天地的结构、日月星辰的本质及其运动等诸多重大课题,将我国古代的天文学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使我国当时的天文学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郭守敬(1231-1316),中国古代杰出八大科学家之一。为了精确汇集天文数时间,精心设计制造了一整套天文仪器,共13年,其中最有创造性的有3件:高表及其辅助仪器,简仪和仰仪。郭守敬根据观测的结果,于公元1280年3月,制订了
6、一部准确精密的新历法《授时历》。这部新历法设定一年为365.2425天,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运行时间只差26秒。欧洲的著名历法《格里历》也规定一年为365.2425天,但是《格里历》是公元1582年开始使用的,比郭守敬的《授时历》晚了整整300年。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有14种,共计105卷。直到很晚,世界各国的科学界才逐渐了解他。僧一行(683~727)唐朝的天文学家、高僧。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贞观名臣张公谨的曾孙。张遂自幼聪敏,青年时期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
7、,时人比之为孔子高徒颜回。一行不仅道学功底深厚,也刻苦钻研天文学和数学。他曾到天台山国清寺(在今浙江天台)投师学算。开元五年(717),一行被唐皇朝强征回京,由于他不愿做官,被安置在长安城内的华严寺编译佛经。开元九年(721),“太史频奏日食不效”。当时所用《麟德历》行用了五十多年,误差渐大,已需改革历法。于是,唐玄宗诏令一行负责主持制订新历一行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从开元九年到开元十五年(721—727),为了编制新历法,在一行领导下进行了大量的天象观测工作。为适应实测的需要,一行与机械制
8、造家梁令瓒合作,创制出了一些新的科学仪器,如“覆矩”、“黄道游仪”和“水运浑象”等。在掌握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一行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发现古籍上所载的这些恒星位置与实际位置不符。他第一次发现了恒星运动现象,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1712年提出恒星自行观点早一千年。祖冲之商朝天文学家祖冲之除了研究数学外,祖冲之还非常注重天文学的研究。他发现前代的历法不够精确,采用历法推算出来的天象有时与实际天象不符。于是,祖冲之博览古历,在吸取前代历法精华的基础上,根据自己长期观测天象的结果,于33岁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