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09282
大小:7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3
《华师大版七上第13课《汉朝的中外交流》word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3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内容标准〗 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了解佛教传入的主要史实。〖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要求学生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及其作用、佛教的传入等重要史实。 2.能力培养 ①通过讲述张骞、班超等人的历史故事,提高学生收集材料及口头表达能力。 ②帮助学生正确运用地图册辨别古今地名,训练史地结合的综合学习方法。 ③帮助学生运用汉朝中外交流的基本史实,归纳出汉朝中外交流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介绍,启发学生学习张骞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
2、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佛教的传入是外来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例证,让学生懂得中外交流是文化繁荣、历史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需要。〖教学要点〗 1.重点 张骞出使西域 2.难点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通道,佛教的东传是外来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例证。〖教学建议〗 1.张骞出使西域 ①结合地图向学生装说明西域的地理概念,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 ②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历史教材中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知识,让学生走上讲台复述张骞出使西域的小故事,强调热忱爱国,挺身而出,应募出征,是中国历史上出使西域的第一人,突出张骞不怕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3、。 ③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时,应重点突出: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同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为西域归属汉朝中央政府创造了条件,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④关于西域都护府的设立,要讲清时间和意义,并指出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一个重要结果。 ⑤如果条件允许,可适当补充如下材料,作为班超出使西域的背景:西汉末年,汉朝失去控制西域的能力,西域许多小国相继分解。王莽时期,断绝与西域的交通,致使匈奴乘虚而入。东汉明帝时,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于73年命窦固出击北匈奴。东汉政府重建西域都护府。并于当年派班超出使西域。 ⑥关于班超出使西域,可让学生上台讲述“投笔从戎”及“不入虎
4、穴,焉得虎子”等小故事。还可联系霍去病“匈奴末灭,无以家为也”等名言,比较班超与霍去病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共同点。强调班超是继张骞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中西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2.丝绸之路 ①结合“丝绸之路图”讲清主要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向学生出示有关图片,说明由于古代丝路上流沙漫漫,骆驼成为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 ②指出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交通史上的奇迹,它架起了东西方之间友谊和文明的桥梁。丝绸之路从西汉至隋唐两千年间沟通中西方的重要道路。向学生介绍丝路沿线发现的古代丝织品、古迹及楼兰故国的故事,还可补
5、充中国丝绸在罗马帝国引起的轰动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佛教东传 ①世界三大宗教有哪三大宗教?佛教发源于何地?也可简单介绍佛教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参观家乡附近的寺庙,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②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可适当介绍几句古诗,影视作品中的佛教故事等。(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教学实录〗〔复习旧课〕(约2分钟) 师:期中考试已经结束,试卷还没有批完,总的来看,考的不理想,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第一次吗。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纠正自己的错误,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新课,请同学们将书翻到:第13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板书,以下绿色
6、黑体字为板书内容)〔阅读教材〕(约10分钟) 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合书布点〕(约10分钟)△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西域 狭义 广义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汉宣帝时→西汉末年→王莽时期→汉明帝时↓ ↓ ↓ ↓ ↓
7、↓匈奴控制→张骞出使→西域都护→失去控制→断绝往来→班超经营 ↙丝绸之路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西亚→大秦 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佛教 两汉之际 汉明帝派使臣 天竺 洛阳白马寺 使中国文化别开生面 (说明:学生述点情况不好,几位同学只能就“张骞出使西域”说一些内容,没有层次,没有条理。“丝绸之路”和“佛教东传”的内容没有人能说出来。补充的同学也都是围绕张骞出使西域来说,有位同学说出了“博望侯”这个词。班超,学生没有人知道。但大多数知道“投笔从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