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ID:8554052

大小:34.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4-01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_第1页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_第2页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_第3页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_第4页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的理论探索与技术创新中国生态产业的“贝尔实验室”---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的理论探索与技术创新一、我们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历了18个春秋,中国的发展也逐渐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的模式来实现,这一伟大转变是中国“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社会”(见2003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根本保证。对于多年来从事生态文明观理论研究与生态产业实践探索的专家们,更是一个春华秋实的季节。生态文明观是在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和生态环境受到工业文明冲击的

2、背景下形成的,它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地球进化的生态伦理依据和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路线。1998年的洪灾使生态文明观与许多研究方向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在理论研究、政策分析、规范建制、价值导向、实践探索等方面更加深入和显化。1996年,国家社科基金在“九五规划”立重点课题“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值基础”进行专项研究。2000年,又召开了“全国首届生态文明与生态产业高级研讨会”,综合集成、探索生态文明与中国的发展道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也使生态文明与生态产业的建设深度和广度从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扩展到“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生态

3、文明社会”。可以说,这不仅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地球进入21世纪以来最具有意义的大事。生态文明观认为:生态文明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范型,是人类为了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在经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两次选择后进行的第三次文明模式选择。信息化为全球化资源管理提供了手段,同时也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参与能力,因此,它是生态与信息相统一的文明模式。人类已走出完全依靠土地资源的农业文明,又即将走出依靠自然资源的工业文明,现在正站在生态文明的门槛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在最少

4、耗费物质和能量的前提下,发展生态产业,在高度信息化的前提下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批判地吸收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通过资源增殖和信息增殖途径来实现,资源增殖的意义在于建立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信息增殖的意义在于建立生态文明的精神基础和管理体系。资源增殖的途径是发展生态产业并开发节约型替代产品。信息增殖的途径就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并提高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管理能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因为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容量不足,我国不能再重复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老路子,要利用信息革命带来契机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既要利用工业文明的积极性、建设性的成果,又要避免工业文明带来的

5、生态灾难,为我国众多的人口营造最基本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民的最基本的生态需求,为地球的可持续存在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见刘宗超,《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走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全球生态文明的实现,首先要解决四个悖论即:全球可持续发展与落后国家人民可持续生存的悖论;国家赶超战略与全球资源短缺的悖论;国家意志、地区意志与人类意志的悖论;人类终极文明与阶段愚昧的悖论(见www.ecocivilization.com)。全球生态文明观对于消解这四大悖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见刘宗超,“生态文明观与信息增进化论”《生态文明观与全球

6、资源共享》,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二、研究院的成立及已完成的研究课题1、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的成立是我国建立生态产业研究实验室的一个创举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是在上述国家“九五规划”重点项目”上成立的,其宗旨就是在理论上继续深化“生态文明观”研究,在实践上探索生态文明社会和生态产业的具体发展模式。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的专家群在《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走向》、《生态文明观与全球资源共享》、“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新视角——从物理观到生态文明观”、“全球生态文明观---地球表层系统信息增殖范型”、“生态产业---21世纪的主导产业”“中国西

7、部开发的生态产业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等一系列论文专著中都认为:生态文明是21世纪的主导文明、生态产业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对此,著名科技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荣誉教授黄顺基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他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科学发展的需要。中国从1953年“一五”计划起,搞工业化,走了半个世纪工业文明的道路。从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起,搞信息化,走了不到十年信息文明的道路。在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与结构调整三股浪潮冲击下,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更深的

8、层次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问题。所谓更深的层次就是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反思人类200多年工业文明与50多年信息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