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17454
大小:1.01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3-30
《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一、2010年汽车工业走势 1、总体评述 A、5月市场回顾 5月的市场销量进入平稳下降期。5月份有小长假,历史上销量一般比4月低;5月的经济环境急剧复杂化,希腊债务危机等导致国内的股市等严重下滑,很多人的钱在股市上被套,对车市构成短期干扰;本田零部件厂罢工也使销量减少;一些厂家较大幅减产,甚至出现零售比批发多来压缩汽车库存,而天气影响也不能低估。5月的各种环境因素均不利于销量的提升,但乘用车终端市场走势相对4月平稳微降,这是十分难得的。 5月的零售走稳也有较好的促进因素。由于09年末的消费
2、透支因素导致年初的零售偏弱,经过年后两个月的平稳消化,5月初的车市走势较强,随后的车市稍有下滑,但新品和营销活动带来的增量也促进了销量的提升。环比销量略有下降是正常的,但比预期好。而5月延续的生产调整减产也有效的稳定了市场促销节奏,这体现厂家的营销逐步提升。 B、6月市场判断 车市波动规律是6月份的销量比5月和7月都略高一点。6月工作日比5月多一天;6月是季度末,批发数会较多。高考和端午节构成6月购车需求增长因素,油价下调对车市是利好;6月份又是暑假前期,也有销量增长的因素;同时企业扩产能效果继续体现,供应的充裕和内
3、部的调整带来市场的较快增长。但市场回归还没有结束,因此6月与5月的销量会差不多。 6月市场的利好较多。由于近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国家针对性出台了密集的政策措施,汽车等诸多行业进入调整期。汽车的调整属于利好的拉动式调整,针对性节能减排的鼓励措施有利的拉动了市场的增长。节能车型鼓励政策的鼓励和刺激逐步体现,而燃油价格的降低也进一步稳定了购车信心,半年末的工商务购车也迎来小的高潮。各地逐步启动的涨工资趋势也有利于购车信心的增强。 C、汽车行业应不会二次探底 温总理在3月人大会议讲的经济二次探底风险似乎得到验证,近期世界
4、经济的二次探底的风险加大。08年的金融危机是市场出问题,那一轮金融危机造成了各国潜在生产能力的下降,市场的问题靠当时的政府短期刺激政策化解。理论上说危机过后非常规刺激政策退出,很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令经济增长再次进入下降通道。但只要刺激政策退出时机选择恰当,经济增长还是能够平稳过渡的。08年“次贷”金融危机暴发时,政府还能凭借财政力量施以援手,这次是救助者政府自己出了问题,因此欧洲经济压力巨大。 5月的欧洲部分国家的金融动荡带来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而本周末的G20峰会也确定了强力的保复苏的全球行动,中国早已行
5、动起来。如果将5月以来的线路结合看,针对房地产的高压态势并未松动。温总理在东京指出世界经济仍有“二次探底”的可能,因此要把困难想得充分一点,做好“二次探底”的准备。这些准备应该包括保增长和调结构两项任务,目前启动的家电以旧换新的新一轮工作、新能源和节能车的补贴工作都告诉推进,虽然有人说这个工作推进过快,但这也体现出总体保增长的政策有序推进。 发改委指出的节能和新能源车的400万的目标实际包括了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多项任务,这400万台也是至少一百多亿的补贴投入,平均每年至少50亿元,其财政投入力度不比09年初的小太多。
6、而汽车上游的钢材降价已经是危险的信号,需求不足,汽车钢材也已经出现需求萎缩,汽车行业在应对世界经济可能出现的二次探底和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地位很重要,近期政策推进已充分体现。 D、汽车行业并非两头受挤 汽车行业的增长有较强的支撑。从上游缓解看整车的成本压力逐步化解。欧洲债务问题影响下,美元升值,国际原油、工业金属价格下降,受国内房地产投资回落影响的国内钢材价格也显著下跌,目前看中国PPI已经接近顶部,未来几月将相对回落。中国的股市周期与地产调控周期、经济周期密切相关,中国在4月15日推出的严于预期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7、将使得2008年年底至今大幅财政和货币刺激带来的经济加速暂告一段落,当前市场面临的是经济上升周期中由政策调控带来的经济减速阶段,PPI对于CPI的传导压力也将显著减轻。钢材等汽车原材料的成本压力相对减弱。而今年以来,人民币对欧元的累计升值14.5%。这对欧洲车企的中国市场利润持续增长的贡献较大,这进一步改善国内车企的总体成本控制效果。 从厂家自身看产销压力化解。而目前的市场销量相对稳定,产量逐步收缩。4月的主力狭义乘用车企业中已经有3家的销量处于1-4月各月产量排序的末位,五月的排产也处于相对低位。这样的市场压力已经逐
8、步减小,价格相对平稳的基础在强化。而且目前的成交价格回落主要是经销商的进销差价利润从09年超高水平逐步回落,厂家的促销投入处于合理水平,这对厂家利润等影响不太大。 同时从消费者的调查看,车市的价格敏感度下降,持币待购群体明显缩小。目前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在逐步下降,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成本意识相对弱化,很多细分市场的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