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429371
大小:33.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27
《从“出口至上”到“平衡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出口至上”到“平衡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交流进入了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成为了一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以往的观点认为,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因素,而忽视了进口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文章从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出发,通过论述进口对国民经济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证明了进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结论并且根据我国实际,提
2、出了促进进口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进口;促进;经济增长 “出口至上”的思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垄断”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出口可以带动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和消费、投资一起被称为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可见,在理论界与实际经济生活中,“出口至上”的思想一直占据了主要地位,而进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却一直被忽视。然而事实上,进口作为对外贸易的另一个方面,同样对经济的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的对外贸易情况来看(见表1),进口的增加也能够带动较多的出口,进口对经济地拉动作用实际上要大于出口。进、出口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两者相辅相成,进口可以拉动出口,出
3、口可以促进进口。与此同时,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国民经济得到增长。所以应当摒弃“出口至上”的固有观念,重视进口的作用,实行平衡发展的对外贸易战略。 一、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该理论包含了进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思想,较早地认识到了进口的积极作用。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进口能够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生活必需品和原料,降低食品等商品的价格,从而阻止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本国发生作用。 (二)H-O模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理论认为要素丰裕度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源,一国出口该国丰裕要素密集使用的产品,进口稀缺要素密集的产品,这样各国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可见H-O定理,除了强调出口外,还重视了进口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三)约翰·穆勒的思想 穆勒认为国际贸易对贸易参与国的经济有两种利益:直接利益,一国通过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上进行专业化分工,出口具
5、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自身相对劣势的产品,可以使贸易双方都获得贸易利益;间接利益,通过进口引进本国不能生产而经济生活中又必须的原材料、机器设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引进本国市场上没有的产品可以导致国内新的消费需求的产生,从而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四)罗默、卢卡斯的新增长理论 以技术内生为主要特征的新增长理论认为进口可以通过资本物品的技术外溢对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他们认为技术的提高除了传统的R&D方式外,还有一种重要的被动引进方式,那就是在干中学的经济行为,通过进口资本品的技术外溢效应实现自身技术水平的革新。 从以上这些经典理论与经济思想来看,
6、进口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 二、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体现 (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际分工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通过制定进口政策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这一点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从生产
7、方面来说,进口国内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设备、能源、原材料及中间产品,可以节约国内有限资源去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样更有利于一国的产业的健康发展。从消费方面来说,进口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根据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伴随着工厂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从专业化分工中获得了成本的降低,可是同时也引发了专业化生产与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有赖于进口。此外,进口一些国内没有的产品,会刺激国内的投资,优化产业结构。 (二)引入竞争机制,完善经济体制 进口可以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国外优秀企业的进入,对国内企业产生竞争压力,实现优胜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