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42699
大小:362.2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4-08-29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内江六中2023—2024学年(下)高2025届入学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年,河北考古人员在张家洼遗址发现西周初年四套车马器随葬的大墓,表明周人有意把势力扩展至燕南地区,将商王朝形成的北部疆域向北扩展。这一发现可说明,周代()A.建立了完善宗法分封体制B.拓展了中原文明的发展空间C.改变了商朝的地方治理模式D.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华夏认同2.有学者指出:“在(汉武帝以后)汉朝,《春秋》仿佛是一部宪法。凡有政治上和法律上的重大问题,都引《春秋》解决。”这说明,西汉中后期()A.先秦法律得到了延承B.“以法治国”得到落实C.法律制度已基本完备D.儒家伦理得到了弘扬3.据记载,北魏孝文帝仿汉制确定士族门阀时,“魏晋旧门,入魏仍有官宦,虽官品稍低,仍列于士族,次等士族以及本非士族者,只要入魏官爵显赫,也入士族,甚至上升为高门右姓”。这一举措()A.旨在瓦解东晋的统治B.打击了北魏守旧势力C.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D.实现了鲜卑族的汉化4.唐中期以后,社会上“逃户”现象日益严重,“流亡转徙,十室九空”,以至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这()A.推动了赋税制度的变革B.促进了租庸调制的推行C.表明弃农经商之风盛行D.导致了国家管控力减弱5.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指出:“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该思想()A.批判了程朱理学利己主义B.继承了王阳明的叛逆精神C.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D.意在反对君主的专制统治6.下表为1891年江南制造总局每日日工资情况。这可用于研究()类别洋匠中国匠目工匠小工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日工资114银元1.7银元0.65银元0.16银元A.洋务运动最终破产的根源B.洋务新式学堂兴办的原因C.中外工匠生产效率的差异D.洋务企业的封建官僚属性7.1915年9月,《新青年》创刊后,“自觉”成了人们普遍谈论的话题,且范围不断扩大,有“民族之自觉”“学术之自觉”“家庭之自觉”“体育之自觉”等。这反映了()A.国人民族意识广泛觉醒B.青年成为反封建的主力C.家庭伦理开始受到冲击D.思想解放成为社会潮流8.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在大生产运动中出现“变工队”“扎工队”等农业劳动互助组织形式,经过推广,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得到迅速发展。据此可推知()A.“三三制”得到了全面落实B.根据地的粮食自给力提高C.农民土地所有权得到保障D.军民团结成为抗战的主流9.下图是1950年的宣传画《劳动英雄得奖荣归》。该宣传画反映了()A.国家注重引导社会新风B.发展农业成为建设重心C.热爱劳动成为全民共识D.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10.十九大以来,中国对外超越了国别、党派和制度的异同,极力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为世界人民服务”的大格局。这说明,中国新时代外交()A.消除了与世界各国的矛盾B.主导了国际关系新格局C.致力于发展睦邻友好关系D.彰显了“大国责任”担当11.古代印加人修建了庞大的道路网,将其中心地区与四周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印加人与其他印第安人一样始终未能发明车轮和车辆,人的背是唯一运输工具。由此可推知,古代印第安文明()A.缺乏技术创新能力B.注重发挥人的作用C.具有孤立和封闭性D.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2.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内,向领主领取份地的佃农,必须为领主服役,替领主从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手工业生产,同时领主对于自己的佃农也要有管理和保护的责任,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这可用来说明,西欧庄园()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不与外部社会发生联系C.形成了社会阶层的平等D.强化了对佃农人身控制13.1533年,英王亨利八世颁布的《上诉法》宣称:“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能够对包括僧侣和俗界在内的所有人的一切行为进行审判。”该法案的颁布()A.加剧了政治分裂倾向B.促进了英国政教分离C.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D.助推了民族国家形成14.对下面两幅图所含信息,解释最为合理的是()图1国际间采用金属的造船业的比重变化图2全世界轮船吨位的变化A.英国垄断了全球运输业B.欧美工业化已基本完成C全球市场联系得到加强D.列强对殖民地加紧争夺15.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召开时,拉美国家中仅有古巴作为成员国参加了会议;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时,拉美(含加勒比)国家达到了10个。这一变化()A.冲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B.推动了拉美独立运动高涨C.是苏联大力支持的结果D.导致了古巴导弹危机爆发16.有学者指出:“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压缩’的一种形式和世界历史的一种新诠释学的基础——正在使所有社会文化形态相对化,并使它们‘平等化’。”此观点意在说明,全球化()A.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B.加剧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危机C.改变了贫困国家的文化落后D.促进了国家间文化友好交往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自汉至宋发生了明显转移,由北方的黄河流域逐步转移到江南的长江流域。下面是研究这一变化问题的有关材料:材料一甲:西汉至北宋南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的变化西汉唐天宝年间北宋崇宁年间黄河中下游地区70.3%57.1%29.9%长江流域20.3%38.1%54.3%乙:北宋中期土地垦殖率材料二宋代东南地区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在土地上从事耕作的农民,无论是主户还是客户都为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粮食产量而作出各种努力。在精耕细作农业的支撑下,“吴楚之地方数千里,耕有余食,织有余衣,工有余材,商有余货”。故宋人称:“今天下根本在于江淮,天下无江淮不能以足用,江淮无天下自可以为国。”天下根本在于江淮并不夸张,太平兴国六年朝廷规定由江淮漕往京师的粮食为400万石,至道初年增为580万石,大中祥符初年又增至700万石。——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农业地理》(1)材料一对研究“经济重心南移”有何史料价值,请分别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民族的形成特征是文化认同:神话认同是其形成的前提,身份认同是其形成的标志,国家认同是其形成的结束。中华民族的关系特征是互相依存,文化依存是其精神力量的源泉,经济依存是其物质生活的基础,政治依存是其共同命运的关键。中华民族的发展特征是融合统一,理论升华是先导,共同奋斗是动力,安定强盛是结果。——摘编自白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特征》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71-1910年德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单位:%)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等级1871年1910年10万人以上4.821.31万人—10万人7.713.42千人—1万人23.625.42千人以下63.939.6——摘编自徐旭华《德意志帝国城市化影响因素分析》材料二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土地利用日益集中,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加快发展。有限的土地资源决定了德国农业领域扩大的不可持续性,于是,在持续工业化造成的对粮食、原料等不断增长的需求面前,刺激了德国农业科学技术,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在1840年,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发表《化学在农业中的应用》一书,提出植物生长主要靠氮、磷、钾三种基本元素,说明了施肥的科学道理,从此开始了科学的化学农业时代。同时,城市化改变了城镇的面貌和农村的生活节奏,让偏僻的村庄和城镇连接起来,原先城乡之间的隔阂被推倒,改变了农村人们的思想观念。——摘编自姜丽丽《德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1871—1910年德国城市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