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42540
大小:16.9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4-09-04
《“易搬点”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策略初探.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易搬点”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策略初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简称“易搬点”,是在我国精准扶贫措施易地扶贫搬迁中引申出来的相关概念。“易搬点”广大家庭由于受教育资源短缺、生活环境恶劣等原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搬迁到新的环境后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很难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针对这一现实,对“易搬点”学校教育进行优化、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保障“易搬点”群众适龄子女上好学、成长成才的关键。因此,对“易搬点”学校学生开展励志教育,能够使他们情绪稳定,以阳光向上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学习,追求美好生活。一、“易搬点”学校学生接受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一)适应性教育不够由于进行了易地扶贫搬迁,学生需要从一个环境进入另外一个新的环境,而不同学校之间因受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学生在各个方面很难在短期内适应。有些学生因为进入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所以在课程进度上难免会不适应,跟不上现有的教学节奏,由此产生焦虑心理,影响接下来的学习,逐渐形成厌学心理。经调查,“易搬点”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焦虑和厌学的心理,但是部分“易搬点”学校对学生适应性教育不足,对学生心理问题关注度还有待提高。(二)家庭教育广泛缺失易地扶贫搬迁群体人员大部分都是来自连片特困地区,或者是交通闭塞、生活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所以许多学生面临着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家庭教育不能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起到较好的正面影响。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部分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导致学生家庭教育缺失。一些学生存在认知能力不足、学习主动性差等问题,性格方面也比较孤僻,自卑心理严重,在学校也很难融入新的环境,不愿与其他学生主动来往。 (三)励志教育开展不足目前“易搬点”学校的励志教育活动的开展不足,励志教育课程的安排较少,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教师教学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忽略了对学生性格、意志的培养,或者开展的相关教学活动不能较好地适用于“易搬点”学校的学生。因此,“易搬点”学校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特征和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地制订励志教学计划,使励志教育理论能够更加完善,提高“易搬点”学校学生励志教育质量。(四)职业规划指导欠缺由于缺乏与外界的联系,信息渠道的闭塞,学生对社会和职业的了解相对较少,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二、在“易搬点”学校开展励志教育的意义初中阶段是提升学生人生感悟的重要阶段,也是进行励志教育的最佳时期。受师资力量的影响,“易搬点”学校很少系统性地对学生展开相关领域的教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适应能力较弱,学生常常会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对学习缺乏兴趣。而励志教育能够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产生深刻的人生感悟,形成积极乐观、勤奋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以此为奋斗目标而努力学习。当前,解决“易搬点”学校教育问题更需要充分发挥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积极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都能够接受良好教育。三、在“易搬点”学校开展励志教育的策略(一)改变家庭教育观念 在对搬迁群众子女展开励志教育时,首先应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的教育观念能够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励志教育,家长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因此,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家长改变家庭教育观念,使他们能够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以更加耐心、温和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改变以往的批评打骂式教育,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变得更加自信,从而更快地适应“易搬点”学校的学习环境。为了更好地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落实入户家访,当好家长班主任,与每位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实例来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可以向家长讲述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爱迪生小的时候曾经被他的老师当作最笨的学生,但是他母亲有不同的看法,并将爱迪生接回家,采取了鼓励式的教育,千方百计地支持爱迪生做各种各样的实验,最终爱迪生成为世界闻名的发明家,这也说明了家庭教育和鼓励式教育的重要性[1]。教师还可以开展主题校会、主题班会,加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加深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使家长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共同合作来完成。同时,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树立健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提高对孩子情绪的关注度,时刻关注孩子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和思想变化,从而营造出一个更加适合孩子成长、生活的家庭教育氛围,辅助学校开展励志教育。家长在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时,还需要转变以往对孩子成绩过度关注的心理,将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放在第一位,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关心和爱护,使他们能够更有信心地面对未知的世界。(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易搬点”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介入,还需要让教师将鼓励式的教学方法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实现健康成长。为了能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聘请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使学生在有心理压力、焦虑情绪时,能够有一个地方倾诉,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得以缓解。同时,教师还应平等对待每名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用鼓励性的话语来激励学生,关爱每名学生,帮助他们适应“易搬点”学校的环境,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为了更好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将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开展励志教育,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教育流程。任课教师有责任心和耐心,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和积极引导,使他们感受到教师最真切的情感[2]。而学生干部则是班长、课代表之类的任职学生,他们更加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具有组织优势和理论优势,适合辅助教师开展励志教育工作。而心理健康教师能够凭借自身扎实的心理学知识理论帮助学生解开心结,发掘出他们人格和能力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积极乐观地学习和生活。同时,“易搬点”学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干预,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教育环境,使他们能够消除在新环境学习的焦虑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学校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程来提前培养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在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会有所提升,从而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挫折,顽强拼搏,勇往直前,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三)提高社会相关扶持力度“易搬点”学校学生大多是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他们面临的不仅是新的学习环境,还要面临新的生活环境。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开展励志教育,社会需要给予高度支持。“易搬点”所在地的政府需要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来灵活利用各方社会资源,督促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迁入地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便利,制订更加健全、科学、合理的社区治理政策,使搬迁群众能够更好地融入新的生活环境中。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环境更加和谐的情况下,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加顺利。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性格养成的关键阶段,而人的性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要想让励志教育在“易搬点”学校取得理想效果,社会就必须提高相关支持力度,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安定和谐、团结互助的“易搬点”社区关联,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和谐友善的性格。社区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志愿活动,鼓励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主动参与,以此在帮助他们融入社区集体活动的同时树立起主人翁意识[3]。比如,可以开展社区卫生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报名,使学生通过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工作,让社区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一定的成就感,体会到劳动的重要价值,同时真正将自己看作社区的一分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社会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这些不良风气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和攀比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4]。因此,社会需要给予相关支持,同时学校也需要定期举办一些宣讲会、演讲会,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努力为他们创建一个平等、和谐、奋斗的环境,培养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健全人格。(四)加强理想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密切相关。然而,“易搬点”学生面临着许多困境,如家庭环境、经济困难等问题,制约了他们的发展。加强对“易搬点”学生的理想教育,意义非凡。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易搬点”学生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经济资助和教育资源,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2)学校关怀:学校应设立特殊的教育项目,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关注“易搬点”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学业辅导等支持。(3)社会关爱:社会应加强对“易搬点”学生的关爱和指导,组织志愿者活动、社区辅导活动等,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条件。(4)强化家庭教育: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应注重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结束语针对“易搬点”学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了照顾他们的特殊情况,提升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易搬点”学校必须进一步完善励志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从而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