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34442

大小:596.77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5-01-06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仁寿一中南校区2022级高二下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5分,共50分)1.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尿素、胆固醇、血红蛋白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pH、渗透压、温度处于动态平衡中D.外界环境没有发生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不会遭到破坏【答案】B【解析】【分析】1、内环境中不存在于的物质①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DNA分子复制、DNA分子转录、mRNA翻译有关的酶等。②在细胞内合成后直接分泌到体外的物质:消化酶等。③不能被吸收的物质:纤维素等。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稳态会遭到破坏。【详解】A、内环境指是细胞外液,血红蛋白是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内环境维持稳态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B正确;C、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包括PH、渗透压、温度,但不仅限于这些,C错误;D、外界环境没有发生剧烈变化,内环境也可能遭到破坏,如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细菌病毒的入侵等,D错误。故选B。2.生物学研究中常用到对照实验和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需要设置对照实验B.“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60℃恒温灭菌的土壤是实验组C.设计预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答案】B【解析】【分析】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预实验中应设置对照实验,以便找出较为适宜的浓度范围。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所提出的一种解释,所以需要一定的科学依据。【详解】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需要在相同间隔的时间内对酵母菌数量进行取样调查,因此实验前后本身就是对照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A错误;B、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实验组的土壤灭菌,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对照组遵循自然条件,让土壤中的微生物正常发生分解作用,即60℃恒温灭菌的土壤是实验组,B正确;C、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实验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减少浪费,重复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C错误;D、为了避免实验的盲目性进行预实验,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以确定浓度的大概范围,而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D错误。故选B。3.生物学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调查水稻天敌跳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②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其实际种群密度比估算值低③调查生长在锦江江边的水葫芦种群密度时用等距取样法进行取样调查④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⑤在农田中采用黑光灯诱捕法,可估算某种避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⑥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答案】C【解析】【分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在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注意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样本数据足够大等,用标志(记)重捕法需要注意标记物对标记动物的生活、再次捕捉等没有影响且不易脱落。 2、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常用方法,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详解】①水稻天敌跳蝻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调查其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①错误;②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算出的估算值偏大,实际种群密度比估算值低,②正确;③锦江总体为长条形,可用等距取样法,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③正确;④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④正确;⑤在农田中采用黑光灯诱捕法,可估算某种趋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⑤错误;⑥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短、溶液浓度较高,浸泡法则正好相反,⑥错误。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C正确。故选C。4.关于自主神经系统,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受大脑皮层中枢的控制,是一个独立的自主神经调节系统B.包括分配到心、肺等内脏的神经,是一个调节内环境的神经调节系统C.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内脏器官,使其活动保持相对稳定D.脏器作为效应器,同时接受来自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答案】A【解析】【分析】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1)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其中内脏运动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2)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解】A、自主神经系统受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A错误;B、自主神经系统包括分配到心、肺等内脏的神经,是一个调节内环境的神经调节系统,B正确;C、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内脏器官,使其活动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 D、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同种内脏器官,作用效果一般相反,即脏器作为效应器,同时接受来自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D正确。故选A。5.如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神经纤维置于高Na+环境中,则静息电位将变大B.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④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C.①处产生的兴奋一定可以传导到②和④处,且②和④处动作电位大小相等D.兴奋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需通过结构③,③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突触后膜【答案】B【解析】【分析】1、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作反射。2、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神经细胞外的Na+浓度比膜内要高,K+浓度比膜内低,而神经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静息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由于细胞膜内外这种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这称为静息电位。3、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兴奋状态。此时的膜电位称为动作电位。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内负外正。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详解】A、静息电位由K+外流造成,改变细胞膜内外Na+浓度差不影响静息电位大小,A错误;B、反射发生在完整的反射弧上,反射发生时,兴奋由感受器形成,向效应器单向传递,B正确;C、①②位于同一神经元,所以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以传到②。①处产生的兴奋向④传递时,要经过③,③若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则①处产生的兴奋无法传递到④,C错误;D、③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D错误。故选B。6.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逐渐丧失记忆和语言功能、抽象思维和计算能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阿尔茨海默病丧失的记忆、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阿尔茨海默病的形成可能与脑内某些神经递质、蛋白质的合成有关C.脑的高级功能可以使人类能主动适应环境,适时调整情绪D.阿尔茨海默病轻度患者看不懂文字、不能讲话,说明大脑V、S区受损【答案】A【解析】【分析】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2、人体部分生理(或病理)现象的生物学解释生理或病理现象参与(损伤)神经中枢考试专心答题时大脑皮层V区和W区(高级中枢)参与聋哑人学习舞蹈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言语区的V区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植物人大脑皮层损伤、小脑功能退化,但下丘脑、脑干、脊髓功能正常高位截瘫脊椎受损伤,大脑皮层、小脑等功能正常【详解】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但记忆功能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错误;B、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逐渐丧失记忆,人类的记忆可能与脑内某些神经递质的作用、蛋白质的合成有关,B正确;C、脑的高级功能可以使人类不断的学习与记忆,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能主动适应环境,适时调整情绪,C正确;D、看不懂文字说明V区受损,不能讲话说明S区受损,D正确。故选A7.如图是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②③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的实现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答案】B【解析】【详解】题图分析,图示为血糖的来源与去向图,其中①②③表示血糖的来路,④表示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⑤⑥⑦表示血糖的去路。①表示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是血糖的最主要来路;⑤表示氧化分解,是血糖的最主要的去路。【分析】a、过程②是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只发生在肝细胞中,肌糖原不能分解转化为血糖,a错误;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为胰岛素,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的去路,即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同时抑制血糖的来源,即抑制②③过程,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b错误;c、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血糖的来路,即促进②③过程,使血糖含量上升,c正确;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的去路,即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d正确。综上可知,共两项正确。故选B。8.下列关于激素在生产或生活中应用的叙述,合理的是()A.在培育鱼苗的过程中,应给雄鱼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其精子成熟B.在研究常见动物激素的实验中,给蝌蚪饲喂生长激素可促进其发育C.运动员可通过服用睾酮来促进肌肉的生长,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比赛成绩D.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以维持其内环境的稳态【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激素的本质有蛋白质、氨基酸衍生物、固醇类激素。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详解】A、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A正确;B、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在消化道中会被分解而失去作用,B错误;C、睾酮(雄激素)可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使睾丸分泌的睾丸酮减少,导致自身性腺萎缩,机能退化,C错误; D、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故选A。9.某研究小组欲研究X神经元对水平衡调节的作用,构建了用特定光束激活X神经元的小鼠模型,采用三组模型小鼠进行实验,开始光刺激后,分别测量15min内的饮水量,结果如图所示(“+”表示进行相应处理;“—”表示未进行相应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1组48h限水处理会增大细胞外液的渗透压B.光刺激X神经元有利于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形成渴觉C.推测给予M1组光刺激后小鼠的水摄入量会增加D.M3组小鼠摄入大量水后,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减少【答案】B【解析】【分析】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此外,该激素还能增强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M1组测量前进行了48h限水,限水处理会引起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大,A正确;B、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渴觉形成于大脑皮层,B错误;C、由M2组和M3组的结果可知,光刺激会增加小鼠的饮水量,所以可推测若对M1组进行光刺激,则该组小鼠水摄入量增加,C正确;D、M3组水摄入量较多,其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减少,D正确。故选B。10.研究发现“哭泣”可以给情绪降温,泪腺的活动同时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但是副交感神经发挥更为核心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副交感神经末梢及支配的泪腺构成了效应器B.“忍”住不流泪,是泪腺受大脑皮层以及其他中枢分级调节的结果 C.情绪属于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消极情绪积累会产生抑郁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答案】C【解析】【分析】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而传出神经末梢及支配的泪腺构成了效应器,A正确;B、控制泪腺流泪的低级中枢“泪腺核团”位于脑干,下意识地“忍”住不流泪,是泪腺受大脑皮层分级调节的结果,B正确;C、语言、学习和记忆、情绪都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错误;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精细的调节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C。11.对玫瑰花粉产生过敏性哮喘的病人,见到人造玫瑰花时也会出现哮喘,这种现象称为条件性免疫反应。此现象符合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建立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玫瑰花粉是条件刺激,引起哮喘的人造玫瑰花是非条件刺激B.该条件性免疫反应会消退,是因为两种刺激之间失去了联系C.病人初次接触玫瑰花粉时即引发体液免疫产生了抗体D.该条件性免疫反应不受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的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建立后的维持,需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否则会消退,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详解】A、玫瑰花粉产生过敏性哮喘的,故玫瑰花粉是非条件刺激,人造玫瑰花中无玫瑰花粉,但能引起哮喘,故人造玫瑰花是条件刺激,A错误;B、条件反射建立后的维持,需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否则会消退,故该条件性免疫反应会消退,不是因为两种刺激之间失去了联系(两种刺激本身没联系),B错误;C、病人初次接触玫瑰花粉时即引发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再次接触花粉时才发生哮喘等过敏反应,C正确;D、看到人造玫瑰花引起哮喘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需要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因此该结果可表明免疫反应受到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的影响,D错误。故选C。12.一般情况下,病毒侵染机体后,机体吞噬细胞会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EP),致使“体温调定点”上升,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高于或低于此值,机体会进行相应调节,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体温调定点为37℃。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温上升的主要调节机制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体温上升期,交感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减少散热C.“调定点”上移时下丘脑产生大量激素甲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D.体温下降期,机体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发起攻击,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分析图示可知,激素甲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代表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详解】A、高温持续期,体温保持不变,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错误;B、体温上升期,交感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错误;C、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故激素甲(TRH)不能大量产生,C错误;D、对外来病原体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体温下降期,机体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发起攻击,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D正确。故选D。 13.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体内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树突状细胞表现为对患者自身抗原异常呈递,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另一方面,树突状细胞能产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酶IDO,IDO能导致T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A属于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导致的自身免疫病B.树突状细胞将自身的抗原直接呈递给浆细胞C.RA患者的T细胞中IDO基因表达导致T细胞凋亡D.可通过使用免疫增强疗法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答案】A【解析】【分析】病原体在进入机体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这些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分辨“自己”和“非己”成分的能力,一般不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免疫系统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详解】A、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的树突状细胞不能分辨“自己”和“非己”,对患者自身抗原异常呈递,从而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现象,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B、树突状细胞将自身的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B错误;C、RA患者的树突状细胞产生的酶IDO导致T细胞凋亡,树突状细胞不是T细胞,C错误;D、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是免疫功能过强的表面,故不能通过使用免疫增强疗法来治疗,D错误。故选A。14.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获得了以下实验数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中需把插条浸泡在高浓度溶液一段时间B.浓度X、Y、Z之间的大小关系可能为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