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2274
大小:390.1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5-01-06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生物试题(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1.下列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有()A.酵母菌B.小草C.蓝藻D.草履虫【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酵母菌、小草、草履虫均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选C2.对原核生物的正确描述是( )A.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B.发菜、颤蓝细菌、小球藻和衣藻都属于蓝细菌C.原核生物含有DNA或RNAD.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可将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种,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常见的生物有蓝细菌、大肠杆菌等;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的生物,也有多细胞的生物,常见的有酵母菌、植物、动物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都有细胞膜、都有细胞质、都有核糖体、都以DNA为遗传物质。【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由于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蓝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A正确;B、蓝细菌中有多种生物,如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色球蓝细菌都属于蓝细菌,小球藻和衣藻是真核生物,不属于蓝细菌,B错误;C、原核生物中既有DNA又有RNA,其中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如酵母菌、草履虫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狗、植物是多细胞的真核生物,D错误。故选A。 3.基因突变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说明其具有()A.普遍性B.随机性C.低频性D.不定向性【答案】A【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2、基因突变的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详解】基因突变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说明基因突变具有的特征是普遍性,A正确。选A。4.在下列生理过程中,黑藻和硝化细菌都能进行的是()①光合作用②有丝分裂③转录和翻译④细胞呼吸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黑藻属于真核生物,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详解】①黑藻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菌属于化能合成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①错误;②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只能通过二分裂增殖,②错误;③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能发生转录和翻译,③正确;④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④正确。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5.根据细胞器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少的核糖体B.生活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C.胰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具有更多的内质网D.肌肉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数量一般比唾液腺细胞多【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2、核糖体能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4、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详解】A、汗腺细胞主要分泌代谢废物,肠腺细胞主要分泌蛋白质,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故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少的核糖体,A正确;B、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能,一般而言,生活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需能量多,具有更多的线粒体,B正确;C、胰腺细胞能分泌消化酶,消化酶为分泌蛋白,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故需要更多的内质网,C正确;D、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需要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和运输,比肌肉细胞的高尔基体多,D错误。故选D。6.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G:T:C=4:3:2:1,则另一条链和双链DNA上A:G:T:C的值分别为()A.2:1:4:3和2:3:2:3B.2:1:4:3和3:2:3:2C.4:2:3:1和3:7:3:7D.4:3:2:1和3:3:7:7【答案】B【解析】【分析】双链DNA中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 【详解】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G:T:C=4:3:2:1,则另一条链中的A与该链中的T相等,另一条链中的C与该链中的G相等,另一条链中的T与该链中的A相等,另一条链中的G与该链中的C相等,因此另一条链上T:C:A:G的值为4:3:2:1,即另一条链上A:G:T:C的值为2:1:4:3,故双链DNA上A:G:T:C的值为(4+2):(3+1):(2+4):(1+3)即3:2:3:2,ACD错误,B正确。故选B。7.通常,果蝇受精卵细胞中不可能发生是()A.基因重组B.DNA解旋C.基因的转录D.基因突变【答案】A【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的受精卵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细胞中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在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DNA都要发生解旋。2.基因重组的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3.基因突变: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者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详解】A、受精卵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符合题意;B、受精卵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间期发生DNA复制时以及蛋白质合成时都会发生DNA解旋,B不符合题意;C、受精卵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的过程,C不符合题意;D、受精卵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时,DNA分子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基因突变,D不符合题意。故选A。8.在1000只小鼠群体中,A1和A2是一对等位基因,研究表明该群体中200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A1,400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能改变A1和A2的基因频率B.该小鼠群体所有的A1和A2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 C.A1和A2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D.A1的基因频率为40%,A2的基因频率为6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基因突变能增加或减少基因的数目,能改变A1和A2的基因频率,A正确,B、该小鼠群体所有的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B错误,C、A1和A2一对等位基因,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C正确,D、A1的基因频率为纯合子比例+杂合子比例的1/2=40%,D正确。故选B。9.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多于腹肌细胞中的数量B.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各司其职,互不联系C.在高倍显微镜下,叶绿体的内部结构清晰可见D.性激素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答案】A【解析】【分析】1、线粒体:真核细胞的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代谢旺盛的细胞含量多。具有双膜结构,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2、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详解】A、成人心肌细胞新陈代谢较腹肌细胞旺盛,所需的能量比腹肌细胞多,因此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多于腹肌细胞中的数量,A正确;B、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各司其职,相互联系,共同完成生命活动,B错误;C、在电子显微镜下,叶绿体的内部结构清晰可见,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叶绿体的内部结构,C错误;D、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D错误。故选A。10. 细胞自噬是指生物膜包裹部分细胞质和细胞内需要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等形成自噬体,最后与溶酶体融合降解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和细胞器的更新。下列关于细胞自噬的理解,不准确的是()A.溶酶体参与了细胞自噬的过程B.细胞自噬是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一种不正常现象C.有些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死亡D.细胞自噬与膜的流动性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主要的功能是吞噬消化作用。【详解】A、由细胞自噬定义可知,溶酶体降解内容物,故细胞自噬的过程需要溶酶体参与,A正确;B、细胞自噬是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可以实现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和细胞器的更新,B错误;C、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一般情况下细胞自噬没有导致细胞死亡,但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C正确;D、生物膜包裹部分物质和结构形成自噬体,细胞自噬与膜的流动性有关,D正确。故选B。11.如图表示人体不同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位于图中的cB.c中的水可来自组织液、淋巴和消化道等C.图中a处的CO2浓度最高D.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大部分经b进入a【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图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其中a为组织液、b为淋巴、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详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水属于自由扩散,血浆中的水可来自组织液、淋巴和消化道等,B正确; C、CO2在组织细胞中产生,所以图中d处的CO2浓度最高,C错误;D、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大部分经经a组织液进入c血浆,D错误。故选B。12.某超市有一批过保质期的酸奶出现涨袋现象。酸奶中可能含有的微生物有乳酸菌、酵母菌等。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有酒味,可能是酵母菌有氧呼吸造成的B.如果有酒味,可能是酵母菌无氧呼吸造成的C.涨袋现象的原因一定是乳酸菌有氧呼吸产生气体造成的D.涨袋现象的原因一定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气体造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详解】A、酵母菌有氧呼吸不产酒精,A错误;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正确;C、乳酸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D、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气体,D错误。故选B。【点睛】13.图表示受刺激后,某时刻神经纤维上①~⑨连续9个位置的膜电位,已知静息电位为-70mV。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沿神经纤维由⑨→①传导B.各个位置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C.⑨处膜外K⁺浓度低于膜内K⁺浓度D.测膜电位时,电表的两极应放在细胞膜的内外两侧【答案】D 【解析】【分析】1、静息电位的成因: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动作电位的成因: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2、分析题图:①②⑨均为-70mV,为静息电位,③膜电位绝对值变小,④膜电位为0,⑤⑥为动作电位,⑦正恢复静息电位,⑧为超级化,⑨为静息电位。【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①②⑨均为-70mV,为静息电位,③膜电位绝对值变小,④膜电位为0,⑤⑥为动作电位,⑦正恢复静息电位,⑧为超级化,⑨为静息电位,这样我们可以认为兴奋沿神经纤维由⑨向①传导,这样⑨已经恢复静息电位的时候⑧处于超级化状态,而⑦⑥⑤处于恢复静息电位的不同时刻,①②是兴奋还未传到的区域,A正确;B、题图⑨为静息电位,⑨已经恢复静息电位的时候⑧处于超级化状态,而⑦⑥⑤处于恢复静息电位的不同时刻,可见各个位置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B正确;C、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外Na+浓度比膜内要高,K+浓度比膜内低;⑨处为静息电位,⑨处膜外K⁺浓度低于膜内K⁺浓度,C正确;D、膜电位测量存在两种方式:同侧测量——通过电表指针偏转,测量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需要把电表的两极均放在细胞膜的外侧或内侧;异侧测量——通过电表指针偏转,测量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的产生,需要把电位的两极放在细胞膜的内外两侧,而选项D提供的信息未说明哪种测量目的,故无法确定电表的两极放的位置,D错误。故选D。14.如图为测定细胞代谢相关速率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测定植株的呼吸速率时,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B.测定植株的呼吸速率时,小烧杯的液体应为NaOHC.直接测定植株总光合速率时,小烧杯的液体应为NaHCO3溶液D.测定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时,应在光下进行,且小烧杯的液体应为NaHCO3溶液【答案】C【解析】 【分析】黑暗条件下,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烧杯内的NaOH吸收后,消耗的氧气量可以使锥形瓶中压强下降,故可以通过装置中液滴的移动来分析呼吸作用的情况;光照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应由烧杯内的碳酸氢钠溶液提供,释放的氧气使锥形瓶内的气压增大,故可以通过装置中液滴的移动来分析净光合速率的情况。【详解】A、如果要测定植株的呼吸速率,为排除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装置应置于黑暗条件下,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测定植株的呼吸速率时,小烧杯的液体应为NaOH,以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B正确;C、如果要测定总光合速率,则需要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测呼吸速率时烧杯内的液体应为NaOH,测净光合速率时烧杯内的液体应为NaHCO3,C错误;D、测呼吸速率时烧杯内的液体应为NaOH,测净光合速率时烧杯内的液体应为NaHCO3,D正确。故选C。15.在CO2浓度为0.03%和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当光照强度为lklx时,植物甲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物乙的总光合速率是0mg/(100cm2叶•h)C.若在c点时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植物甲的叶绿体中C3的含量会增加D.d点时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02的浓度【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图示曲线是在CO2浓度为0.03%和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下测定的.图中可以看出,植物甲呼吸作用(50个单位)强度大于植物乙(20个单位);植物甲的光补偿点为a点,光照强度为1klx,植物乙的光补偿点为b点,光照强度为3klx;图中c点时两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相等。【详解】A、光照强度为lklx时,为植物甲的光补偿点,此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A 错误;B、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为植物乙的光补偿点,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0+20=20mg/100cm2叶•小时,B错误;C、c点时植物甲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的限制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因此突然停止CO2的供应,二氧化碳固定受阻,短时间内导致C3的含量会减少,C错误;D、d点时植物乙达到光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而题中又提出“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因此此时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的浓度,D正确.故选D。【点睛】分析关键:一是注意理解两条曲线中各自的三个关键点含义(即与纵轴交点、与横轴交点、曲线转折点);二是要注意题干信息“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这对分析影响最大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非常关键。二、非选择题16.染色体和染色质是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形态。()【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后形成染色体,其中染色质存在于间期,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期,因此两者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即上述说法是错误的。17.下面是某人培育克隆羊的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卵母细胞可以从屠宰场中收集,需培养到_________期。对卵母细胞去核的方法是_________。从供体羊中取得的上皮细胞需用_________进行处理后才能进行分散培养。其培养的气体条件为________。(2)代孕母羊和提供卵母细胞的供体羊需经过_________处理,若要得到多个克隆羊胚胎,可在胚胎移植前进行_________________。(3)克隆羊培养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项)等。【答案】①.MⅡ中②.显微操作去核法③.胰蛋白酶④.95%空气和5%C02⑤. 同期发情⑥.胚胎分割⑦.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解析】【详解】(1)从屠宰场中收集的卵母细胞需培养到MⅡ中期才能用于核移植。常采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对卵母细胞去核。从供体羊中取得的上皮细胞需用胰蛋白酶进行处理后才能进行分散培养,其培养的气体条件为95%空气和5%C02。(2)代孕母羊和提供卵母细胞的供体羊需经过同期发情处理,以使二者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若要得到多个克隆羊胚胎,可在胚胎移植前进行胚胎分割。(3)分析图示可知,克隆羊培养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包括: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点睛】本题以“培育克隆羊的流程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技术、胚胎工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上述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18.若某研究小组用普通绵羊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转基因绵羊甲和乙各1头,具体见下表。绵羊性别转入的基因基因整合的位置表现型普通绵羊♀、♂--白色粗毛绵羊甲♂一个A+1号染色体黑色粗毛绵羊乙♂一个B+5号染色体白色细毛注:普通绵羊不含A+、B+基因,基因型用A+A+B+B+表示:A+、B+表示在转入基因的相对应位点上没有等位基因。请回答:(1)A+基因转录时,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将游离核苷酸通过______________(化学键名称)聚合成RNA分子。转基因技术中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选育黑色细毛的绵羊,分别以绵羊甲、绵羊乙和普通绵羊为亲本杂交获得F1,选择F1中基因型为_______的绵羊和_______的绵羊杂交获得F2。(3)为获得稳定遗传的黑色细毛绵羊,从F2中选出合适的1对个体杂交得到F3,再从F3中选出2头黑色细毛绵羊(丙、丁)并分析A+和B+基因的表达产物,结果如下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基因对A+和B+基因表达产物量的影响,推测绵羊丙的基因型是_____,理论上绵羊丁在F3的黑色细毛绵羊中占的比例是________。 (4)绵羊甲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绵羊乙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注:细胞分裂过程中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18.①.磷酸二酯键②.限制酶、DNA连接酶19.①.A+A-B-B-②.A-A-B+B-20.①.A+A+B+B-②.1/921.①.A+A-B-B-②.A-B+或A-B-【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A+控制的是黑色性状,可知B+控制的是细毛性状。绵羊甲的基因型为A+A-B-B-,绵羊乙的基因型为A-A-B+B-,普通绵羊的基因型为A-A-B-B-,为了得到基因型为A+_B+_的黑色细毛绵羊,因为绵羊甲和乙都是雄性,所以应选择绵羊甲或绵羊乙与普通绵羊杂交.由于A、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小问1详解】A+基因转录时,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将游离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聚合成RNA分子,转基因技术中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小问2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A+控制的是黑色性状,可知B+控制的是细毛性状,绵羊甲的基因型为A+A-B-B-,绵羊乙的基因型为A-A-B+B-,普通绵羊的基因型为A-A-B-B-,为了得到基因型为A+_B+_的黑色细毛绵羊,因为绵羊甲和乙都是雄性,所以应选择绵羊甲或绵羊乙与普通绵羊杂交,再选择出F1中的黑色粗毛绵羊(A+A-B-B-)和白色细毛绵羊(A-A-B+B-)杂交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黑色细毛绵羊。【小问3详解】绵羊甲和绵羊乙都是分别只有一个A+或B+基因,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基因的表达量和A+或B+基因的数量有关,所以绵羊丙的基因型为A+A+B+B-,绵羊丁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理论上绵羊丁在F3的黑色细毛绵羊中占的比例是1/16÷9/16=1/9。【小问4详解】绵羊甲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组成相同,都为A+A-B-B-;绵羊乙的基因型为A-A-B+B- ,减数分裂一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产生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组成为A-B+或A-B-。19.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确的侵染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a~f序号和箭头表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2)DNA复制发生在图中________→________过程之间,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提供。(3)以32P标记组为例,搅拌、离心发生在图中________→________过程,如果在f之后搅拌、离心,可能发生的不正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35S标记组为例,如果搅拌不充分,可能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a→d→e→b→f→c→a②.脱氧核苷酸③.e④.b⑤.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⑥.细菌⑦.e⑧.f⑨.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⑩.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题图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a是噬菌体,b是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c是释放、d是吸附、e是注入、f是组装。e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进入细菌的DNA作为模板指导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细菌的核糖体。【详解】(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过程是a→d→e→b→f→c→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2)DNA复制发生在噬菌体将DNA分子注入细菌以后,以细菌体内的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发生在图中e→b表示的过程中。(3)以32P标记组为例,32P标记的是DNA,因此,要在DNA进入细菌后,而细菌没有裂解之前进行离心,即在过程e→f之间,否则细菌裂解后子代噬菌体进入上清液,会造成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4)以35S标记组为例,35S标记的是蛋白质,如果搅拌不充分,会有部分35S标记的噬菌体仍然吸附在细菌表面,造成上清液和沉淀物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是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及32P和35S分别标记的是DNA和蛋白质。20.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复,如图1。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2。请回答问题(1)细胞膜主要成分是_________此外还含有________等物质。构成其结构的基本支架为_______.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自行恢复:②被漂白区域内外分子__________的结果。(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___________作用,该结果支持推测_______(填“①”或“②”)。(4)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低,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5)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性。【答案】①.磷脂和蛋白质②.多糖③.磷脂双分子层(脂双层)④.相互运动⑤.限制⑥.②⑦.处于相对静止状态⑧.一定的流动【解析】【分析】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分析题文及题图: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是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某种组成成分结合。某区域荧光斑点消失后能够恢复,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详解】(1)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可能是被漂白物质的荧光自行恢复的结果,也可能是被漂白区域内外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3)根据题意分析,除去细胞膜上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限制作用,该结果支持上面的观点②。 (4)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低,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处于相对静止状态。(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