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解析版).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解析版).docx

ID:83572936

大小:51.0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3-11-03

上传者:老李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解析版).docx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解析版).docx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解析版).docx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解析版).docx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解析版).docx_第5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解析版).docx_第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解析版).docx_第7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解析版).docx_第8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解析版).docx_第9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解析版).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解析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八校第一次联考思想政治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在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②奴隶社会农具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成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基础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在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封建土地所有制成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基础,①③正确。②:原始社会末期,土地变为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②错误。④: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④错误。故本题选B。2.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列宁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①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②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成果,创立剩余价值学说③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④马克思主义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回应人类面临的新挑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③:题目要求选出列宁得出结论的依据,不是佐证列宁的观点,该选项是列宁主义之后的事情,故不能成为列宁得出结论的依据,排除③。④:题干讲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化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①②:材料中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列宁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其依据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成果,创立剩余价值学说,①②正确。故本题选A。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现实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表明()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③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越发尖锐④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能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的消费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经济危机就越不可避免,①③正确。②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②④错误。故本题选B。4.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说,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在继承前人先进思想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由此“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发现了剩余价值,由此“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两个伟大发现”()①都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①说法错误。②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准确说明了这“两个伟大发现”的历史意义,②③说法正确。④: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这是空想社会主义所犯的错误,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5.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一唐代诗人张籍《野老歌》。诗歌描述的社会现象表明,在封建社会()①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②农民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地主阶级占有和支配③地主阶级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剥削农民④统治者对百姓无情压榨,社会贫富分化严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农民因税多不得食表明地主阶级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来剥削农民,未涉及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①不符合题意。②: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②说法错误。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③④:“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反映了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来剥削农民,统治者对百姓无情压榨,农民劳而无食的悲惨遭遇,而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则说明社会贫富分化严重,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尽管工人对资本家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把“人间地狱”变成地上天堂,不能靠愤怒,不能靠阶级斗争,而只能靠宣传、示范从而争取舆论。由此可见,空想社会主义()①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②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理想社会③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④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掩饰资本主义的弊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尽管工人对资本家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把人间地狱变成地上天堂,不能靠愤怒,不能靠阶级斗争,而只能靠宣传、示范从而争取舆论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因此,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①③符合题意。②:空想社会主义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理想社会,与材料不对应,②不符合题意。④:空想社会主义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没有掩饰资本主义的弊端,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7.1959年,毛主席在会见某外国友人时指出,一个国家的党要领导革命走向胜利,“不通过自己的路线、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手,而靠别国帮助就不行。靠别国帮助太多是不好的,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帮助为辅”。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中国已经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建设过程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经验适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④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完成了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②:1959年,“不通过自己的路线、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手,而靠别国帮助就不行。靠别国帮助太多是不好的,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帮助为辅”,这说明“中国已经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建设过程”,①②符合题意。③:应该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经验完全适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③错误。④:1956年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开端,1959年尚未完成“第二次结合”,④排除。故本题选A。8.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土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包括走资本主义道路等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阻挠B.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答案】D【解析】【详解】ABC:帝国主义的阻挠、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等,都是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重要原因,但这些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不是根本原因,ABC不符合题意。D: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根本原因,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9.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道路,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些翻天覆地变化中表述正确的有()①中国共产党诞生,人民有了主心骨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③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规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道路,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其中表述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人民有了主心骨;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①③符合题意。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②说法错误。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④:党的八大规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①就参与主体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人民作为参与主体,此为最大不同②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③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④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②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②③说法正确。①: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是最大的不同,①说法错误。④: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1.1927年3,毛泽东的经典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问世后,引起广泛关注。它有力回应了党内外对于农民运动的责难,充分肯定了农民运动的积极作用,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捕动了农村大革命运动的继续发展。由此可见,毛泽东通过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考察,充分认识到()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趋势B.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C.人民群众在革命运动中的主体作用D.未来共产主义没有剥削的美好前景【答案】C【解析】【详解】C: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有力回应了党内外对于农民运动的责难,充分肯定了农民运动的积极作用,这强调了人民群众在革命运动中所发挥的主体作用,C符合题意。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BD:材料强调的是人民的主体地位问题,而不涉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趋势”、“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未来共产主义没有剥削的美好前景”,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2.从小岗破冰到深圳试水,从浦东开发到滨海建设,从海南弄潮到雄安启航……40多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改革开放带来,不仅是体制的改革、经济的增长、国门的打开,更是理念的变革、思想的解放、精神的淬炼。可见()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②改革开放完成了中华民族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铸就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④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材料中展示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①符合题意。②: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②说法错误。③: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体制的改革、经济的增长、国门的打开,更是理念的变革、思想的解放、精神的淬炼,可以看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铸就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③符合题意。④:材料并没体现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间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1个小时能干什么?在1978年中国能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4100多万元,到2017年增至9亿元,2023年跃升为138亿元。1小时里的中国变迁,折射一个东方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以上据说明改革开放()①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②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③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④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不符合题意。②④:在1978年中国能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4100多万元,2023年跃升为138亿元,这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②④符合题意。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4.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下列改革开放历史事件,按其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③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③→④→①→②【答案】C【解析】【详解】②: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②排第一位。①: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①排第二位。④: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排第三位。③: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③排第四位。故本题选C。15.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获得丰厚滋养,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①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源②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性③体现了中华文化是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④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C【解析】【详解】①: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源,①说法错误。②④: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获得丰厚滋养,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发展,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性,②④符合题意。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取得的历史成果,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6.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铸就历史性伟大变革:领域成就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经济实力、活力、动力再上新台阶生态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中华大地天蓝、山绿、水清日日可享。外交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改革步伐越迈越大,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上述材料印证了改革开放()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④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①说法错误。②③:改革开放,铸就历史性伟大变革。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②③符合题意。④: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共52分。17.材料: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阶级结构中,存在着两大对立着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拥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通过掠夺无产阶级的劳动获取利益,集聚财富,却相对加深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工人的工作和其本身都已被异化,生产力发展得越快,工人就被剥削得越严重。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自己培养了掘墓人。根据材料回答为什么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答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解析】【分析】本题以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为爱护体,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要求根据材料回答为什么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属于原因类试题,“拥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通过掠夺无产阶级的劳动获取利益,集聚财富,却相对加深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工人的工作和其本身都已被异化,生产力发展得越快,工人就被剥削得越严重”,可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点睛】原因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1.题型特点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2.解题方法对于原因类试题的解答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分析其必然性,也就是分析这样做的重要现实意义。第二步,分析为什么要、为什么能这样做。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步,联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还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组织答案时,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分层说明。3.失分警示原因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既要明确设问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往往要打折扣的。18.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是,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至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论证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答案】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③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我国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科技等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华民族走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考点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是原因类主观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依据材料有关信息,可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分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效信息②: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可联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有效信息③: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联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成就及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45个年轮里,改革开放春风浩荡,催动中国破浪前行。从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到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再到海南自贸港重点项目按下“加速键”,新时代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高质量、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向世界释放发展红利,不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的“朋友圈”也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何以称其伟大。【答案】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解析】【分析】背景素材: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需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何以称其伟大。运用课本原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45个年轮里,改革开放春风浩荡,催动中国破浪前行→可联系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四个面貌。有效信息②:从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到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再到海南自贸港重点项目按下“加速键”→可联系改革开放迎来了三个伟大飞跃。有效信息③:新时代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高质量、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向世界释放发展红利,不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的“朋友圈”也不断扩大→可联系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经济特区,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以“闯”的精神挺立潮头,以“创”的劲头勇攀高峰、以“干”的作风攻城拔寨,争当新时代的“拓荒牛”,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敲响土地拍卖第一锤,第一次打破“大锅饭”、首创“前海模式”;第一家外资银行落户深圳、创办第一个出口加工区……这片不到2000平方公里土地上诞生的新中国很多“第一”,让世界看到了我们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雄心壮志。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济特区建立40成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传递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信息。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深圳“在一张白纸上精彩演绎”而创造出伟大奇迹的原因。【答案】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赶上时代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③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坚持“四个自信”,坚持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解析】【分析】本题以深圳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深圳“在一张白纸上精彩演绎”而创造出伟大奇迹的原因,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信息: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坚持“四个自信”,坚持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点睛】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