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491902
大小:54.0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07-06
《2023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昌平区2023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广大乡村蕴藏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就物质文化层面而言,乡村有着大量文物古迹、民族村寨、灌溉工程遗产以及自然风光等;从非物质文化层面来说,乡村的民族节庆、传统民俗、戏曲曲艺等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我们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因地制宜,立足乡村实际,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农村农民发展需求等结合起来,汲取城市文明及其他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新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培育乡村文化人才。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创造和实践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一方面,打造以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研究机构、文化企业等为依托的文化培训基地,着力提升农民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另一方面,引导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艺术类专业师生等深入乡村对接帮扶。专业人员可依托农民掌握的具有潜在价值的文化资源,从作品创作、技能展演、场景构建、活动开展、研学组织、服务提升等方面,帮助农民进行多维度、系统化创新应用,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健全引进人才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和保障文化从业者、相关院校毕业生等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各地文化资源特色不同,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需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例如,手工艺资源丰富的乡村。可以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艺术家等走进乡村,带动农民结合实际,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品牌合作,推动手工艺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提升经济附加值。人文底蕴深厚的乡村,可以将更多美术、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建设中,创办特色书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文创馆等,让欣赏美、追求美、塑造美成为乡村文明新、风尚。生态秀美的乡村,可以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开发适合大众康养、休闲、体验的文旅产品,推动创意设计、演出等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取材于丛志强、赵宏伊的相关文章)材料二位于孔子出生地——尼山脚下的鲁源新村,依山傍水,风景迷人。从村口拾级而上,一条青砖灰瓦、古韵悠悠的儒学美德示范街映入眼帘,两侧30根以书卷卷轴加古琴琴弦为造型的竖柱立于街中间,似一条流动的文字长河,寓意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在街区中“儒源乡集”店铺内,可以看到很多带有儒家文化元素的弦丝画。一群村民正聚在一起,手拿弦丝忙活得热火朝天。据了解,很多村民都会利用闲暇时间来这里学习技术,技术比较娴熟的村民一天可以做8件左右的弦丝画,日均收入能达到120元,有效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在弦丝画的形式内容上,创新性地选取代表性元素,如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和金声玉振中的编钟编磬等,让文化内涵在线与面的碰撞中跃然而出。近年来,鲁源新村还深入挖掘发展现有儒家文化、民俗文化和田园文化,形成尼山圣境、鲁源小镇、耕读书院、鲁源生态采摘园和中华蜜蜂园等主题旅游景区,打造集民宿、餐饮、娱乐、休闲、有机采摘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综合体。在不远的泗水县龙湾湖艺术小镇,当地政府建立了“乡村振兴合伙人”机制,打造了一整套从“基础合伙人”“成长合伙人”到“高级合伙人”再到“核心合伙人”的考核与晋升机制。在这样一套机制的引导下,当地先后建设了东仲都村阅湖尚儒研学基地、龙湾湖文创商业街区、龙湾书院等项目板块,逐步形成了集修学研学、农事体验、特色美食、手工作坊、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吸引艺术家、行业带头人、非遗传承人等合伙人30余人,产业融资逾2亿元,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产业市场化运营。依托这些可观、可感受的文化体验活动,游客满足了精神文化需求,居住于此的村民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在这里开出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致富之花。(取材于丛芳瑶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乡村经济,建设美丽乡村,也要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B.乡村蕴藏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包括物质类文化资源和非物质类文化资源。C.乡村文化资源中的文物古迹、民族节庆、戏曲曲艺有凝聚人心、淳化民风的作用。D.乡村文化振兴要结合农民发展需求等诸多因素,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新发展。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要加强对本土文化人才培育,也需要外来的文化从业者贡献力量。B.专业人员可帮助农民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多维度、系统化的创新应用。C.由于各地文化资源不同,乡村文化产业需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D.传统乡村可分为手工艺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和生态秀美三大类型。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源新村示范街和弦丝画都体现了儒家文化元素。B.鲁源新村的主题旅游景区已经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C.“乡村振兴合伙人”机制推动了龙湾湖艺术小镇市场化运营。D.泗水县龙湾湖打造的旅游综合体,融入了儒家传统文化元素。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农民是乡村文化创造和实践的主体,乡村的振兴主要取决于农民。B.乡村文化振兴既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又要融合新业态新模式。C.鲁源新村和龙湾湖艺术小镇的手工艺品让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D.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改变了乡村淳朴的民风民俗。5.昌平区十三陵镇有38个村庄、2个社区,具有绝佳地理位置,拥有皇家陵园建筑群——“明十三陵”、蟒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有磨盘柿、樱桃、红富士苹果等特产,还有不少民俗村和农家特色菜肴。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为十三陵乡村文化振兴建言献策,至少提三条建议。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妒谬于道而人诱其所怡也。岂不蔽于一曲而失正求也哉?昔人君之蔽者,夏桀、殷纣是也。桀蔽于末喜、斯观而不知关龙逢,以惑其心而乱其行;纣蔽于妲己、飞廉而不知微子启,以惑其心而乱其行。故群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贤良退处而隐逃,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墟宗庙之国也。桀死于鬲山,纣悬于赤旆,身不先知,人又莫之谏,此蔽塞之祸也。成汤鉴于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伊尹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夏王而受九州也。文王鉴于殷纣,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吕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生则天下歌,死则四海哭,夫是之谓至盛。此不蔽之福也。何谓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知合于道人。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道人论道人,乱之本也。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以其可道之心与道人论非道,治之要也。故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1]而静。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作之则[2]。将须道者,之虚则入;将事道者,之壹则尽;将思道者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之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夫恶有蔽矣哉?(取材于《荀子·解蔽》)注释:【1】虚壹:虚心专心。[2]作之则:作为他们的行动准则。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曲:局部B.故群臣去忠而事私去:抛弃C.百姓怨非而不用非:诽谤D.故治之要在于知道要:关键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昔人君之蔽者此蔽塞之祸也B.以惑其心而乱其行人何以知道C.贤良退处而隐逃坐于室而见四海D.将思道者体道者也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疑则惑矣在局部与全局两者之间拿不定主意就会疑惑B.何谓衡什么是权衡事物的标准呢C.则不可道而可非道就会不认可道而认可违背道的东西D.疏观万物而知其情远观一下万物就能看清它们的真相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主或学者,都想找一条正道为自己服务,只是容易被错误的认识所蒙蔽。B.夏桀、殷纣和商汤、周文王例子是为了证明君王亲贤臣而远小人的观点。C.社会治理好的关键在于当事人了解道,“解蔽”的关键自然也“在于知道”。D.荀子认为解了心“蔽”,达到“大清明”的境界,就掌握了治理天下的大道。10.本文节选自《荀子·解蔽》。所谓“解蔽”,就是“解除(人心被)蒙蔽”。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述如何“解蔽”。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1]欧阳修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尊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注释:[1]谢法曹:欧阳修的朋友,当时在许州(今河南许昌)任司法参军,此地有一个西湖。欧阳修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被贬谪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令。谢法曹从许州寄诗安慰他、他便写了这首诗作答。1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湖”四句写西湖的春天景色,繁花似锦,春风吹来,花瓣四散。B.“遥知”两句回忆与友人共酌湖上时光,给被贬的作者带来宽慰。C.“雪消”两句写冬雪消融,群山显翠,江边的鲜花已经盛开的情景。D.“异乡”两句写自己独处他乡,人情物态各异,只有东风是旧相识。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写景,不仅咏叹西湖的自然风光,更是以美景烘托友人的美好情谊。B.“白发题诗愁送春”一句,诗人描摹诗友白发多情,寥寥数笔,却十分生动传神。C.诗的最后四句采用类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在春天里的不同感受,令人回味无穷。D.全诗将想象之景与眼前之景交织在一起,各具特色,同时衬托了诗人的复杂心情。13.本首诗抒发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1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远乎?”(2)“桑”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古老农作物,也可借指农事。它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4)杜甫在《客至》中,表达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樽酒家贫只旧醅”。(5)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写读书休息,吟咏诗文的句子是“借书满架,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__________________”。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有学者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两个鲜明而对立的世界:一个是理想世界大观园,另一个是大观园之外的现实世界。(1)你认为大观园被称为理想世界的原因是什么?(2)大观园中人物的居所与其性格特征密切关联,请从宝玉、黛玉、宝钗、李纨、探春中任选两位,写出他们在大观园居所的名称、环境特点及其与人物性格的关联。四、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堇荼如饴①田野上下,已经有人开始收玉米了。我一时萌生出来的小念头,丝毫没有瞒过妈妈的眼睛。她说,这些玉米秆子是新品种,没有一根是甜的。倒是脚下这些矮棵的猪草,村子里的人都掐回去,炒吃,煮吃,味道还不错。香黄花、苦苣菜、灰苕菜、缩筋草,它们正铺张地在玉米棵的脚下横行。小时候,我的镰刀遇见它们,一把一把地收割进篮子里,像是收割满心快乐。其中的一些野菜,我是吃过的,在城里的餐桌上,细细地咀嚼,即使是苦的,也能嚼出些甜味。那感觉竟与《诗经·大雅》中所说的“堇荼如饴”相合。②堇荼是一种苦菜,与眼前这些生机勃勃的野菜,也许只有名字上的区别。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饥荒时用来果腹,锦衣玉食时用来识别新鲜。当一些走过的日子蓦然在某个时间交汇相认时,甘与苦每每就对调了一个位置。③去年秋天,妈妈的体重迅速消瘦九斤,医生判定妈妈得了糖尿病。我不相信,妈妈也不相信。后来,但凡对血糖有影响的食物都忌了口,再去检验,结果仍是一样。我们开始对糖极度警惕起来。一些含糖较高的水果,成了家里的敌人。④现在民间给这种病取了个名字叫“富贵病”,而在那些艰苦的年代,怎么会有人患上这种奢侈的病呢。居然尿糖了,我的妈妈!那些年在月子里都吃不上糖的我的妈妈!⑤我记得妈妈和奶奶发生过的一次争吵。双方互相埋怨对方把几斤红糖藏了起来。她们甚至都发了誓,说绝不可能偷偷藏到娘家去。后来,那些红糖在好些年之后终于现身。它们被放在顶楼的一个小矮柜里,已经与柜子里的绵纸融为一体了。许多年后,她们都还在惋惜。那时候,村子里的人都吃不上糖。家里有月子婆了,要去大队上打个证明,花上一块五毛钱才有三斤红糖的供应。为了得到点金贵的糖,村人想尽了种种办法。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⑥秋天收玉米的时候,镰刀挥过的玉米秆子留下好长一截立在土地上。我和小伙伴去找猪草,会砍下一根玉米秆子,尝尝味道。遇上甜的,就用牙齿剥开皮,像吃甘蔗一样吃完。一不小心,嘴皮也会被割破、出血,但这绝不会阻挡我们对甜的渴望。吐一堆渣子在脚下,收获一肚子甜蜜,再背起小箩箩继续找猪草。⑦收割完玉米,村子里的婆婆妈妈们把玉米秆子收回去,清水洗净,用铡刀把它们铡细碎,放进碓臼里春,汁汁液液就盛在桶里,放进一口大黑锅里煮啊煮,然后用纱布过滤。一道道工序后,终于得到些混浊的液体,再用文火慢慢熬制,一些淡薄的糖稀就制成了。红褐色的黏液,它们被称作糖。它们被装进一只只土罐子,密封起来用。⑧因为工序麻烦又所得甚少,村子里只有少数几个勤劳的主妇愿意下此苦力。有时村子里的娃儿被狗咬了,需要煮个糖水鸡蛋补血、压惊,就要端着小碗去讨点糖稀。我吃过这种糖,甜味很淡,总是让人意犹未尽,还不如和小伙伴们去田野里砍根甜玉米秆子嚼痛快呢。⑨村子里还有人家用胡萝卜熬糖的,工序差不多,但甜的味道就比玉米秆的更浓了一些。我依然不喜欢那种甜,为此被妈妈冠名为“嘴奸磨馋”。我爷爷是个有想法的人,不知从哪一年起,一小块的甜高粱地,就出现在了土墙边的自留地里,笔直地长成了绿油油的一片。第一次收甜高粱的时候,村子里很多人赶来围观。它的味道可比玉米秆的味道好多了,纯纯正正地在舌尖上荡漾。甜高粱秆通过层层工序被制成糖,穗子被制成了刷把。那时候,我特别喜欢这样东西,觉得自己简直拥有了整个世界。我总是在甜高粱秆子才出叶的时候,就去偷吃它们。⑩人们形容生活美好时,喜欢用“甜蜜”这两个字。而事实上,为了得到它,人们几乎动用了一切智慧。慢慢地,这种原始加工糖的方式也快被人们遗忘了。有天在街上看见有人在卖甜高粱秆,三元钱一根,我就像是遇见了童年的欢喜,迅速地买一些回来。吃了几口,一时觉得自己的童年像是假的一样。那些留在我记忆里的甜,它们到底跑到哪儿去了?我沮丧地把它们丢掉,然后像是报复我自己对甜的追忆一样,翻出柜子里的甜食。冰糖,晶莹剔透闪着光,有棱有角,它对咳嗽有帮助,滋润肺部。红糖,纯手工制作,一些加了玫瑰花,一些加了姜,暖人心腹。几瓶蜂蜜来自不同的亲戚朋友,苦刺花蜜是白色的,枣花蜜颜色略深,槐花蜜看上去最想在此时吃一口。⑪我泡了杯槐花蜜,足足加了四勺。甜到不能自拔的味道,在我的舌尖上绕着旋涡。才吃完,立即想起医生说的话,雌激素分泌过剩的人要少食甜食,它们会让一些肌瘤汲取到最丰富的营养,促使它们长得更快。我想起身体里潜伏着的那几个小东西,想到它们正在被我喂饱,然后在我的身体里迅猛生长,看那几瓶蜂蜜的眼色顿时就带上了许多幽怨。⑫如今,我和妈妈都要抵制不同的糖,抵制的方式有时很奇怪。妈妈听说苦瓜是降血糖的,就种了许多苦瓜,晒干打成粉末,每天早晨食用,效果似乎还不错。我曾经多么不喜欢这种苦哈哈的食物呀,现在对它却是到了迷恋的程度,感觉它身上的坑坑洼洼也是另一种美,就像妈妈带着我们走过的路。⑬田野里的风吹了一年又一年,一季一季的庄稼养活一茬一茬的娃儿。在苦中找寻甜蜜,在甜蜜中思忆苦涩。许多人都走在找寻自己想要的甘和苦的路上。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7⑭堇荼如饴,生生不息。(取材于叶浅韵的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玉米棵的脚下横行横行:茂盛地生长B.再用文火慢慢熬制文火:小而弱的火C.纯纯正正地在舌尖上荡漾荡漾:起伏不定D.我和妈妈都要抵制不同的糖抵制:拒绝,抗拒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看到田野中人们收割玉米,由此萌生了一个想吃甜玉米秆的念头。B.作者用大量笔墨写村人用各种材料获取糖,以此表达人们对甜的渴望。C.第⑩段“觉得自己的童年像是假的一样”是作者对记忆里甜味的怀疑。D.作者按时间顺序叙述自己从喜欢糖到抵制糖,表达对不能吃糖的失落。18.作者回忆了哪些与糖有关的往事,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其作用。19.本文题目“堇荼如饴”意蕴丰富,纵观全文,请分条概括其中包含的意思。五、20.语言基础运用①关于喝水与减肥,很多人有个误区,他们认为喝热水能提高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②理由是喝热水后体温会上升,新陈代谢也就随之提高,就像人生病发烧时代谢会提高一样。③实际上,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不管喝多少热水,人体总是恒温的,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更是微不足道,自然也就谈不上减肥。④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有一项人体实验的结果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⑤实验将一群健康的成年人分为三组,分别给他们喝常温蒸馏水、常温生理食盐水和3℃的冰水。⑥结果发现,不管是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而喝了3℃的冰水,新陈代谢竟然提高了4.5%,并且这一效果可持续60分钟。⑦不过遗憾的是,新陈代谢提高4.5%带来的热量差,对减肥来说基本上无济于事,平时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来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句中的“他们”删除后句意不变。B.③句中的“微不足道”可换为“不足挂齿”。C.⑤句画线部分顿号不能改为逗号。D.⑦句中两个画线部分可互换位置。(2)⑥句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结合语段内容进行修改。要求:不改变原意,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8微写作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21.国宝大熊猫喜食竹、贪睡,憨态可掬,惹人喜爱。各地动物园熊猫馆成为网红打卡地,游客蜂拥而至,出现了一些不文明行为,给熊猫和管理人员带来了困扰。请以园方身份,拟写一份倡议书,引导游客文明观赏大熊猫。要求:语言得体,条理清楚。不超过150字。22.有人大代表建议教师群体应统一穿着职业装。请针对这一建议发表评论。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23.请以“陪伴”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4.按要求作文。唐代诗人杜荀鹤在《泾溪》中写道:“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是,险流之处几乎无人倾覆,而平流无险之处却时常有人出事。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小议‘平流与险流’”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25.按要求作文。渴望,是指迫切地希望,殷切地盼望。渴望能使生活有意义,能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请以“渴望”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