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年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卷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2年度全国有十大考古新发现,各地的考古发现虽各具特色,但出土文物有类似的情况,很多是在吸收中原文化后的发展和创新。这体现了A.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C.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B.南北方文化广泛交流D.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2.汉武帝在位时,任命桑弘羊进行改革。首先是“盐铁官营”,把生产与销售盐铁的权力收归国家;其次是“平准均输”,打击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之后,又实施“算缗”和“告缗”政策。上述举措A.反映了当时外儒内法的政治主张B.加强了中央集权国家的财政基础C.削弱了地方权力从而加强了皇权D.实现了平衡各阶层利益的目的3.《资治通鉴》卷一九O唐高祖武德七年记载:“春,正月,依周、齐旧制,每州置大中正一人,掌知州内人物,品量望第,以本州门望高者领之,无品秩。”这A.反映门阀观念在社会上仍然流行B.证明科举制提升了庶族地主地位C.说明九品中正制仍存在制度优势D.契合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经济制度4.诗、书、画一体,是苏轼等文人士大夫关于“文人画”的重要观念。近代学者陈衡恪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它既反映出文人士大夫雅致意趣的文化格调,同时也体现了士大夫的风骨傲气和济世责任意识。此特征A.源于重文轻武的政治氛围和理学的兴盛B.体现了画家自觉的理性意识与文人情怀C.反映了“以儒入法”信仰体系重新建构D.说明了“经世致用”是士大夫唯一追求
1
2A.清朝国家治理能力的弱化C.封建专制主义的空前强化B.清朝各级官员俸禄入不敷出D.监察制度的严重缺失及失效6.在“重理义、轻艺事”的传统观念之下,读书人从来不以技艺为正业,但在西方器物的刺激下,艺事逐为人重。因此,近代出现了一批专攻军事和工艺的专门学堂,如: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1865年)、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1866年)、天津电报学堂(1879年)、上海电报学堂(1882年)等。这表明A.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加深C.儒家思想遭到彻底否定B.民族危机推动社会变革D.资产阶级改革具备条件7.学者根据文献记载和档案史料,整理出甲午战争后的几年中上海华商经营的现代缫丝工厂及其主要设备的基本状况(1897-1901年)统计表(见表1)。表1上海华资丝厂及设备统计表(1897-1901年)年份丝厂数丝车数(部)实数指数1897年=1001897年2575001001898年2477001031899年175800771900年185900791901年237830104这反映了A.机器大生产成为时代潮流C.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被否定B.实业救国的思潮得以践行D.民族企业的发展曲折艰难8.图1为宣传画作品《周恩来同志纺纱》,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真实写照。图片反映的事件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
3图1
4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B.落实了边区政府双交双减的政策C.奠定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思想基础D.夯实了民族革命胜利的物质基础9.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举行。毛泽东同志在报告中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在全国取得胜利的各项方针,并强调了“两个务必”,从而形成“西柏坡精神”。这一精神的突出特点是A.意识形态的差异被突破C.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B.冷静思考下的与时俱进D.军事形势影响政治方针10.新中国在成立后不久就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和“公费医疗”制度,保障对象限于就业职工,保障费用由国家包揽、统筹共济。改革开放后,1997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这一变化反映了A.社会保障水平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B.中国已经构建起了现代医疗保障体系C.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网络得以建立健全D.社会保障领域公共监督机制得到强化11.亚里士多德认为:伯里克利是雅典将军参政向演说家参政的转折点,在伯里克利之后,雅典将军与演说家在政治上逐渐分离,演说家与将军区分十分明显,演说家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传统。这一变化源于A.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C.智者学派思想具有科学性B.雅典民主制存在的局限性D.雅典奴隶制经济空前繁荣12.卢梭反对“一小撮人沉溺于奢侈生活而大多数人缺少生活必需的物资”的现象,在他的理想社会里:“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其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他提议改革税制,征收遗产税及累进税等。这主要得益于A.法国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C.法国共和思想的方兴未艾B.理性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5D.法国等级制度的逐步瓦解13.有学者提出:“1871年新成立的帝国立宪议会所通过的全德意志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国家(包括22个邦、3个自由市和*帝国行省'),各邦保留自己的君主政体和议会,但只能行使部分国家职权,各地分别行使政治及教育、卫生等权力,但军事、外交等权力则由帝国政府行使。”这一观点旨在强调该宪法A.确立了君主立宪的代议制度C.体现了一定的分权制衡原则B.说明了德意志帝国专制色彩D.反映了资产阶级与容克妥协
614.从所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实施国有化,到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再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社会主义工业有计划发展。苏俄(联)工业发展的三步曲体现了A.战胜协约国武装干涉的必要性B.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C.确立计划经济所有制的必然性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性15.1963年,美国肯尼迪总统开启了美苏粮食贸易的大门,但随后归于沉寂。1971年,美苏粮食贸易的障碍再次被跨越,并在1972-1975年形成了两次粮食贸易高潮。这反映了A.多元世界文明的不断交融C.美苏间争霸局势得到缓和B.美苏谋求多极化国际格局D.国际贸易受国家利益影响16.图2为漫画《监听全球》,它描绘了美国一直以“情报收集”“维护国家安全”“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在全球范围开展大规模网络监听活动,甚至直接监听了包括其盟友在内的多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领导人的通信设备,但国际社会却不能完全对网络空间安全议题作出有效的回应。这反映了A.当前国际法和全球治理机制的“失灵”B.当今世界国际贸易体系运行中弊端丛生C.新时期美国殖民霸权的行径已不得人心D.经济全球化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潮流图2监听全球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9答案题号10111213141516得分
7答案二、非选择题(17题16分,18题12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中国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化源流之间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关系模式-“以夏变夷”。秦汉以后,各种异质文化在中国的主体文化-儒家文化面前不断被同化。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站稳脚跟,就必须脱胎换骨、融入到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中。同样,佛教等外来宗教入华的结果也是如此。这种“以夏变夷”的基本
8模式,导致了中国文化形态的超稳定结构,培育了绵延不断五千年的文明。中国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同时也是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结果。材料二西方文化有三种源流传统,一种是希腊的,一种是罗马的,一种是基督教的。希腊文化力求保持一种和谐状态;罗马文化缔造了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确立较为规范的财产法权关系;基督教文化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主脉,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它教导人们一味地沉迷于虚幻的彼岸世界,这样就导致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普遍的人性异化,从而导致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经济落后和文化愚昧。近代西方文化以一种扬弃的方式把希腊的、罗马的和基督教的文化因素融合到自身之中。因此在西方近现代文化中,既有希腊文化的那种对人性的尊重、对知识的追求,又有罗马文化的那种对功利的向往、对世俗国家的热爱,同时也有基督教文化的那种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对“天国”理想的向往。-摘编自赵林《中西文化分野的历史反思》(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文化主流思想及其差异。(6分)
9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粮食产量的变化反映了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图3是某一时期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图3材料二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成立之初就已经开始启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到2020年,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二阶段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表2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时间简表大致时间阶段或进展特点或成就1949-2020年从欠发达国家升级为初等发达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个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2035年全国平均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国家水平排名进入世界前40位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2035-2050年全国平均达到发达水平,国家水平排名进入世界前20位平均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2050-2080年全国平均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国家水平排名进入世界前10位全面实现现代化和伟大复兴-摘编自朱琳《中国式现代化蕴藏丰富智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B两个阶段苏俄(联)经济发展的变化及影响。(6分)
10(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解读。(要求:史实清晰,论证充分,表述合理)(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摘编自马克当《世界文明史》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或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妥协与目标实现”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前期,雅典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鼠疫,导致了雅典近1/2的军民死亡,包括伯里克利在内的一大批官员都在这场瘟疫中病死······虽然雅典人在疾病爆发初期就开展积极自救,但医护人员因缺乏防疫护具而纷纷中招,直到公元前427年,肆虐雅典的瘟疫才渐渐平息。希波克拉底,一面积极调查疫情,同时探寻病因及解救方法,利用烈焰产生的隔绝与净化空气效果,成功遏止疫情的扩散。这也成为今天预防瘟疫的重要手段。······疫情使得城邦的公共管理出现巨大问题,雅典陷入了无休止、混乱的党派纷争之中,法纪废弛······最后雅典战败,逐渐走向衰落。-摘编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
11材料一1665-1666年,英国发生伦敦大鼠疫。鼠疫造成的实际死亡人数超过100000人,约占当时伦敦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大疫之时,国王查理二世携带他的王室内廷,整个搬迁到了牛津。而作为伦敦城主要行政管理者-伦敦市政府却选择和当时的伦敦市长劳伦斯爵士一起,留驻伦敦。面对疫情,市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行动。首先,市政府开始聘用公立医生为大众服务,官方亦有组织地处理尸体埋葬以防止疫症扩散;第二,1665年5月,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又紧急编订发行了一份瘟疫医疗指南,内容包括加强隔离检疫、规范健康证明、管理和救治受感染的人群等;第三,伦敦颁布了名为《伦敦市长和市参事堂构拟的关于瘟疫感染的规定》的防疫新规,紧急增设了5项疫时职务,包括检查员、看守人、搜查员、外科医生和看护员,这些人员的安排,从疫情发现、上报、治疗、看护到善后构成了一张严密的网络。这对减缓疫情传播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到1666年9月,鼠疫疫情彻底消失。-摘编自王希铭《1665年伦敦大瘟疫与英国近代早期的防疫应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疫情的影响及防疫措施的特点。(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防疫的措施,并据此谈谈启示。(7分)
122023年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二5月联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ABACBDAABCDDA1.A【解析】考古发现遍及全国且各具特色,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出土文物有类似的情况,很多是在吸收中原文化后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这些体现了早期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南北方文化的交流,排除B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古代中国文化的特点,但题干主旨没有体现,排除C项;题干强调中原文化对周边文化的深远影响,显示了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但D项表述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偷换概念,表述错误,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A项。2.B【解析】“盐铁官营”“平准均输”及“算缗”和“告缗”政策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和投机奸商,增加了政府收入,从而加强了国家的财政基础,故B项正确;上述政策是经济措施,不能反映董仲舒新儒学“外儒内法”的特征,排除A项;题干信息不是削弱地方权力,而且“削弱地方权力”不能对应“加强皇权”,C项错误,排除;题干仅仅反映对地方豪强和奸商的打击,不能平衡各阶层的利益,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B项。3.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唐高祖时期,以门第为主要考察标准的九品中正制得以恢复,说明九品中正制的存在基础-“门阀士族”存在,门阀观念仍然流行,故A项正确;庶族地主地位的提升是在科举制实施后,与九品中正制的恢复没有关联,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演化为腐朽的“士族”制度,优势早已丧失,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没有关联,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A项。4.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重文轻武的政治氛围,培育出文人士大夫雅致意趣的文化格调;而理学的兴盛,进一步催发了士大夫的风骨傲气和济世责任意识,故A项正确;文人画不能体现画家“自觉的理性意识”,排除B项;“以儒入法”在汉武帝时期已经确立,信仰体系的重新建构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题干无法体现“经世致用”是士大夫的唯一追求,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A项。
135.C【解析】依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封建政治是腐败的根源,封建专制制度使统治者难以找到一个根治腐败的合理机制,权力集中、缺乏制衡是腐败的温床,故C项正确;国家治理能力的低下确实容易造成政治腐败,但不是根源,且A项强调的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弱化”,没有对比不能得出这个结论,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官员的俸禄问题,排除B项;监察制度的严重缺失及失效源于封建专制主义制度,C项已经包含了D项,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C项。6.B【解析】面对近代西方的侵略,中国近代有识之士开始抛弃传统的“重理义、轻艺事”观念,学习西方近代科技,开展洋务运动,这表明民族危机推动社会变革,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的出现,是内忧外患的结果,不是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加深的推动,排除A项;传统儒家思想遭到彻底否定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C项错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接受“师夷长技”的思想,学习西方器物,不是进行资产阶级改革,“资产阶级改革具备条件”表述错误,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B项。7.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1897-1901年,上海华资丝厂的数量和丝车的数量变化不大,发展缓慢,由此可知民族企业的发展曲折艰难,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机器大生产成为时代的主流,排除A项;尽管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成为时代潮流,但题干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华商经营的企业就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C项错误。正确答案为D项。8.D【解析】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周恩来同志纺纱”“陕甘宁边区”可知,题干主旨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通过“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确保了边区的物资供应,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故为保障民族革命的胜利夯实了物质基础,D项正确;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政治上,党在边区政府中实施“三三制”原则,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战,经济上,实行“双交双减”政策,这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又有利于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日,这些题干都没有体现,排除A、B两项;奠定抗战胜利的思想基础是“延安整风运动”,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正确答案为D项。9.B【解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特别着重地分析了中国经济各种成分的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政策,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并告诚党员干部要做到“两个务必”,即: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体现了即将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既有“与时俱进”的工作目标,又有对即将成为执政党的“冷静思考”,故B项正确;七届二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的会议,不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排除A项;此阶段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阶段,无法体现社会主义性质,排除C项;题干考查“西柏坡精神”的突出特点,军事形势影响政治方针不切合题意,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B项。
1410.A【解析】劳动保险条例》是计划体制条件下颁布的,存在保障水平超前于生产发展等弊病,且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997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从而得到了有效地实施,故A项正确;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基本上实现了体制转轨和机制转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到2030年中国全面建成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B项错误,排除;现阶段,我国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网络还在建设之中,并没有得到健全,排除C项;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监督机制还存在不足,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A项。11.A【解析】雅典民主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直接民主,从将军参政到演说家参政的转变,最主要的原因是执政者必须通过演说赢得公民的投票支持,故A项正确;题干主旨没有强调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排除B项;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思想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科学的,排除C项;演说家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传统与雅典奴隶制经济空前繁荣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A项。12.B【解析】题干体现了启蒙运动时期卢梭主张社会平等的思想,而这一思想主张的提出得益于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故B项正确;法国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20-6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A项;法国共和思想兴起及等级制度的瓦解都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排除C、D两项。正确答案为B项。13.C【解析】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各邦保留自己的君主政体和议会,但只能行使部分国家职权”“各地分别行使政治及教育、卫生等权力,但军事、外交等权力则由帝国政府行使”可以看出,帝国政府与各邦之间既有分权又有制衡,故C项正确;A项强调了该宪法的历史作用,B、D两项体现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但这些都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A、B、D三项。正确答案为C项。14.D【解析】阅读题干可知,题干体现的是苏俄(联)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不同时期的政策是不同的社会背景的结果,而且,最终的计划经济模式最后导致模式的僵化,社会主义遭到巨大挫折,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性,故D项正确;战胜协约国武装干涉的措施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A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主要针对新经济政策,只是“三步曲”的其中一步,与题干主旨不一致,排除B项;“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发生在斯大林时期,且无法体现必然性,排除C项。正确答案为D项。
1515.D【解析】从题干信息体现的美苏粮食贸易的时间看,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由于国家制度和生产方式的严重僵化,粮食生产严重不足,美国由于粮食过剩出现农业危机,“1972-1975年形成了两次粮食贸易高潮”都是两国的国家利益需要所致,故D项正确;粮食贸易不能体现多元世界文明的交融,A项错误;美苏争霸阶段世界是两极格局,不是多极化国际格局,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处于美苏争霸阶段,局势没有缓和,排除C项。正确答案为D项。16.A【解析】网络监听行为严重违背了国际法的相关准则,对全球治理也是严重的挑战,而面对美国的网络监听行为,“国际社会却不能完全对网络空间安全议题作出有效的回应”,这反映了当前国际法和全球治理机制的“失灵”,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当今世界国际贸易体系的运行,排除B项;网络监听行为属于新时期美国的世界霸权行径,但不是“殖民霸权”,排除C项;题干主旨与经济全球化没有关联,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A项。二、非选择题(17题16分,18题12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52分)17.(1)特点:本土性;包容性;连续性;凝聚性。(4分)原因: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汉字书写中华文化,使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稳定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史书典籍的流传,它能够使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6分,任意答对三点即可)(2)主流思想:中国儒家思想;西方基督教文化。(2分)差异:中华文化多元一体,而西方文化具有精神层面的宗教信仰和现实生活的功利主义的二元性;中华文化以伦理文化为主要特征,而西方文化的核心是人本意识和个体实现的物质文化。(4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1)第一小问:古代中国文化的特点:从材料一中“中国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可以得出特点是本土性;“以夏变夷”“各种异质文化在中国的主体文化-儒家文化面前不断被同化”“佛教等外来宗教入华的结果也是如此”“也是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结果”可以得出特点是包容性;“中国文化形态的超稳定结构,培育了绵延不断五千年的文明”可得出特点是连续性;“中国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可以得出特点是凝聚性。第二小问:原因:注意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上的稳定性,经济上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的繁荣,文字记载的继承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方面阐述。任意回答三点即可。
16(2)第一小问:中西文化的主流思想:材料一“各种异质文化在中国的主体文化-儒家文化面前不断被同化。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站稳脚跟,就必须脱胎换骨、融入到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中”得出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材料二“基督教文化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主脉,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得出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想。第二小问:中华文化:“以夏变夷”体现了一体性,“中国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同时也是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结果"体现了多元性,儒家文化发展是中国伦理道德的标准。西方文化:“既有希腊文化的那种对人性的尊重、对知识的追求,又有罗马文化的那种对功利的向往、对世俗国家的热爱,同时也有基督教文化的那种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对“天国”理想的向往”体现了二元性,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发展体现了人本意识和个人意识。18.(1)变化及影响:A段: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1分)造成了苏俄政权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分)B段: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1分)缓和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开创了一条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2分)(2)示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任务,之后,中共八大明确提出了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目标,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中断,中国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2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2分)到2020年,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1分)【解析】(1)从坐标轴的时间范围,可以判断出A、B两段分别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两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做出答案。(2)此问为开放式问题,既要结合材料,又要联系所学知识。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赋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19.示例1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妥协”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2分)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是英国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代议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妥协,从而使美国共和制得以建立;法国1875年宪法带着鲜明的共和派与君主派相妥协的痕迹,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斗争的法国最终建立了共和制度。(8分,一点3分,两点6分,三点8分)综上所述,妥协是走向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它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2分)
17示例2近代中国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体现了“妥协”是政治目标实现的保证。(2分)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促进了社会进步;(4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再次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从而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4分)综上所述,妥协是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手段,推动了革命走向胜利。(2分)【评分细则】论题部分:2分。论题要包含“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建立体现的妥协”或“国共两党合作体现的妥协”中任意一点。泛泛而谈的论题或没写论题得0分。论述部分:8分。至少运用两点史实来解释“妥协”出现,史实单一或不足可酌情扣分;史实错误或与论题无关的史实不给分。结论部分:2分。结尾进行总结升华,2分。仅简单重复论题,1分。没有结论,0分。【所给答案仅为参考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根据题目要求,考生首先要确定论题的范围,可以选择世界近现代史拟定论题,也可以选择中国近现代史拟定论题。论述主题必须明确,论据充分,依据论述得出结论。20.(1)影响:重要历史人物丧命、政局动荡;直接导致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2分)特点:积极自救;调查探寻,摸索施救;成功实践,防疫措施进步。(3分)(2)措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周密部署,分阶段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加强防疫的科学指导;强化疫情专业管理,形成严密的防疫网络。(4分,每点1分)启示:政府是防疫工作的主导和核心;统一规划,分段实施是防疫工作的重要原则;科学指导是疫情防控成功的重要保证;医疗与社会防疫网络的健全、防疫的专业化能促使疫情防控措施更全面、更有效。(任意答三点即可得3分)
18【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包括伯里克利在内的一大批官员都在这场瘟疫中病死”“疫情使得城邦的公共管理出现巨大问题,雅典陷入了无休止、混乱的党派纷争之中,法纪废弛······最后雅典战败,逐渐走向衰落”的相关内容,结合课本知识可以得出疫情的影响包括重要历史人物丧命、政局动荡;直接导致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等内容。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虽然雅典人在疾病爆发初期就开展积极自救,但医护人员因缺乏防疫护具而纷纷中招”等信息得出开展积极自救;根据材料一“希波克拉底,一面积极调查疫情,同时探寻病因及解救方法”等信息得出调查探寻,摸索施救;根据材料一“利用烈焰产生的隔绝与净化空气效果,成功遏止疫情的扩散”得出成功实践,防疫措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