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2023学年苏仙区高一上学期多校线上期末联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图是太阳系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与金星距离最近的行星是()A.①B.②C.③D.④2.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70多度,其形成原因可能是()A.金星离太阳较近B.金星上火山活动频繁C.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7%D.金星质量和体积较小3.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A.变为寒冷“冰球”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体积将会变小【答案】1.A2.A3.A【解析】【1题详解】
1读图可知,②③位于小行星带两侧,且②更靠近太阳,故②为火星、③为木星,从而可以推出⑤为金星,①为地球,读图可知,距离金星最近的是①地球,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地球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而读图可知,金星距离太阳较近,故温度高,A正确;火山活动、大气组成和质量体积对于金星的温度影响较小,BCD排除。故选A。【3题详解】结合所学和上题分析可知,由于海王星距离太阳非常遥远,故地球若是运动在海王星的轨道上,地球的温度会变得非常低,变为寒冷的“冰球”,A正确,B错误;地球是否具有大气层,主要是受到地球质量和体积的影响,C错误;运动轨道的位置对地球体积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的。目前,已知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按照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4.影响Q地年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A.地面状况B.洋流C.天气状况D.海陆位置5.P、Q两地相比可知()A.Q地的年日照时数比P地少B.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多C.日照时数决定太阳辐射总量D.P、Q两地的热量条件相当【答案】4.C5.B【解析】【4题详解】
2根据海陆轮廓可判断,Q地位于撒哈拉沙漠,日照时数应主要受天气状况、昼长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全年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故影响Q地年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C正确;地面状况是荒漠为主,受气候影响形成,地面状况对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小,A错误;洋流主要影响西海岸,不是影响该地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B错误;该地的日照时数主要受天气、气候状况的影响,但海陆位置不是影响该地天气、气候状况的主要因素,故海陆位置对该地日照时数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5题详解】根据图示等值线,P、Q两地相比,Q地的年日照时数比P地多,A错误;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多,B正确;日照时数影响太阳辐射总量,但不是决定作用,C错误;P位于青藏高原,气温低,Q地位于热带,气温高,两地的热量条件差异大,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面临绝境,因此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并寻找新的家园的故事。下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地下城最可能位于图中的地球内部圈层是()A.①B.②C.③D.④7.关于该圈层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岩石圈B.是岩浆的发源地C.纵波能够传播,横波无法传播D.横波传播速度达最快【答案】6.A7.A【解析】
3【6题详解】结合所学地球内部圈层相关知识可知,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外的一层,其平均厚度为17km,故地下5千米仍属于地壳的范围,读图结合深度可知,应位于圈层中的①,A正确;结合深度可知,②为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B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地壳属于岩石圈,A正确;岩浆的发源地是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不位于地壳,B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地壳主要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呈固态,横波和纵波都能在地壳中传播,C错误;读图可知,纵波的传播速度要明显快于横波,D错误。故选A。【点睛】岩石圈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或说岩石圈位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以上,不包括软流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底部B.平流层C.对流层顶部D.高层大气9.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A.位于地球大气最外层B.厚度小于对流层C.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D.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10.对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主要因为()
4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D.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答案】8.B9.C10.D【解析】【分析】【8题详解】调动大气的垂直分层必备知识,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B正确;对流层在平流层下部,A、C错误;高层大气在平流层上方,D错误。故选B。【9题详解】地球大气的最外层是高层大气,A错误;由图可知,平流层厚度大于对流层,B错误;由图可知,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C正确;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随高度上升,大气接收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D正确;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导致白天地表温度不太高;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导致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少;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和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ABC选项均与题干关系不大,排除ABC。故选D。【点睛】平流层和对流层的相关特点总结如下:1、平流层的特点:(1)气温的垂直分布除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外,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3)水汽、杂质含量极少,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对高空飞行有利。2、对流层特点:(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2)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的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对流运动的强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而不同);(3)不同纬度其厚度不均(低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17-18km;中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10-12km;高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8-9km)。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11.图示洋流中()A.①为暖流B.②为寒流C.③位于北半球D.④位于南半球12.图示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B.②洋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C.③洋流加大了同纬度不同海区的温差D.④洋流使沿岸地区降水量增加【答案】11.C12.C【解析】【11题详解】中高纬度大洋环流只在北半球存在,且大陆东岸为寒流,故①为寒流,A错误;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大陆东岸(大洋西岸)为暖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为寒流,②为暖流,③为寒流,B错误;②③洋流所在区域为副热带且为顺时针方向,依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C正确;由④洋流流向、纬度位置(副热带海区)及海陆分布(大陆西岸)情况可知,该洋流应属于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洋流系统,在大陆西岸应为寒流,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据此可知④位于北半球,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①洋流为北半球寒流,其北部没有寒暖流交汇或上升补偿流,不具备形成大渔场的条件,A错误;②洋流为北半球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B错误;③洋流为寒流,对周围环境有降温减湿作用,可以说加大了同纬度不同海区的温度差异,C正确;④洋流为北半球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D错误。故选C。【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2、对海洋生物:形成四大渔场(寒暖流交汇: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上升补偿流:秘鲁渔场)。3、对海洋航行:顺流速度快,省时间省燃料。逆流相反。4、对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乌尤尼盐沼,数百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现被称为“天空之镜”,面积达10000平方千米,水平面高差不到1米。漫步其中,白天浸没在童话般蓝白的世界里,天地难分;夜晚360°全景星光,星河遨游,羽化登仙。该盐沼的锂蕴藏量几乎占全球一半,有人断言该区域凭此将可匹敌中东石油巨富沙特阿拉伯,锂的主要用途是制作电池。下图示意乌尤尼盐沼的位置和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13.乌尤尼盐沼的形成原因是()①地壳抬升②断裂下陷③寒流影响④蒸发强烈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4.与乌尤尼盐沼被称为“天空之镜”的原因有关的是()A.面积大、坡度大B.海拔高、大气稀薄,杂质少C.水体深,水底盐体反射作用强D.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无风【答案】13.C14.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盐沼的形成原因、材料分析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1.乌尤尼盐沼的是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隆起的产物,同时气温上升,蒸发加剧也会加速其形成,从这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首先从“天空之镜”字面意思进行发散思维,再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进行分析。【13题详解】从图中的经纬线可以判断,乌尤尼盐沼位于南美洲的西部,是在安第斯山脉隆起过程中所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是属于较新的山脉,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迫使地壳抬升隆起而形成。期间形成了许多咸水湖,其中乌尤尼地区形成一个咸水湖泊;随着安第斯山脉的隆起,该地区气候逐渐变得干旱,气温上升,湖水逐渐蒸发而形成盐沼。故①④正确;乌尤尼盐沼位于安第斯山脉附近,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隆起而形成,不是断裂下陷形成,故②错误;盐沼的形成与气温上升,水分蒸发有关,南美洲西海岸的寒流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作用,不利于水分的蒸发,故③错误;综上,C①④正确。故选C【14题详解】
7乌尤尼盐沼湖面像镜子一样,人们很难将湖面与云层分隔开来。乌尤尼盐沼海拔约为3600米,因此也被称为“天空之镜"。这说明湖面清澈,空气透明度好,空气透明得好,主要是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杂质少,故B正确;“天空之镜”强调的是当地海拔高,且天空像镜子一样纯净,与面积和坡度大小无关,故A错误;据材料中“水平面高差不到1米”可知,水体很浅,故C错误;根据乌尤尼盐沼所处纬度可知,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小,故D错误;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充分挖掘材料信息,并具备一定的地理探究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海拔段是()A.700米B.1300米C.2000米D.2200米16.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A.气温低,冰川广布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C.降水少,水分不足D.坡地面积小,热量条件差【答案】15.B16.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物种丰富程度的因素。【15题详解】根据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可知,在1300米附近物种丰富度最高,B正确。【16题详解】由图可知,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为太白山的山顶区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少,光照时间较长,但并非冰川广布;从图中可读出3500~3700米海拔段坡地面积小,物种的丰富度也受影响,从图中无法判断该海拔段阴坡面积大小,所以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是坡地面积小,热量条件差,D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为读图,注意横轴、纵轴分别代表的内容。
8二、综合题(共52分)17.读“世界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分布图”与“世界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归纳图中从A→B→C,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2)比较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原因。(3)图中E处是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4)比较图中A、D两处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小的差异,从气候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答案】(1)分布规律:从A→B→C,年太阳总辐射量不断减少。影响因:太阳高度角(纬度)。(2)相同点: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原因:受太阳辐射影响。不同点:北半球等温线较弯曲,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原因: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大,下垫面较均一。(3)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对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4)A地年太阳总辐射量比D地大;原因:A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高温少雨,大气透明度好;D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大气透明度差。【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分布图”与“世界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等温线的判读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读“世界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分布图”可知从A→B→C年太阳总辐射分布规律如下:从A→B→C年太阳总辐射量是不断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读图可知从A→B→C纬度逐渐变高,获得的太阳辐射不断变小,因此可知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太阳高度)因素。
9【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南北半球的等温线的相同点在于:气温都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是因为纬度(太阳辐射)是影响温度的最主要因素,故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等温线数值大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不同点在于等温线形态:北半球等温线较弯曲,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结合所学可知,等温线的形态会受到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大,下垫面较均一,受到地形、海陆等影响小,故等温线较平直。【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拔、大气状况等。结合所学可知,E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纬度低,太阳高度大;青藏高原为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大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故青藏高原成为了世界上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小问4详解】读图A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200,D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140小于160,故A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D。读图A位于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带的影响,降水稀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故太阳辐射强烈;而D地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大气透明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故太阳辐射弱。18.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结合下列新疆的景观图片,回答问题。(1)按照内、外力作用把图中地貌景观进行分类。(2)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南侧,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简述其形成原因。(3)结合图中信息,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异同点。【答案】(1)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雅丹地貌、沙丘地貌是外力作用形成的。(2)岩层断裂下陷而成。(3)相同点: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风力有关。不同点: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结果,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的结果。【解析】
10【详解】(1)吐鲁番盆地是断裂下陷形成的,天山山脉绵延数千千米,为褶皱山,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形成的,都与内力作用有关;雅丹地貌也叫沙蚀丘或风蚀丘,是一种典型的风力侵蚀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而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典型地貌。(2)吐鲁番盆地为典型的地堑盆地,由岩层断裂下陷而成。(3)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都位于西北地区,这两种地貌的形成都与风力有关,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结果,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的结果。19.水是乌兹别克斯坦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它制约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中部的内陆国家。平原低地占全部面积的80%。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流经,河流均为内流河。材料二:农业是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业灌溉使用了总量的90%左右的用水量。多年来,乌兹别克斯坦所有水源的水污染指数几乎没有变化,对应水质为中度污染。由于灌溉方式落后和效率低下,自然损失的水量达到50%左右。材料三:下图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年径流总量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年径流总量。下图乌兹别克斯坦简图及不同地区降水量统计图。(1)描述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阿姆河的水文特征。
11(2)从气候角度,分析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山地丘陵地区水资源较丰富,努库斯以西平原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3)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角度,简述乌兹别克斯坦水资源紧缺的原因。(4)列举缓解乌兹别克斯坦水资源短缺的措施。【答案】(1)①年径流量较小;②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③结冰期较长;④汛期出现在夏季。(2)东部地区靠近山区,积雪冰川融水较多,东部山地丘陵区降水量多于平原地区(东部山地丘陵,水汽受地形拾升,多地形雨)。西部平原地区降水量少,但蒸发量大,水资源缺乏;河流下游径流量少,造成水资源量少。(3)自然因素: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全年降水较少,蒸发量大;境内河流年径流总量少,淡水资源补给少人文原因:灌溉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4)(管理)政府制定水资源利用法;设置水管理机构。(水污染)制定治理水污染条例。(节水)使用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统筹)下游水资源统筹,与河流上游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缓解水资源纠纷。【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乌兹别克斯坦为材料,涉及河流的水文特征、水资源缺乏的原因、解决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小问1详解】乌兹别克斯坦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阿姆河河流径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出现在夏季:河流含沙较大;冬季结冰期较长;上游流经山区,流速快,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流速较慢。【小问2详解】乌兹别克斯坦深居内陆,河流主要依靠冰川融水补给,属于内流区,河流属于内流河,水量上游大、中下游水量小。东部地区靠近山区,受西风影响,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量较多;东部海拔高,山地积雪冰川融水较多。西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缺乏地形雨补充,降水量少,蒸发旺盛;西部位于内流河的下游,径流量小,水资源缺乏。【小问3详解】
12乌兹别克斯坦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从自然和人为因素来分析,自然因素跟降水量、蒸发量、河流流量小有关;人为因素从污染、浪费、利用率低、技术落后等来分析。自然原因: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当地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流量小,水资源缺乏;人为因素: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种植面积大,水源消耗量大;经济欠发达,灌溉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农业和生活影响,水污染较严重等。【小问4详解】缓解乌兹别克斯坦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可以从“开”“节”“调”三方面来分析。“开”:开发新技术,发展滴管喷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提倡节约,发展节水技术;“调”:调整农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减少高耗水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政府制定水资源利用法,设置水管理机构;合理分配下游水资源,与河流上游国家互助友好,缓解水资源纠纷,调水加大水资源的供应量等。【点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