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

ID:83200827

大小:1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03-08

上传者:万里一叶飘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_第1页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_第2页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_第3页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_第4页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_第5页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_第6页
资源描述: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1、纳雍二厂#1炉发生局部爆燃使二次风箱垮塌2005年5月24日,纳雍发电总厂二厂工程在#1炉整套启动试运168小时中,#1炉垮焦,锅炉压力大幅度波动,发生锅炉两侧二次风箱垮塌的设备事故,抢修10天,严重影响#1机组的整套启动试运时间。【案例简述】事故前,2005年5月23日纳雍发电总厂二厂#1机炉带300MW满负荷运行,22时52分36秒,吹灰维护人员启动本体吹灰程序对#1炉进行吹灰,投入AB1、AA4油燃烧器稳燃,23时03分06秒、07秒手动启动空预器IKAH1、IKAH2吹灰器,本体吹灰程序执行到24日0时18分锅炉MFT动作。5月24日0时17分27秒,炉膛压力由-118Pa上升到132.4Pa0时17分30秒到37秒,炉膛压力由132.4Pa下降到-1318.9Pa17分36秒,AB1油燃烧器火焰丧失,油枪退出;17分48秒,C3煤燃烧器火焰丧失;在此期间,运行人员接调试单位试验研究院试运指挥令,分别在17分32秒、35秒操作AB2、AC3油燃烧器稳燃,其中AC3油燃烧器一直未燃;17分50秒,重新操作AB1油燃烧器点火,未点燃;17分56秒,发生局部爆燃,炉膛压力上升到1957Pa,“炉膛压力高三值”

1发出,17分58秒MFT保护动作。在此期间,现场有很大的异响声,检查发现#1炉两侧二次风箱垮塌,炉底捞渣机焦渣已满出,冷灰斗内密封冷却水及焦渣溅出。事故后检查出现:#1炉乙侧二次风箱7套刚性支吊架折断,二次风道坍塌,共70跟支架损坏、变形;热二次风道矩形膨胀节损坏16件,圆形膨胀节损坏4件;环形热二次风道向炉前、炉后移动了50mm;尾部垂直烟道向炉后移动了35mm;A、B空预器、二次风出口膨胀节变形。炉膛及烟道没有因此爆燃造成损伤。【案例评析】从DCS提供的数据和曲线来分析,锅炉在0时17分28秒发生了垮焦,引起燃烧不稳,炉膛压力发生急剧变化(此时炉膛压力波动值为-1318Pa至+466Pa)。在0时17分42秒至17分50秒间二次热风道发生了变形、垮塌,此前炉内燃烧已在逐渐恢复,炉膛负压回升,但随着风箱变形和撕裂,使本已逐步恢复的燃烧受到影响,炉膛压力有所下降。由于燃烧波动较大,使锅炉内的煤粉燃烬度差,局部区域存在煤粉未燃情况(从数据显示AC3处油燃烧器一直未燃)。17分52秒AB2油燃烧器点燃后,炉膛压力后升,由于二次热风箱已垮塌,56秒后发生局部爆燃,炉膛压力上升到1957Pa后,MFT动作。

2根据该查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分析报告、热二次风道计算书及选型手册发现,4#、5#、6#、7#吊架的管部拉条最大允许荷载低于结构载荷,部分吊架管部拉条最大允许荷载还低于工作荷载,存在严重的选型失误,因而造成支吊架设计强调不够,应力超过其屈服极限,以致在炉膛压力波动尚在允许波动范围内便出现吊架断裂,风箱位移、垮塌。这是造成此此事故的根本原因。2、盘电#2炉爆燃造成锅炉本体严重损坏【案例简述】13日10时左右,热控分场保护班袁X(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票处理“#2炉乙侧水位保护电极座”,在司炉办理该票的过程中,由于燃烧不稳,即暂停办票,对#2炉燃烧进行调整,此时(10时22分)袁X去断#2炉GBP1盘乙侧水位保护报警电源开关5K(执行安全措施),误拉成#2炉GP3盘直流供电联络开关4MK,导致给粉馈电控制电源消失,给粉馈电Ⅰ组2C跳闸,一、三层给粉机电流甩到零,二、四层运行正常,炉火闪动,炉膛负压甩到-700Pa。抢合馈电Ⅰ组1C未成功,复置Ⅰ组1C、Ⅰ组2C控制开关,复置#9、11、12给粉机纽子开关,一层四台给粉机未及时停用,炉膛负压调到-500Pa时,给粉馈电直流控制电源恢复(20秒钟后袁X意识到拉错开关,又将4MK合上),Ⅰ组1C自动合闸,第一层4台给粉机高速(停前转速高)向炉膛送粉,炉膛爆燃(集控室内听到一声闷响),炉膛负压表满挡,调整正常后,立即就地检查,发现锅炉四角拉裂,紧急停炉。检查发现,炉膛部分刚性梁及尾部竖井刚性梁断裂;炉膛四周密封拉裂;竖井包墙拉裂;竖井中隔墙蜜蜂拉裂,水平烟道两侧密封拉裂;水冷壁前墙、后墙下移;#2角燃烧器整体后移,#1、3、4角燃烧器密封冲开;低再入口联箱密封罩拉裂;炉膛吹灰器密封圈全部冲脱;吹灰器蒸汽管打弯;蒸汽取样管打弯;取样管支架严重打坏;止晃装置损坏;炉顶密封拉裂。【案例评析】

31.袁X作为工作负责人,在没有人监护的情况下,独自一人拉电源开关执行安全措施,违反安全规定,而又错误地将GBP1盘的电源拉成GB3盘的4MK,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正常情况下给粉馈电接触器是由交、直流双路保持的,任何一路电源消失都不会跳闸,但Ⅰ组2C交流保持接点接触不良(触点质量差,多次跳合闸后变形),直流一消失便不能保持,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3.人员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设备定期校验执行不力也是事故发生的一个原因。4.给粉馈电跳闸后,值班员复置控制手柄不到位,违反规定未复置跳闸给粉机控制开关,造成直流恢复后馈电合闸,给粉机自启动,大量煤粉送入炉膛产生爆燃,是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5.袁X错拉开关未立即给当班司炉说明又合上,使馈电Ⅰ组1C自启动,是事故扩大的次要原因。6.灭火保护本应动作而拒动,是事故扩大的重要原因。【案例警示】1.切实研究热控工作票制度、执行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加强热工工作人员作业时的监护,特别是重要保护、自动装置上的工作。2.加强运行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事故处理能力,严格执行规程等规章制度。

43.改造给粉馈电接触器,更换为自动空气开关,接触器靠交流电在其线圈中励磁产生吸力而使其合闸,电压的高低对其吸力影响较大,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跳闸(如厂用电消失,备用电自合成功时)。4.加强设备的定检维护和校验工作,如给粉馈电接触器、灭火保护等这类重要设备制定严密的定期检验制度,认真执行。5.规范现场的直流系统图纸、资料,完善设备标志、名称;更改炉膛负压量程,增大其有效记录范围。3、盘电#1炉事故放水动作造成事故放水管严重爆破【案例简述】1994年1月19日,#1机组满负荷运行,运行二值值中班,由于#1炉水位保护误动,事故放水频繁动作。当日中班便动作多次,18时30分许,事故放水电动门又一次动作开启放水,随后听到一声巨响,锅炉零米一片白茫茫的蒸汽。当班人员发现事故放水管爆破后,立即手动关闭事故放水电动门,汇报中调及有关领导,决定停炉处理。【案例评析】管道走向布置不合理,有“Z”弯道,水流经其内部时产生扭矩;支承方式又不科学,限制了管道自由膨胀;管材用料不合格,管壁较薄;当时气候寒冷,放水时产生水冲击,是发生这次事故的诸多因数。【案例警示】1.更改管系走向,减少其弯道。2.改支承为吊挂,让管系有充分的自由膨胀,在10米平台上安装弹簧支座。3.将10米平台以下的管子改为133×10(原为133×5)的20G。

5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加强监质力度,监质人员根据有关资料和经验,对设计、安装不合理的,用材不合格的,即时向有关单位提出商量并修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