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

ID:83098945

大小:39.95 KB

页数:60页

时间:2022-12-24

上传者:longlongchui
二力平衡_第1页
二力平衡_第2页
二力平衡_第3页
二力平衡_第4页
二力平衡_第5页
二力平衡_第6页
二力平衡_第7页
二力平衡_第8页
二力平衡_第9页
二力平衡_第10页
资源描述:

《二力平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精选14篇)二力平衡篇1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把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学问分析、解决简洁的问题.  3.通过试验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分析综合力量、推断力量.  (二)重点与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肯定不受力呢?  放在桌上的书是静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可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  力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没有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这是由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平衡.也就是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2.新课教学  [板书1]三、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假如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状况最简洁,我们先来讨论这种状况.  问: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肯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  答:不肯定.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要沿斜面对下滑.汽车或电梯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物体受到的两个力,要满意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通过试验来讨论.  [板书2]  2.二力平衡的条件  [试验1]讨论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光滑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为45厘米×60厘米,板上安装2个定滑轮,3个羊眼圈.木块上安4个挂钩.如图1所示)在木块挂钩1、2上拴好细绳并跨过滑轮,绳下端各挂若干钩码如图2所示.

2  讨论对象:木块.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绳施加的两个拉力.  观看木块在什么条件下静止,什么条件下发生运动.  提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二力大小不相等,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头向右运动.  (2)二力大小相等.左、右两端各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保持静止.  问: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就可以相互平衡呢?  [试验2]如图3所示,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的挂钩1、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2、3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头运动.  看来两个力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是不能相互平衡的.假如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反,是否就可以平衡呢?  [试验3]装置与图3相同,将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挂钩3、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1、2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发生转动.  小结: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力要想相互平衡必需满意三个条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在同始终线上.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个试验讨论二力平衡的条件.

3  [试验4]每个同学桌上有2个弹簧秤,一块塑料板,板上有几个洞.用两个弹簧秤拉这块塑料板,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板保持静止不动?  同学进行试验,老师巡察、指导,用投影仪打出试验的投影片.  请一位同学归纳、总结一下要使塑料板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塑料板上的两个力必需满意的条件是什么?  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始终线上.  [板书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始终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大量试验表明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始终线上.  请同学们用力的示意图把塑料板上受到的两个力画出来.  老师打出相应的投影片.(可用复合片)  问:依据同始终线上二力合成的学问,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答: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板书4]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4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应会依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依据物体受力状况,推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板书5]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1.(1)吊在空中重5牛的电灯(如图4),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多大?  (定)讨论对象:电灯.  (析)受力分析:重力、拉力.  (判)运动状态:静止.  (找)两个力的关系:相互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始终线上.)  结论:拉力是5牛,方向竖直向上.  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事例.  (2)放在桌上的书.(重力、支持力)  (3)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重力、阻力)  (4)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牵引力、阻力)  例2.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f,受到的阻力为f.  (1)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2)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3)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讨论对象:汽车.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牵引力f,阻力f.  两个力的关系:f>f,两个力不相互平衡,f合=f-f.

5  运动状态:不能处于平衡状态.  结论:汽车在f合作用下将做加速运动.  当f=f,f<f时汽车将做什么样的运动,请同学们分析.  例3.如图5所示,物重6牛,弹簧秤向上拉示数为牛,水平地面给物体的支持力是多大?  答:支持力是2牛.  3.布置作业  (1)思索题:课本第108页“想想议议”.  (2)书面作业:课本第108页练习1-4.  (3)做做看:课本第112页巧找重心.  (四)教法说明  1.叙述物理规律的课,一般分四步进行:(1)观看现象提出问题;(2)通过试验讨论问题;(3)分析、概括得出规律;(4)运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体现物理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使同学懂得根据讨论、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来熟悉、处理问题会更有效.  2.教法上采纳边提问,边试验,边争论,边总结的方法,引导同学参加学问形成的全过程.在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同学领悟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有序地进行观看、分析的训练,培育同学的观看、试验力量,分析、概括力量.

6  3.对传统的二力平衡试验装置进行改进,使演示的现象更直观、鲜亮,便于从试验现象导出结论.为使更多的同学能看清现象,可在试验装置后放一面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二力平衡篇2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的条件。  2.会应用用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洁的问题。  力量目标:  1.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  仔细观看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看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育同学的分析归纳力量。  通过观看试验引导同学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意的条件。  3.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运用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学问,在表达过程中要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情感目标:

7  条件是从试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留意培育同学树立用试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试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肯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洁的受外力平衡的状况是,随后通过试验分析总结出的条件.得出条件以后,利用同始终线上二力合成的学问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同学的熟悉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详细事例,让同学应用条件进行分析,培育同学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最终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同学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学问体系.  的条件是学校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讨论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看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试验讨论问题,再对试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试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肯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现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肯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别现象动身,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同学探究自然规律的爱好,培育同学勤思勤问的良好品

8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学问,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条件的试验是使同学把握学问的关键.为了更简单从试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纳如图9-3-1所示的试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  4.最终的小结应由同学对牛顿第肯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同学认知结构中建立条件的过程;应用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条件的应用  教具:滑轮、钩码、细绳、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方法1: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9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方法2:现象引入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或录像片段: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同学、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请你再举出几个静止和做匀速直线的物体,分析它们受到的力。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平衡状态  由上面同学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平衡,或者说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洁的状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意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条件  方法1:通过演示试验得出的条件。

10  介绍试验装置如图9-3-1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同学观看与思索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始终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试验。  引导同学依据观看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可在老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相互补充使其完善。  方法2:同学探究性学习(同学分组试验,讨论的条件)。  老师介绍试验装置同上。  老师明的确验目的:观看分析总结满意什么条件木板静止?  同学探究性试验  同学争论、进行归纳总结。  老师引导:依据力的合成的学问,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3.条件的应用  方法1:通过练习使同学把握条件的应用

11  请同学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由同学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受力状况。  应用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推断被讨论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同学分析中要留意订正同学熟悉上的简洁化和片面性。  一、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12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状况,拉力一样大  二、总结、扩展  让同学争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同学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可让同学分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三、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试验分析的条件  【组织形式】同学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方案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

13  【参考方案】老师供应试验工具,试验分析的条件,并思索其应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觉新问题。二力平衡篇3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的条件。  2.会应用用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洁的问题。  力量目标:  1.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  仔细观看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看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育同学的分析归纳力量。  通过观看试验引导同学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意的条件。  3.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运用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学问,在表达过程中要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情感目标:

14  条件是从试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留意培育同学树立用试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试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肯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洁的受外力平衡的状况是,随后通过试验分析总结出的条件.得出条件以后,利用同始终线上二力合成的学问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同学的熟悉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详细事例,让同学应用条件进行分析,培育同学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最终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同学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学问体系.  的条件是学校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讨论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看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试验讨论问题,再对试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试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5  1.本节是对牛顿第肯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现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肯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别现象动身,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同学探究自然规律的爱好,培育同学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学问,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条件的试验是使同学把握学问的关键.为了更简单从试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纳如图9-3-1所示的试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  4.最终的小结应由同学对牛顿第肯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同学认知结构中建立条件的过程;应用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条件的应用  教具:滑轮、钩码、细绳、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方法1: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16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方法2:现象引入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或录像片段: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同学、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请你再举出几个静止和做匀速直线的物体,分析它们受到的力。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平衡状态  由上面同学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平衡,或者说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洁的状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意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条件  方法1:通过演示试验得出的条件。

17  介绍试验装置如图9-3-1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同学观看与思索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始终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试验。  引导同学依据观看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可在老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相互补充使其完善。  方法2:同学探究性学习(同学分组试验,讨论的条件)。  老师介绍试验装置同上。  老师明的确验目的:观看分析总结满意什么条件木板静止?  同学探究性试验  同学争论、进行归纳总结。  老师引导:依据力的合成的学问,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3.条件的应用

18  方法1:通过练习使同学把握条件的应用  请同学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由同学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受力状况。  应用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推断被讨论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同学分析中要留意订正同学熟悉上的简洁化和片面性。  一、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

19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状况,拉力一样大  二、总结、扩展  让同学争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同学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可让同学分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三、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试验分析的条件  【组织形式】同学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20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方案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  【参考方案】老师供应试验工具,试验分析的条件,并思索其应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觉新问题。二力平衡篇4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的条件。  2.会应用用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洁的问题。  力量目标:  1.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  仔细观看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看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育同学的分析归纳力量。  通过观看试验引导同学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意的条件。  3.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运用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学问,在表达过程中要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情感目标:

21  条件是从试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留意培育同学树立用试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试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肯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洁的受外力平衡的状况是,随后通过试验分析总结出的条件.得出条件以后,利用同始终线上二力合成的学问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同学的熟悉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详细事例,让同学应用条件进行分析,培育同学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最终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同学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学问体系.  的条件是学校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讨论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看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试验讨论问题,再对试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试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22  1.本节是对牛顿第肯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现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肯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别现象动身,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同学探究自然规律的爱好,培育同学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学问,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条件的试验是使同学把握学问的关键.为了更简单从试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纳如图9-3-1所示的试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  4.最终的小结应由同学对牛顿第肯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同学认知结构中建立条件的过程;应用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条件的应用  教具:滑轮、钩码、细绳、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方法1: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3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方法2:现象引入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或录像片段: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同学、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请你再举出几个静止和做匀速直线的物体,分析它们受到的力。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平衡状态  由上面同学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平衡,或者说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洁的状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意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条件  方法1:通过演示试验得出的条件。

24  介绍试验装置如图9-3-1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同学观看与思索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始终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试验。  引导同学依据观看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可在老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相互补充使其完善。  方法2:同学探究性学习(同学分组试验,讨论的条件)。  老师介绍试验装置同上。  老师明的确验目的:观看分析总结满意什么条件木板静止?  同学探究性试验  同学争论、进行归纳总结。  老师引导:依据力的合成的学问,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25  3.条件的应用  方法1:通过练习使同学把握条件的应用  请同学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由同学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受力状况。  应用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推断被讨论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同学分析中要留意订正同学熟悉上的简洁化和片面性。  一、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6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状况,拉力一样大  二、总结、扩展  让同学争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同学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可让同学分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三、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试验分析的条件  【组织形式】同学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27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方案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  【参考方案】老师供应试验工具,试验分析的条件,并思索其应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觉新问题。二力平衡篇5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的条件。  2.会应用用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洁的问题。  力量目标:  1.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  仔细观看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看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育同学的分析归纳力量。  通过观看试验引导同学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意的条件。  3.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运用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学问,在表达过程中要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28  情感目标:  条件是从试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留意培育同学树立用试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试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肯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洁的受外力平衡的状况是,随后通过试验分析总结出的条件.得出条件以后,利用同始终线上二力合成的学问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同学的熟悉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详细事例,让同学应用条件进行分析,培育同学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最终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同学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学问体系.  的条件是学校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讨论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看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试验讨论问题,再对试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试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29  1.本节是对牛顿第肯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现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肯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别现象动身,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同学探究自然规律的爱好,培育同学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学问,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条件的试验是使同学把握学问的关键.为了更简单从试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纳如图9-3-1所示的试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  4.最终的小结应由同学对牛顿第肯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同学认知结构中建立条件的过程;应用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条件的应用  教具:滑轮、钩码、细绳、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方法1:复习提问引入

30  牛顿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方法2:现象引入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或录像片段: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同学、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请你再举出几个静止和做匀速直线的物体,分析它们受到的力。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平衡状态  由上面同学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平衡,或者说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洁的状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意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条件

31  方法1:通过演示试验得出的条件。  介绍试验装置如图9-3-1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同学观看与思索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始终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试验。  引导同学依据观看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可在老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相互补充使其完善。  方法2:同学探究性学习(同学分组试验,讨论的条件)。  老师介绍试验装置同上。  老师明的确验目的:观看分析总结满意什么条件木板静止?  同学探究性试验  同学争论、进行归纳总结。

32  老师引导:依据力的合成的学问,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3.条件的应用  方法1:通过练习使同学把握条件的应用  请同学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由同学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受力状况。  应用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推断被讨论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同学分析中要留意订正同学熟悉上的简洁化和片面性。  一、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33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状况,拉力一样大  二、总结、扩展  让同学争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同学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可让同学分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三、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试验分析的条件  【组织形式】同学活动小组

34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方案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  【参考方案】老师供应试验工具,试验分析的条件,并思索其应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觉新问题。二力平衡篇6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洁的问题。  力量目标:  1.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  仔细观看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看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育同学的分析归纳力量。  通过观看试验引导同学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意的条件。  3.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35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学问,在表达过程中要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试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留意培育同学树立用试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试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肯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洁的受外力平衡的状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试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始终线上二力合成的学问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同学的熟悉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详细事例,让同学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育同学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最终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同学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学问体系.

36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学校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讨论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看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试验讨论问题,再对试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试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肯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现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肯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别现象动身,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同学探究自然规律的爱好,培育同学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学问,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试验是使同学把握学问的关键.为了更简单从试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纳如图9-3-1所示的试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  4.最终的小结应由同学对牛顿第肯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同学认知结构中建立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37  教具:滑轮、钩码、细绳、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方法1: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方法2:现象引入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或录像片段: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同学、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请你再举出几个静止和做匀速直线的物体,分析它们受到的力。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平衡状态

38  由上面同学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平衡,或者说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洁的状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意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方法1:通过演示试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介绍试验装置如图9-3-1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同学观看与思索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始终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试验。  引导同学依据观看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可在老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相互补充使其完善。  方法2:同学探究性学习(同学分组试验,讨论二力平衡的条件)。  老师介绍试验装置同上。

39  老师明的确验目的:观看分析总结满意什么条件木板静止?  同学探究性试验  同学争论、进行归纳总结。  老师引导:依据力的合成的学问,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方法1:通过练习使同学把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请同学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由同学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受力状况。  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推断被讨论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二力平衡,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同学分析中要留意订正同学熟悉上的简洁化和片面性。  一、巩固练习

40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状况,拉力一样大  二、总结、扩展  让同学争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同学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可让同学分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三、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

41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试验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  【组织形式】同学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方案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  【参考方案】老师供应试验工具,试验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并思索其应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觉新问题。二力平衡篇7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的条件。  2.会应用用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洁的问题。  力量目标:  1.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  仔细观看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看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育同学的分析归纳力量。

42  通过观看试验引导同学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意的条件。  3.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运用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学问,在表达过程中要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情感目标:  条件是从试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留意培育同学树立用试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试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肯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洁的受外力平衡的状况是,随后通过试验分析总结出的条件.得出条件以后,利用同始终线上二力合成的学问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同学的熟悉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详细事例,让同学应用条件进行分析,培育同学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最终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同学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学问体系.

43  的条件是学校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讨论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看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试验讨论问题,再对试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试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肯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现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肯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别现象动身,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同学探究自然规律的爱好,培育同学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学问,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条件的试验是使同学把握学问的关键.为了更简单从试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纳如图9-3-1所示的试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  4.最终的小结应由同学对牛顿第肯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同学认知结构中建立条件的过程;应用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44  教学难点:条件的应用  教具:滑轮、钩码、细绳、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方法1: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方法2:现象引入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或录像片段: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同学、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请你再举出几个静止和做匀速直线的物体,分析它们受到的力。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平衡状态

45  由上面同学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平衡,或者说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洁的状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意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条件  方法1:通过演示试验得出的条件。  介绍试验装置如图9-3-1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同学观看与思索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始终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试验。  引导同学依据观看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可在老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相互补充使其完善。  方法2:同学探究性学习(同学分组试验,讨论的条件)。  老师介绍试验装置同上。

46  老师明的确验目的:观看分析总结满意什么条件木板静止?  同学探究性试验  同学争论、进行归纳总结。  老师引导:依据力的合成的学问,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3.条件的应用  方法1:通过练习使同学把握条件的应用  请同学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由同学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受力状况。  应用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推断被讨论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同学分析中要留意订正同学熟悉上的简洁化和片面性。

47  一、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状况,拉力一样大  二、总结、扩展  让同学争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同学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可让同学分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三、布置作业

48  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试验分析的条件  【组织形式】同学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方案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  【参考方案】老师供应试验工具,试验分析的条件,并思索其应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觉新问题。二力平衡篇8  具体介绍:二力平衡  濮阳市第五中学卜德民  (一)教学目的  1.把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洁的问题.  (二)教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  (三)教学过程

49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状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老师:牛顿第肯定律告知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三、力的平衡  老师:请大家思索,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老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老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假如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依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50  老师:请大家根据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同学叙述)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老师:二力平衡的状况最简洁,我们先讨论这种状况.  老师演示课本图9—6所示试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老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当满意哪些条件?  (同学回答)  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试验.  (演示)  我们发觉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

51的.  (演示)  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需满意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依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把握.  1.依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  人受重力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  2.依据物体的受力状况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转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旧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旧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52  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假如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假如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  六、总结  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由于物体有惯性,只有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转变.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八、作业  习题5、6、7.  (四)说明  本节课有三个重要环节.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给出什么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讨论平衡力和二力平衡条件的重要意义有两方面,依据运动状态分析力的状况和依据受力状况推断运动状态.  建议老师们突出这三个环节,使同学有特别清楚的思路,以免同学把平衡力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混为一谈.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训练学校物理第一册.

53二力平衡篇14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把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学问分析、解决简洁的问题.  3.通过试验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分析综合力量、推断力量.  (二)重点与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肯定不受力呢?  放在桌上的书是静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可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没有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这是由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平衡.也就是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54  2.新课教学  [板书1]三、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假如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状况最简洁,我们先来讨论这种状况.  问: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肯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  答:不肯定.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要沿斜面对下滑.汽车或电梯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物体受到的两个力,要满意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通过试验来讨论.  [板书2]  2.二力平衡的条件  [试验1]讨论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光滑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为45厘米×60厘米,板上安装2个定滑轮,3个羊眼圈.木块上安4个挂钩.如图1所示)在木块挂钩1、2上拴好细绳并跨过滑轮,绳下端各挂若干钩码如图2所示.  讨论对象:木块.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绳施加的两个拉力.

55  观看木块在什么条件下静止,什么条件下发生运动.  提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二力大小不相等,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头向右运动.  (2)二力大小相等.左、右两端各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保持静止.  问: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就可以相互平衡呢?  [试验2]如图3所示,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的挂钩1、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2、3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头运动.  看来两个力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是不能相互平衡的.假如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反,是否就可以平衡呢?  [试验3]装置与图3相同,将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挂钩3、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1、2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发生转动.  小结: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力要想相互平衡必需满意三个条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在同始终线上.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个试验讨论二力平衡的条件.  [试验4]每个同学桌上有2个弹簧秤,一块塑料板,板上有几个洞.用两个弹簧秤拉这块塑料板,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板保持静止不动?

56  同学进行试验,老师巡察、指导,用投影仪打出试验的投影片.  请一位同学归纳、总结一下要使塑料板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塑料板上的两个力必需满意的条件是什么?  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始终线上.  [板书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始终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大量试验表明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始终线上.  请同学们用力的示意图把塑料板上受到的两个力画出来.  老师打出相应的投影片.(可用复合片)  问:依据同始终线上二力合成的学问,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答: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板书4]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应会依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依据物体受力状况,推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板书5]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57  例1.(1)吊在空中重5牛的电灯(如图4),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多大?  (定)讨论对象:电灯.  (析)受力分析:重力、拉力.  (判)运动状态:静止.  (找)两个力的关系:相互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始终线上.)  结论:拉力是5牛,方向竖直向上.  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事例.  (2)放在桌上的书.(重力、支持力)  (3)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重力、阻力)  (4)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牵引力、阻力)  例2.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F,受到的阻力为F.  (1)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2)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3)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讨论对象:汽车.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牵引力F,阻力F.  两个力的关系:F>f,两个力不相互平衡,F合=F-F.  运动状态:不能处于平衡状态.  结论:汽车在F合作用下将做加速运动.

58  当F=f,F<f时汽车将做什么样的运动,请同学们分析.  例3.如图5所示,物重6牛,弹簧秤向上拉示数为牛,水平地面给物体的支持力是多大?  答:支持力是2牛.  3.布置作业  (1)思索题:课本第108页“想想议议”.  (2)书面作业:课本第108页练习1-4.  (3)做做看:课本第112页巧找重心.  (四)教法说明  1.叙述物理规律的课,一般分四步进行:(1)观看现象提出问题;(2)通过试验讨论问题;(3)分析、概括得出规律;(4)运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体现物理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使同学懂得根据讨论、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来熟悉、处理问题会更有效.  2.教法上采纳边提问,边试验,边争论,边总结的方法,引导同学参加学问形成的全过程.在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同学领悟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有序地进行观看、分析的训练,培育同学的观看、试验力量,分析、概括力量.

59  3.对传统的二力平衡试验装置进行改进,使演示的现象更直观、鲜亮,便于从试验现象导出结论.为使更多的同学能看清现象,可在试验装置后放一面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训练学校物理第一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