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

ID:82999937

大小:3.77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2-11-14

上传者:老李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22年北京时间4月16日9点57分,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如期返回地球家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脱离空间站舱段后,直接进入返回模式。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步步惊心”,每一步都得精准无误地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下列哪种地理信息技术帮助快速确定位置()A.GISB.RS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数字地球2.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选择在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境内东风着陆场,其有利条件有()①地势平坦开阔②人烟稀少③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④无大江大湖,少森林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下图是我国自然地理三大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P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两侧自然条件差异最大的是()A.地形B.水热C.耕地类型D.人口密度4.民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理环境的特点。“屋顶坡度大、墙体轻”的民居多分布在()A.I区南部B.I区北部C.II区D.Ⅲ区5.制约Ⅲ地区种植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

1萨雷兹堰塞湖位于塔吉克斯坦东部的帕米尔高原(72°32'30"E~73°11'21"E,38°9'21"N~38°20'20"N),为世界上最深的堰塞湖,1911年帕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7级地震,大面积山体滑入穆尔加布河谷(阿姆河上游支流),堵塞河道形成了天然的乌索伊堰塞坝,乌索伊堰塞坝坝体高约600米,来自上游的穆尔加布河水不断汇集,最终形成了高原堰塞湖,湖水仅通过蒸发和下渗消耗,该湖泊的面积仍在波动上升。下图为某科研组依据研究结果建立的萨雷兹堰塞湖1972~2019年之间的“面积-水位”关系模型和1976-2019年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1972~2019年科研组监测萨雷兹堰塞湖面积变化最便捷的手段为()A实地测量B.遥感技术C.卫星导航系统D.地图测算7.萨雷兹堰塞湖水域面积变化说明()A.坝体高度不断升高B.坝体已经垮塌C.流域面积变大D.流域蒸发量较小新疆牧民季节性的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9.牧民转场主要受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D.聚落分布的影响

2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D.高寒气候,冬季断流11.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B.中游疏通河道,大力发展航运C.下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12.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A.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B.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C.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几率增加D.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胡杨是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沙漠地区的木本植物,其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下图是2014年我国某胡杨林研究区4~11月胡杨蒸腾速率和风速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据图分析,对胡杨蒸腾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风速B.气温C.降水D.土壤14.根据其生长环境推测,胡杨()A.四季常青B.根系发达C.喜阴凉D.耐酸性土壤2016年10月14日,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发表声明称,卡沙甘油田已恢复生产,下图示意哈萨克斯坦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5.哈萨克斯坦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生物多样性减少D.森林破坏严重16.咸海地区的不合理垦荒和灌溉可能造成该地区()A.土地荒漠化B.土壤盐碱化C.土壤板结D.地下水水位下降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18.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9.“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4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了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黑龙江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②作物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丰富③热量充足、适宜喜热作物生长④土壤肥沃,化肥用量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挥土地资源优势,高强度推进农林开发,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B.平原地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的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C.西部草原区应当立足多元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实现“立体开发”D.山区应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图1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诺克斯维尔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B.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D.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23.为了雨季蓄洪,甲地区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9∼10月B.11∼12月C.1∼2月D.4∼5月

5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24.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土流失严重③水资源丰富④重化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5.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两区域采取的共同措施有()①植树造林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③完善水陆交通④治理污染,美化环境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27.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增加生物多样性B.减轻风沙危害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减缓变暖趋势

6垄作是东北黑土区重要而普遍的种植方式,包括横垄、顺垄及斜垄三种耕作垄向。横垄指作物垄的方向和地块坡向方向垂直;顺垄指作物垄的方向和地块坡向方向平行;斜垄指作物垄的方向和地块坡向介于垂直与平行之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表:某年黑龙江克山不同垄向水土流失比较垄向坡面径流(m³/km²)冲刷量(kg/hm²)土壤流失厚度(cm)顺坡垄729002200.54斜坡垄1431801030.26横坡垄413405.570.0128.关于该地区三种垄作推断正确的是()A.斜垄坡面侵蚀最严重B.横垄保水保土效果最好C.顺垄拦蓄地面径流效果最好D.该地区最适宜采用顺垄种植29.下列原因中,与东北土壤侵蚀严重关联度最小的是()A.过度农垦,导致土壤裸露B.春季气温回升,冻土解冻C.夏季冰川融化,融水侵蚀土壤D.冬季冻土膨胀,出现冻裂30.“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能有效减少黑土侵蚀,有关该耕作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秸秆覆盖季节一般在夏季B.当地多用油菜秸秆覆盖地面C.免耕播种主要为降低成本D.免耕播种可以蓄水保墒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40分)31.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2)B省区________资源丰富,其开发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7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进行讨论。你认为哪个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简述理由。(4)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棉花喜热、好光、耐干旱、怕水涝。新疆的棉花品质世界顶尖。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地图发生巨大变化,新疆棉花总产占全国85%,原东部传统产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大幅萎缩。2020年北疆九成以上棉田实现全程机械化,南疆四成以上棉田实现全程机械化。除了机械化操作外,“光伏+”棉花的种植模弋(即在田地里棉花种植和光伏发电同时开展)也开始在新疆出现并大幅推广。这种模式利用“农光互补”优势,实现光伏发电与现代设施农业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升级。材料二:下图为南疆主要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1)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分析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条件。(2)为促进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新疆地区可采取哪些适当的措施。33.读下面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8(1)图示河流为世界上某著名的大河,读图,写出图示地区的地势特点。(2)据某国际环保组织统计,近年来该河流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反而增大、洪水反而增加了,试解析原因。(3)图示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但其运输量比较小,试解析运输量小原因。(4)世界各国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图示地区也为全球所关注。请解析该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9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年级地理试题(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22年北京时间4月16日9点57分,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如期返回地球家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脱离空间站舱段后,直接进入返回模式。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步步惊心”,每一步都得精准无误地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下列哪种地理信息技术帮助快速确定位置()A.GISB.RS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数字地球2.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选择在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其有利条件有()①地势平坦开阔②人烟稀少③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④无大江大湖,少森林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1.C2.D【解析】【1题详解】材料“每一步都得精准无误地完成”说明要对返回舱进行精确的定位,需要采用的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遥感系统能做大范围监测,二者均不能精确定位;数字地球也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的,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且平坦而开阔,适合着陆,①②正确;内蒙古距离海洋较远,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拔相对较高,降水稀少,较为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非常高,③正确;由于内蒙古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无大江大河,植被几乎都为草原,森林非常稀少,着陆起来安全,④正确。故选D。【点睛】航天器发射或着陆的区位因素:①纬度因素: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可以加大发射的推动力。②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大。③天气因素:尽量选择多晴朗天气、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④交通因素:交通条件要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⑤地形因素:要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地区。⑥人口因素:要选择在人口稀少地区。下图是我国自然地理三大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3.图中P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两侧自然条件差异最大的是()A.地形B.水热C.耕地类型D.人口密度4.民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理环境的特点。“屋顶坡度大、墙体轻”的民居多分布在()A.I区南部B.I区北部C.II区D.Ⅲ区5.制约Ⅲ地区种植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答案】3.B4.A5.B【解析】【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图中P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其与最冷月均温0℃等温线基本重合,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故其南北两侧自然条件差异最大的是水热条件,B正确。南北两侧地形均存在山地、平原等地形区,地形差异不是很大,A错。耕地类型、人口密度不属于自然条件,CD错。故选B。【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I区南部为南方地区,I区北部为北方地区,II区为西北地区,Ⅲ区为青藏地区。民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理环境的特点,“屋顶坡度大、墙体轻”的民居多分布在I区南部,即南方地区,主要原因为此区降水较多,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所以墙体轻,A正确。I区北部、II区、Ⅲ区等地降水相对较少,屋顶坡度较小,冬季相对严寒,墙体较厚。BCD错误。故选A。【5题详解】Ⅲ地区位于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高寒,热量不足,制约种植业的发展,B正确。青藏地区太阳辐射丰富,光照充足,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水源也相对充足,光照和水源不是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AC

11错。相比于热量而言,土壤不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D错。故选B。【点睛】农业的区位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萨雷兹堰塞湖位于塔吉克斯坦东部的帕米尔高原(72°32'30"E~73°11'21"E,38°9'21"N~38°20'20"N),为世界上最深的堰塞湖,1911年帕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7级地震,大面积山体滑入穆尔加布河谷(阿姆河上游支流),堵塞河道形成了天然的乌索伊堰塞坝,乌索伊堰塞坝坝体高约600米,来自上游的穆尔加布河水不断汇集,最终形成了高原堰塞湖,湖水仅通过蒸发和下渗消耗,该湖泊的面积仍在波动上升。下图为某科研组依据研究结果建立的萨雷兹堰塞湖1972~2019年之间的“面积-水位”关系模型和1976-2019年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1972~2019年科研组监测萨雷兹堰塞湖面积变化最便捷的手段为()A.实地测量B.遥感技术C.卫星导航系统D.地图测算7.萨雷兹堰塞湖水域面积变化说明()A.坝体高度不断升高B.坝体已经垮塌C.流域面积变大D.流域蒸发量较小【答案】6.B7.D【解析】【6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遥感技术(RS),主要用于获取地面的面状地理信息,故是用于检测湖面面积变化最便捷的手段,B正确;实地测量难度较大,且耗时长,并不便捷,A错误;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导航,并不具备监测面积的功能,C错误;地图测算的误差较大,且难以获得实时面积变化信息,D错误。故选B。【7题详解】结合材料可以看出,湖泊水域面积和水位在不断增大,说明坝体仍然存在,并没垮塌,但也只能说明此时坝体海拔是高于湖泊水位的,并不能推测出坝体高度是否在不断升高,AB错误;流域面积是由分水岭确定的,湖泊水域面积的变大不等同于流域面积变大,C

12错误;结合材料可知,该湖泊上游不断来水,湖水仅通过蒸发和下渗消耗。但几十年来湖泊的面积和水位仍在波动上升,说明湖泊的来水量大于耗水量,可推测该流域蒸发弱和下渗都较弱,D正确。【点睛】堰塞湖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因为其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出现,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有可能导致重大洪灾。灾区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后果严重。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新疆牧民季节性的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9.牧民转场主要受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D.聚落分布的影响【答案】8.C9.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8题详解】从图中等高线分不可以看出只有③全线等高线比较稀疏,山坡坡度较为平缓,适宜牲畜爬坡迁移,而①、②、④都有部分路段坡度较陡,不利于牲畜迁徙,故答案选C。【9题详解】牧民转场主要受草场垂直分布影响,夏季山上牧场草类茂盛,饲料丰富,气候温和,冬季山上草类枯死,气温很低,不利于牲畜越冬,冬季山下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牲畜越冬,故答案选A。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10.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D.高寒气候,冬季断流11.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B.中游疏通河道,大力发展航运C.下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12.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A.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B.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C.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几率增加D.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答案】10.C11.D12.B【解析】【10题详解】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河流只有夏汛,冬季不会断流,故选C。【11题详解】长江上游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开发水能资源为重点;中游地区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农业生产,发电不是重点;下游地区在整治环境污染的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要采取梯级开发,对整个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故选D。【12题详解】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特别是三峡水库对川江航道的改善,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通航能力提高,运输成本降低,据此选B。胡杨是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沙漠地区的木本植物,其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下图是2014年我国某胡杨林研究区4~11月胡杨蒸腾速率和风速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13.据图分析,对胡杨蒸腾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风速B.气温C.降水D.土壤14.根据其生长环境推测,胡杨()A.四季常青B.根系发达C.喜阴凉D.耐酸性土壤【答案】13.B14.B【解析】【13题详解】根据图例、读图可知,夏季蒸腾速率大于春季和秋季,但夏季风速小于春秋季节,说明气温对胡杨蒸腾速率的影响比风速大,B正确,A错误。胡杨生长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土壤季节变化不大,因此,降水和土壤对胡杨蒸腾速率的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胡杨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的温带沙漠地区。温带沙漠地区冬季寒冷,由此推测,胡杨应属落叶林,不会是常绿阔叶林,A错误;温带沙漠地区水分条件差,为了从地下深度获得充足的水源,胡杨应该根系发达,B正确;温带沙漠地区,天气晴朗,大地空旷,光照充足,因此,胡杨应喜光,C错误;温带沙漠地区,蒸发强,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容易出现盐碱地,因此胡杨应耐盐碱,D错误。故选B。【点睛】胡杨是落叶天然乔木,直径可达1.5米,木质纤细柔软,树叶阔大清香。耐旱耐涝,生命顽强,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胡杨树龄可达200年,树干通直,高10~15米,稀灌木状。树叶奇特,因生长在极旱荒漠区,为适应干旱环境,生长在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条上的叶却圆润如杨。胡杨产内蒙古西部、新疆、甘肃、青海。国外分布在蒙古、俄罗斯(中亚部分和高加索)、埃及、叙利亚、伊朗、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等地。2016年10月14日,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发表声明称,卡沙甘油田已恢复生产,下图示意哈萨克斯坦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15.哈萨克斯坦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生物多样性减少D.森林破坏严重16.咸海地区的不合理垦荒和灌溉可能造成该地区()A.土地荒漠化B.土壤盐碱化C.土壤板结D.地下水水位下降【答案】15.A16.B【解析】【15题详解】哈萨克斯坦地理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的阻隔,水汽难以深入,因此降水稀少,再加上受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所以易出现土地荒漠化,A正确。水土流失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强度大的降水,B错误。降水少不适宜森林的生长,D错误。荒漠广布,自然环境恶劣,生物种类少,C错误。故选A。【16题详解】咸海地区深居内陆,距海洋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不合理垦荒和灌溉可能导致蒸发加强,大量盐类物质随水分向地表积聚,盐类物质在地表越聚越多,最终造成该地区土壤盐碱化,B正确。荒漠化是由于水分少,灌溉不易引起荒漠化,A错误。过度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C错误。大量灌溉会使地下水位升高,D错误。故答案选B。【点睛】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

16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18.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9.“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答案】17.B18.D19.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化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1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长三角地区村办企业涌现说明当时村办企业较多,但都是基于“一村一地”的形式,虽然村村都能够实现发展,但是相对来说空间布局较分散,不够集中,因此出现了村村冒烟的现象。从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当时村办企业燃料来源分散、原料来源分散,B对,AC错误。村办企业属于生产企业,市场是否分散与“村村冒烟”无关,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抱团飞地”包括两部分:“抱团”和“飞地”。“抱团”是指各村进行入股合作;而“飞地”指的是相对发达的地区,也就是条件优越的城镇区域。材料中提到,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也就是说,乡镇提供符合指标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而资金补贴则是由相对发达的城镇地区进行提供,双向互惠,壮大了集体经济规模,实现了共赢,推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区域的协同发展,有效地提高了资金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原先资金以及建设用地资源不足的问题,②④正确。在实施“抱团飞地”模式之前并没有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①错误。“抱团飞地”

17主要是针对原先集体经济资金、资源发展总量少的问题,跟教育无关,③错误。故选D。【19题详解】原先是村村冒烟、一村一地的发展,单个村发展可能存在经济实力薄弱、资源要素禀赋差、项目建设实施难、资金不足等等问题。“抱团飞地”模式有利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突破单个村单打独斗面临的资金、区位等瓶颈,乡镇提供符合指标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而相对发达的城镇地区补贴资金。实施“抱团飞地”模式,实质上就是通过整合县域资源,推进城镇等发达区域和乡村等欠发达区域协同发展,实现低收入村增收致富。因此是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创新,A正确。不是生活方式创新,没有提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发生变化,B错误。农业发展创新是农业机械或者是耕作方式等的变化,C错误。“抱团飞地”模式体现的是城乡发展模式的创新,并非科技的创新,D错误。故选A。“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了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黑龙江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②作物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丰富③热量充足、适宜喜热作物生长④土壤肥沃,化肥用量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挥土地资源优势,高强度推进农林开发,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B.平原地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的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C.西部草原区应当立足多元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实现“立体开发”D.山区应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答案】20.C21.B【解析】【20题详解】黑龙江五常大米地处温带手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夏季昼长夜短,光照充足;生长期长,有机质丰富;黑土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①②④正确;但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不适合喜热作物生长,故③错误,故选C。【21题详解】

18强度推进农林开发会破环东北生态环境,不可取,故A错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应该因地制宜,东北地区平原区是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应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限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家农产品生产,故B正确;西部草原区发展方向是新牧业生产,故C错误;山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林业为主,故D错误;故选B。【点睛】东北农业发展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图1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诺克斯维尔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B.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D.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23.为了雨季蓄洪,甲地区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时间为()A.9∼10月B.11∼12月C.1∼2月D.4∼5月【答案】22.D23.A【解析】【22题详解】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上游以山地为主,下游以平原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春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少。据此判断D正确,故选D。【23题详解】由图知田纳西河流域冬春降水相对多,夏秋较少,故河流流量冬末春初大,夏秋小。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9~10月。据此判断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924.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土流失严重③水资源丰富④重化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5.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两区域采取的共同措施有()①植树造林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③完善水陆交通④治理污染,美化环境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24.D25.B【解析】【24题详解】右图中所示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资源充足,水土流失较轻;左图所示为山西省,为温带季风气候,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部分水土流失严重。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D。【25题详解】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①错误;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③错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对已污染环境加强治理,美化环境是两地共同的措施,②④正确。故选B。【点睛】山西能源基地开发的区位优势:市场条件:能源消费供不应求,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交通条件:位置适中,有多条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区位条件: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主要能源消费市场。开采条件: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陆规模机械化开采。资源优势:储量丰富,分布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6.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27.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增加生物多样性B.减轻风沙危害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减缓变暖趋势【答案】26.C27.B【解析】【26题详解】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在1010~1940米之间,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要低于华北平原,因此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应属于针叶林,C正确,A错误。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都不符合题意,BD错误。故选C。【27题详解】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塞罕坝林区位于京津地区的北部,可以在冬春季节削弱风力,减少风沙活动对京津地区的影响,因此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减轻风沙危害,B正确。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可以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但不能使京津地区增加生物多样性,A错误。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主要功能,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没有美化环境的作用,C错误。减缓变暖趋势是全球性作用,不是对京津地区主要作用,D错误。故选B。【点睛】森林的环境效益: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21垄作是东北黑土区重要而普遍的种植方式,包括横垄、顺垄及斜垄三种耕作垄向。横垄指作物垄的方向和地块坡向方向垂直;顺垄指作物垄的方向和地块坡向方向平行;斜垄指作物垄的方向和地块坡向介于垂直与平行之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表:某年黑龙江克山不同垄向水土流失比较垄向坡面径流(m³/km²)冲刷量(kg/hm²)土壤流失厚度(cm)顺坡垄729002200.54斜坡垄1431801030.26横坡垄413405.570.0128.关于该地区三种垄作推断正确是()A.斜垄坡面侵蚀最严重B.横垄保水保土效果最好C.顺垄拦蓄地面径流效果最好D.该地区最适宜采用顺垄种植29.下列原因中,与东北土壤侵蚀严重关联度最小的是()A.过度农垦,导致土壤裸露B.春季气温回升,冻土解冻C.夏季冰川融化,融水侵蚀土壤D.冬季冻土膨胀,出现冻裂30.“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能有效减少黑土侵蚀,有关该耕作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秸秆覆盖的季节一般在夏季B.当地多用油菜秸秆覆盖地面C.免耕播种主要为降低成本D.免耕播种可以蓄水保墒【答案】28.B29.C30.D【解析】28题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顺坡垄地坡面径流小于斜坡垄地坡面径流的情况下,其冲刷量更大,由此可知,顺坡垄坡面侵蚀最为严重,顺垄拦蓄地面径流效果最差,该地不适合采用顺垄种植方式,ACD错。横垄的耕作模式下,其冲刷量和土壤流失厚度均最小,其保水保土效果最好,B正确。故选B。【29题详解】过度农垦导致土壤裸露,易受雨水和地表径流侵蚀。春季气温回升,冻土解冻,土壤易受侵蚀。冬季冻土膨胀出现冻裂,易发生侵蚀,ABC选项均不符合题意。东北地区并不存在冰川,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30题详解】秸秆覆盖的季节多在冬春季节,A错。油菜属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油菜秸秆不是当地覆盖地面所采用的原料,B错。根据题意可知,免耕播种主要是为了减少土壤侵蚀,而非降低成本,C

22错。秸秆覆盖还田可以促进水分下渗,同时,抑制土壤水分蒸发,蓄水保墒,D正确,故选D。【点睛】水土流失的成因:①自然因素(潜在因素):水土流失强度与地形坡度、降水多少和强度呈正相关,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还与土壤的疏密程度有关。②人为因素(主导因素):主要是指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40分)31.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2)B省区________资源丰富,其开发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进行讨论。你认为哪个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简述理由。(4)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水能(2)①.煤炭②.分布相对集中③.储量大④.埋藏浅(市场广阔)(3)方案②经济效益高。原因: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4)加强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改善交通运输业;防治污染,美化环境。【解析】【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示意图为材料,主要涉及能源主要开发、能源综合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表达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3【小问1详解】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黄河上游多水电站,由此判断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水能。【小问2详解】根据图示位置信息可知,B为陕西省。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陕西省煤矿较多,煤炭储量丰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陕西省煤炭埋藏较浅,有利于开采;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小问3详解】从方案图中可知,方案①的产业链短(如煤炭→电力)方案②产业链长(如煤炭→电力→冶金),产业链越长,附加值越高;方案①的产业部门有煤炭、电力,方案②的产业部门有煤炭、电力、冶金、煤化工等,方案②产业结构更多元化;方案②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小问4详解】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从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考虑,从提高经济效益来看,应加强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应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交通,扩大市场。从提高生态效益来看,应加强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治污染,美化环境。从提高社会效益来看,重视教育,增加就业等。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棉花喜热、好光、耐干旱、怕水涝。新疆的棉花品质世界顶尖。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地图发生巨大变化,新疆棉花总产占全国85%,原东部传统产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大幅萎缩。2020年北疆九成以上棉田实现全程机械化,南疆四成以上棉田实现全程机械化。除了机械化操作外,“光伏+”棉花的种植模弋(即在田地里棉花种植和光伏发电同时开展)也开始在新疆出现并大幅推广。这种模式利用“农光互补”优势,实现光伏发电与现代设施农业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升级。材料二:下图为南疆主要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24(1)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分析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条件。(2)为促进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新疆地区可采取哪些适当的措施。【答案】(1)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有利于有机质生成: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雨量稀少,气候(空气)干燥,棉花含水量少,棉纤维柔韧度好:夏季高温,热量充足,有利于棉花生长。(2)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棉花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本地信誉高的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棉花国内外销售市场:促进以棉花种植为基础的休闲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解析】【分析】本题以新疆棉花的栽培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新疆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小问1详解】结合气候特征,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条件可从光照、昼夜温差、热量等方面分析。当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有利于有机质生成;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收获期雨量稀少,空气干燥,棉花含水量少,棉纤维柔韧度好;夏季为主要生长期,夏季高温,热量充足,有利于棉花生长。收获季节多晴朗天气,有利于棉花采摘。冬季气温低,有利于杀死病虫害。【小问2详解】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从保护绿洲环境、培育良种、改善交通条件开拓市场、对棉花进行深加工等方面作答。新疆水资源短缺,棉花耗水量大,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保护绿洲生态环境,防治土地荒漠化;提高棉花质量,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并培育适应力强的优势棉种,创建优良品牌;应借助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等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棉花销售市场;对棉花进行深加工,应注意利用政策等优势,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南疆地区棉花种植规模大,可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发展旅游业。33.读下面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5(1)图示河流为世界上某著名的大河,读图,写出图示地区的地势特点。(2)据某国际环保组织统计,近年来该河流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反而增大、洪水反而增加了,试解析原因。(3)图示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但其运输量比较小,试解析运输量小的原因。(4)世界各国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图示地区也为全球所关注。请解析该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答案】(1)北部、南部和西部地势高,中部、东部地势低平。(2)森林被大量砍伐,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被抬高,河流泄洪能力下降。(3)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低,运输需求量小。(4)问题:热带雨林被破坏。原因:人类大量砍伐森林,迁移农业也对热带雨林造成了破坏。【解析】【分析】本题以亚马孙雨林为背景,涉及区域地理特征,雨林破坏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区域交通影响等基本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及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地理位置可知,该地为亚马孙河流域,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根据河流水系和流向分布特点(河流流向地势较低处)可以判断亚马孙河流域地形是北部、南部和西部地势高,中部、东部地势低平。【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亚马孙雨林被毁产生的影响。森林被大量砍伐,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降水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入河流,使得河流的流量增加;同时由于植被吸收减少,雨水对地表侵蚀作用增加,使得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被抬高,进而河流泄洪能力下降,最后使得洪涝灾害增多。【小问3详解】

26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决定了流量特征和季节变化特点;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河流运输量大小。该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河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河流的通航能力强,但由于该地位于热带地区,气候湿热,不适人口的居住,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运输需求量小。【小问4详解】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成分。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对二氧化然具有很好的吸收作用,但雨林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以及开辟大型带农牧场等导致人类大量砍伐森林。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其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减弱,二氧化碳增加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