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796873
大小:427.9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11-08
《DB 4416_T 9-2021红螯螯虾养殖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150CCSB52DB4416河源市地方标准DB4416/T9—2021红螯鳌虾养殖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ofCrayfishCulture2021-12-16发布2022-01-15实施河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4416/T9-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东源县绿地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河源市绿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东源县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远棠、赵会宏、王庆、程慧涛、何志超、魏莉兰、陈锦洲、陈远强、郝树明、刘伟、曾庆伟。I
3
4DB4416/T9-2021红螯螯虾养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红螯螯虾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放养前准备、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捕捞和运输方面的要求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源市红螯螯虾的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8406.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0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红螯螯虾Cheraxquadricarinatus红螯螯虾,俗名澳洲淡水龙虾,隶属于甲壳纲、拟鳌虾科、滑鳌虾属。1
5DB4416/T9-20214环境条件4.1场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周边无工矿企业污染,有必要的运输道路,供水供电线路完善且环境安静的地方建设养殖场。产地周围环境条件要求按NY/T391的规定执行。4.2养殖池选择2宜选择面积为2000~6700m的室外池塘;池塘形状宜为长方形,长宽比为3:1,水深为1~1.5m,池埂坡度1:3;塘堤和底质坚固,防漏性能好,进水与排水方便快捷,并且水体有一定的水草覆盖;池塘水质良好,pH值保持在7.0~8.0,水体透明度为20~25cm,其余条水质件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5放养前准备5.1池塘建设池塘底部需要保留约10~20cm的底泥,推荐选用网片或石棉瓦封闭池塘四周,用60目的网片封住池塘进水口与出水口,以防止红螯螯虾从池塘逃脱,同时防止野杂鱼与其它敌害卵进塘以及池塘内虾苗逃逸。根据拟养殖密度,布置若干孔径为6~10cm的塑料六角蜂窝巢,蜂窝巢之间种植风眼莲和水花生,为虾苗提供天然躲避场所和丰富的植物蛋白。5.2清塘消毒放养前,将池塘蓄满水后用密网拉网、地笼等方式诱捕敌害生物,约1周后排干池水,清除池底过3多淤泥,清淤后晒塘,约2周后注入新水,并用0.22~0.30kg/m的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5.3施肥培水2放苗前一周,加注新水。若使用老塘,按约3g/m全池泼洒碳酸钙,新塘额外每亩加0.5kg尿素。11采用小球藻调理水质,小球藻初始密度约为1.5×10个/mL,也可选用其他活菌,其它活菌为乳酸杆菌、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2
6DB4416/T9-20216养殖技术6.1放养要求6.1.1虾苗质量苗种应产于优质亲本,经检验检疫合格,规格整齐,肢体完整、健康,活力较强,对刺激反应灵敏;虾苗的耐干能力强,在有一定湿度的情况下,2h后放回水体仍能成活,虾苗规格越大,存活率越高。6.1.2放养规格、密度2体长3~5cm的红螯螯虾虾苗,放苗密度为7~12尾/m。6.1.3放苗方法放苗前将少量池水加入运苗容器内调节水温,当容器内水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虾苗放入池中。6.1.4放苗时间放苗以每年4~5月份为宜,一般清明节后即投放虾苗。6.2饲养管理6.2.1饲料选择宜选择添加了3%贝壳粉的蛋白含量为40%左右的虾料。饲料安全要求应符合NY5072规定。6.2.2投饵量红螯螯虾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投饵量不同,根据虾的大小决定投饵量。虾体长为3~5cm时,投饵量约为其体重的8~10%;虾体长为5~10cm时,投饵量约为其体重的5%;虾体长10cm以上的大虾投饵量约为其体重的3~4%。6.2.3投饵时间投饵时间一般为上午8:00~9:00,下午16:00~17:00。上午投饵量约为日投饵总量的30%,下午投饵量约为日投饵总量的70%。6.3日常管理3
7DB4416/T9-20216.3.1水质管理池塘水体透明度应保持20~25cm。若水体透明度≥25cm时,提示水质过瘦,应增加有机肥、小球藻和活菌的数量;若水体透明度≤20cm时,提示水质过肥,应补充新水,直至透明度达到20~25cm。养殖用水水质指标还应符合NY5051的规定。6.3.2巡塘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变化、水草生长及红鳌鳌虾活动、蜕壳和摄食情况。6.3.3换水池塘每隔2周左右需要换一次水,换水量约为池水的四分之一,换水时先排水后灌水。换水后,应保证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0~25cm之间,溶解氧达到4mg/L以上,pH值为7.0~8.0。6.3.4检测应定期对池塘水质和红鳌鳌虾安全指标进行检测,可选用快速检测试纸,水质检测指标应符合NY5051的规定,虾产品检测指标应符合GB18406.4的规定。7病害防治7.1防治原则养殖过程中应当以防为主,当发现病害后,及时对症下药,用药应符合NY5070和NY5071的规定。7.2甲壳溃烂病(烂尾病)的防治病症:发病初期虾尾部有水泡、小疮,边缘有明显溃烂斑点,斑点下陷,出现空洞,随病情恶化病灶逐渐发展成块状,块状中心下的肌肉有溃疡状,边缘呈黑色,最终导致尾部脱落。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在虾苗、成虾运输时非常容易造成伤口,虾苗较小、伤口不易被发现,常导致发现过晚、处理不及时从而病症加剧。运输时需掌握适当运输密度并在投放之前进行消毒,除此之外,养殖过程中红螯螯虾互斗、残食也是造成甲壳溃烂病的主因,其主要原因是饲料不足与饲料投喂不均。养殖过程中除投喂饲料外,养殖环境应舒适、物种多元,宜投放多种天然饵料,保证红螯螯虾食源充足,这样可以避免互斗、残食现象。7.3肠炎病的防治4
8DB4416/T9-2021病症:病虾体质虚弱,流动缓慢,肠道增粗且发红,解剖后发现肠胃内有液体或黄色脓状物,无食物。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肠炎病常发作于红螯螯虾抵抗力低与肠道吸收不佳时,养殖环境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能刺激红螯螯虾活动量,帮助消化、加强肠道吸收功能。有条件的可选用纳米专用饲料以提高饲料被吸收率,同时减少肠道吸收的负担,利用饲料中含有的益生菌和大蒜素,抑制嗜水气单胞菌滋生,预防避免肠炎病发作。7.3出血病的防治病症: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不久就会死亡。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出血病主要由产气单胞菌感染引发。除了补充红螯螯虾所需营养,增加自身免疫力外,每次进行养殖前,需进行彻底的清淤、翻塘、曝晒、消毒,消灭产气单胞菌,养殖过程中在水体中培养微生物有益菌群,抑制产气单胞菌生长,达到防治出血病的效果。8捕捞当虾体重达到100g左右即可捕捞,由于红螯螯虾具有较强的逆水性,在捕捞前应将池水排去30%,傍晚时灌入新水,在进水一端围捕,连续3次,起捕率可达到70%。也可傍晚在池塘放置虾笼,笼内放置诱饵,次日清晨收笼,捕大留小。10运输商品虾捕捞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先在泡沫箱(顶部和四周开孔,孔径应≤3cm)内放置一层已打湿的水草,再放置一层商品虾。如室外温度≥25℃或需要长时间运输,箱内应放置冰柱进行降温。运输期间,应用少量清洁淡水保证箱内的虾体湿润。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