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十二 水陆交通的变迁 同步练习(教师版)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十二 水陆交通的变迁 同步练习(教师版)

ID:82419210

大小:360.5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09-27

上传者:156****9768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十二 水陆交通的变迁  同步练习(教师版)_第1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十二 水陆交通的变迁  同步练习(教师版)_第2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十二 水陆交通的变迁  同步练习(教师版)_第3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十二 水陆交通的变迁  同步练习(教师版)_第4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十二 水陆交通的变迁  同步练习(教师版)_第5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十二 水陆交通的变迁  同步练习(教师版)_第6页
资源描述: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十二 水陆交通的变迁 同步练习(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十二 水陆交通的变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21·潍坊高二检测)“古典文明”时期的中国汉朝、古希腊、古罗马帝国,都投入很多资源开辟道路、修建桥梁、改善交通,这个时期形成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本国广阔的疆域B.提高行政与军事能力C.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D.适应大规模经济贸易【解析】选B。据材料,“古典文明”时期的中国汉朝、古希腊、古罗马帝国,都投入很多资源开辟道路、修建桥梁、改善交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统治者进行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行政与军事能力,巩固统治,故B正确。控制本国广阔的疆域,与形成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不符合,故A排除。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与政治、军事相比不是主要目的,故C排除。经济贸易也不是主要目的,故D排除。2.古代中国都城经历了从黄河时代到运河时代的变迁。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唐朝以后历代王朝的都城(  )

1①交通运输比较便捷②便于打击割据势力③远离北方民族威胁④社会经济相对发达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C。由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明、清时期都城均在运河沿岸,因此交通运输比较便捷,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割据势力在宋代后基本消除,②错误;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①④正确,故选C。3.(2021·滨州高二检测)《新全球史》中指出:正当中国船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探察之时,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是(  )A.政治和军事动机B.经济和政治动机C.经济和宗教动机D.政治和宗教动机【解析】选C。根据材料“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人迫切希望得到来自东方的贵重金属和商品,高额的利润刺激着欧洲贵族和商人另辟一条到达东方的道路,这是物质方面的动机;另外,传播宗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推动力,这是精神方面的动机。两者虽有不同,但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故C正确。4.(2021·聊城高二检测)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

2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解析】选D。根据题中关键信息“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可知,没有迷信的内容在里面,也没有天朝大国思想,既然政府修建了铁路,就不能说拒绝引进西方技术,因此D正确,A、B、C排除。5.(2021·天津高二检测)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这主要是由于江南是经济重心所在,工商业发达,大量原料运到此地进行加工生产,因此体现的是地区经济的差异,D正确;大运河上的水运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排除A;土地制度没有调整,依然是土地私有制,排除B;材料反映的信息与明朝中后期货币制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6.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北京的士大夫纷纷反对,斥为崇洋。京城官员奉旨出京一般借助驰驿。19世纪末以后,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乘坐轮船、火车。这一变化(  )A.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

3B.说明近代交通工具成为主导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迅速发展D.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解析】选A。依据材料可知,士大夫从反对洋务到后来主动运用西方的先进技术,这实际上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因此A正确;B错误,近代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主要地位,近代交通工具并未成为主导;C错误,19世纪末洋务运动已经破产;D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官员态度的变化,不能说明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表述绝对。二、非选择题(共26分)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从1830年开始,几乎每户英国家庭都把自己的积蓄用来购买铁路公司发放的建设债券。从1840年到1845年,英国民间一共有超过1000个铁路兴建项目被提到议事日程。1846年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峰顶,这一年有272个关于成立铁路公司的议案在国会被讨论,无一不是顺利过关。随着铁路股份的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投机资金流入这个行业。到1850年,英国建成的和在建的铁路总长已分别达到6000英里和1000英里,大致形成了今天的英国铁路轮廓。——摘编自纪双城《英国铁路狂飙历时20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英国铁路“狂飙”历时20年的原因。【解析】本题英国铁路“狂飙”时期是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推动交通运输业革新,结合工业革命史实来分析。答案: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强;政府、国会的大力支持;民间资本大量流入。【备选习题】

41.(2021·临沂高二检测)在使用传统交通工具的时代,陌生男女共处某一交通工具内的情况是很少见的,近代以来,随着轮船、火车和公共汽车的相继传入,男女同处一个公共空间的情况越来越多,人们从开始的忧虑、防范,逐渐过渡到习以为常。这反映出(  )A.市民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B.大众交通工具的层次性日益突出C.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了人们的出行观念D.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解析】选C。从材料中的“随着轮船、火车和公共汽车的相继传入,男女同处一个公共空间的情况越来越多,人们从开始的忧虑、防范,逐渐过渡到习以为常”可以看出,随着近代交通工具的使用,人们的出行观念发生变化,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反映市民对新式交通工具的态度,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大众交通工具的层次性,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排除D。2.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下层人民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解析】选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说明近代化遭到下层民众的反对;“

5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说明外国资本的侵略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故本题应该选择D。3.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地要求中国建设铁路,并试图建设通达中国边疆地区的铁路线。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②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③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④成为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工具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B。根据所学可知,列强修筑铁路是资本输出的具体表现,其目的是将自己的侵略势力不断扩展、延伸,因此铁路成为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工具;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近代化进程;便利的交通使相对闭塞的地区也与外界有了联系,有利于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是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因此①②④正确,B符合题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