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理-财-图文课件-ch11

公-司-理-财-图文课件-ch11

ID:81984282

大小:121.52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2-07-27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公-司-理-财-图文课件-ch11_第1页
公-司-理-财-图文课件-ch11_第2页
公-司-理-财-图文课件-ch11_第3页
公-司-理-财-图文课件-ch11_第4页
公-司-理-财-图文课件-ch11_第5页
公-司-理-财-图文课件-ch11_第6页
公-司-理-财-图文课件-ch11_第7页
公-司-理-财-图文课件-ch11_第8页
公-司-理-财-图文课件-ch11_第9页
公-司-理-财-图文课件-ch11_第10页
资源描述:

《公-司-理-财-图文课件-ch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十一章股利政策与股利分配第一节股利基本理论第二节股利政策与影响因素第三节股利支付

1第一节股利基本理论一、股利无关论股利无关论认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条件下,企业的价值取决于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所决定的资产的获利能力,而不是盈利在股利和留存收益之间的分割方式,因此,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任何影响。Miller和Modigliani在1961年发表了著名的《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价值》一文,提出了“股利无关论”(以下简称MM理论)。MM立足于完善的资本市场,从不确定性角度提出了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不相关理论,其理由是因为企业的盈利和价值的增加与否完全视其投资政策而定,企业市场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而是取决于其所在的行业平均资本成本以及未来的期望报酬。企业投资政策一定的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其价值产生任何影响。MM理论是建立在完美市场假设基础之上的,其前提假设:(1)投资者与管理者拥有相同的信息,信息完全对称;(2)投资者都是理性的;(3)企业发行证券没有发行费用;(4)不存在税收;(5)证券交易瞬间完成,没有交易成本;(6)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已确定,不受股利政策的影响。

2MM理论的关键是存在一种套利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使支付股利与外部筹资这两项经济业务所产生的效益与成本正好相互抵销,而股东对于盈利的留存与股利的发放并无偏好,因此得出企业股利政策与其价值无关这一著名的股利无关理论。值得注意的是,MM理论发现,在实务中企业股票价格会随股利的增减而变动,但他们认为这是股利所传递的有关公司未来盈余增减的信息内容影响了股票价格,而不是股利支付本身所导致的。股利的增发传递给股东的信息是管理当局预期企业未来盈利将会有所提高;而股利减发传递给股东的信息则是企业预期未来的盈利将会有所下降。总之,股利所传递的有关企业未来盈利增减的信息内容影响了股票价格,而不是股利支付本身。MM理论还认为,企业的股票价格不受股利政策变化影响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存在股利的顾客效应,即投资者倾向于投资股利政策符合他们偏好的公司。例如,高税收等级的股东不倾向于从股利支付中获得现金流量,所以他们会投资低股利政策的企业;而低税收等级的股东和一些免税机构希望取得现金股利,他们通常会投资高股利政策的企业。所以,当企业改变其股利政策时,就会失去一些投资者,从而引起股票价格的暂时下跌。但是同时也吸引了另一些投资者以较低的价格大量购入该企业的股票。结果每个投资者都买到自己满意的股票,公司的价值保持不变。但是这一理论的成立要有一个假设条件,就是每种股利政策中都存在众多的投资者,因而无论股利政策如何变化,企业都能被公平定价。MM理论是以多种假设为前提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假设是不存在的。例如,管理者通常比外界投资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证券发行要支付发行费用;政府对企业和个人都要征税;股票的交易要付出交易成本等。因此,关于股利政策无关的结论在现实条件下并不一定有效。

3二、股利政策相关论(一)“在手之鸟”理论最早提出“在手之鸟”理论的是M.Gordon(1962年),他假设投资者都是厌恶风险的,在他们心目中,股利是定期的、确定的报酬,属于相对稳定的收入,而放弃股利进行再投资获得资本利得则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投资者更偏好股利而非资本利得。由于现在获得股利的风险低于将来赚取资本利得的风险,所以,投资者将以比未来预期资本利得更低的必要报酬率作为折现率对企业的未来盈利加以贴现,由此使企业的价值得到提高。虽然投资者现在获得股利会使整个投入资本减少从而减少将来获得资本利得的可能性,但是已实现的报酬远不同于未实现的报酬,正所谓“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4(二)股利传播信息论在非完美市场中,由于企业的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所以,股利政策常被管理者用来传递公司有关未来前景的信息。之所以说股利政策能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因为股利增加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代表管理当局对企业的未来前景看好,而且不仅仅是对外发布好消息,还通过提高股利来加以证实,结果将会导致股票价格的上扬和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重新评估;反之,股利削减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消极的信号,代表企业未来的盈利水平下降,因而,当某一企业采取这一行动时,投资者就会认为企业陷入了巨大的财务危机,其结果导致股价下跌。(三)股权结构理论股权结构理论认为,股权结构的集中程度对股利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的股权结构比较集中,则管理者与股东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对利用股利传递信息的要求不高,因此,这类企业倾向采用低股利政策。相反,如果企业的股权结构越分散,所有权与经营权越分离,则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就越大,股东要求企业支付股利以传递管理者行为的程度就越高,所以,这类企业常采用高股利政策。

5三、差别税收理论税收差异理论(taxdifferencetheory)是由Brennan在1970年最先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当股利与资本利得存在税收差异时,投资者往往偏好资本利得。一般来说,政府对股利征收的所得税要比对资本利得征收的所得税高,所以企业发放高股利实质上有损投资者的利益。基于对税收差异的考虑,企业保留盈余少发股利或不发股利对投资者更有利,对这两种所得均需纳税的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资本利得而非现金股利。另外,资本利得的税收可以递延到股票真正出售时才支付,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这种延期支付税收的特点成为资本利得的另一优点。另外,如果将已升值的有价证券赠送给慈善机构,或者有价证券的持有者去世了,就可以完全避免缴纳资本利得所得税。因此,当存在税收差异时,企业采用高股利政策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而采用低股利政策则会抬高股价,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

6四、股利政策新理论(一)代理成本理论当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导致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实际的经营权由经营者掌握时,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往往会出现利益冲突,在很多情况下,经营者会牺牲股东的利益来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为了减少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代理成本,股东则希望将企业的剩余现金流量以股利的形式发放掉,减少经营者控制企业资源的能力,经营者可自由支配的现金越少,就越难于投资净现金流量现值为负的项目。因此,代理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应采用高股利政策,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降低代理成本,增加企业价值。(二)信号传递理论金融市场对企业采取的对将来现金流量和企业价值产生潜在影响的每一行动都会做出反应。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当企业宣布改变股利政策时,实际上是向市场传递了信息,或向投资者发出了信号。这一信号有其正面性,也有其负面性。如果企业支付的股利稳定,说明其的经营业绩比较稳定,经营风险较小,有利于股票价格上升;如果企业的股利政策不稳定,股利忽高忽低,这就给投资者传递公司经营不稳定的信息,导致投资者对风险的担心,进而使股票价格下降。

7第二节股利政策与影响因素一、股利政策的类型股利分配常采用的股利政策有以下四种。(一)剩余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residualdividendpolicy)主张将企业的盈余首先用于报酬率超过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的投资项目上,在满足了这些投资项目的资金需要以后,才将剩余部分作为股利发放给投资者。企业经常会面临一些投资项目,如果这些项目的收益率超过了其期望的收益率,企业将首先使用留存盈余为这些项目融资(内部融资的成本最低)。如果企业留存盈余满足了所有的可接受项目后还有剩余,那么剩余的留存盈余会以现金股利的方式分配给股东,反之如果没有剩余,那么公司也就不支付现金股利。

8当我们把股利政策看成一种融资决策时,那么股利的支付就成为一种被动的剩余,这意味着股利是不相关的。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投资者仅仅关心自身财富的多少,而财富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并不重要,如果投资的项目收益率高于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那么他们便乐于让企业留存盈余;只有当所有有利的投资机会都用完后,留存盈余尚且剩余时,投资者才会要求现金股利。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的目标与投资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的价值取决于面临的投资机会,无论支付或不支付股利都是为了使投资者的财富最大化。因此,企业支付股利与否与企业价值无关。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应遵循四个步骤。第一,设定目标资本结构;第二,确定目标资本结构下投资所需的股东权益数额;第三,最大限度地使用保留盈余来满足投资方案中所需的权益资金;第四,投资方案所需权益资本已经满足后若有剩余盈余,再将其作为股利发给投资者。

9(二)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是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固定的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只有当企业认为未来盈余会显著地、不可逆转地增长时,才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但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的盈余会随之提高,且大多数投资者也希望企业能提供足以抵消通货膨胀不利影响的股利,因此,在长期通货膨胀的年代里也应提高股利发放额,这就要求企业每年的留存收益增长率必须等于其股利增长率。固定股利政策的主要优点是:第一,稳定的股利额将传递给市场一个稳定的信息,表达了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预期,有利于保持企业股票价格的稳定,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第二,稳定的股利额,有利于投资者有规律地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尤其对那些期望每期有固定数额收入的投资者更是如此。固定股利政策的主要缺点是:股利支出与企业税后净利脱节,不像剩余股利政策那样能筹措成本较低的资本,而且,净利降低时,股利仍需照常支付,容易导致企业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

10(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企业每期股利的支付率保持不变,每股股利是每股盈利的函数,随每股盈利的变动而变动。在这一股利政策下,各年股利额随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而上下波动,获得较多盈余的年份股利额高,获得盈余少的年份股利额低。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主要优点是企业的股利支付与企业的盈利状况之间关系保持稳定,股利额随盈利额的变动而相应变动,能使股利支付与企业盈利得到很好的配合。其主要缺点是企业的股利支付额极不稳定,传递给股票市场的是企业经营不稳定的信息,容易造成企业信用地位下降、股票价格下跌与股东信心动摇的局面,不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很少有企业采用这种政策。

11(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这种股利政策是上述两种股利政策的折中政策。其特征是企业每年向股东支付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当企业盈利有较大幅度增加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加付一部分额外股利。但额外股利并不固定化,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规定的股利率。这种股利政策灵活性较大,尤其是对那些利润水平在各年之间波动较大的企业,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股利分配政策。其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缺点提供了弥补。当企业盈利较少或投资所需现金较多时,可维持较低的设定的正常股利,而当企业盈利有较大幅度增加时,则加付额外股利,把经济繁荣的部分利益分配给股东,使他们增强对公司的信心,有利于稳定股票的价格。这种股利政策既能保持股利的稳定性,又能实现股利与盈余之间较好的配合,因而为许多企业所采用。以上各种股利政策各有所长,企业在分配股利时应借鉴其基本决策思想,制定适合自己具体实际情况的股利政策。

12二、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一)法律因素为了保护债权人、投资者和国家的利益,有关法律对企业的股利分配有如下限制。1.资本保全限制资本保全限制规定,公司不能用资本发放股利。如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各种资本公积准备不能转增股本,已实现的资本公积只能转增股本,不能分派现金股利;盈余公积主要用于弥补亏损和转增股本,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才用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现金股利。其目的在于保证企业有完整的产权基础,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2.资本积累限制企业积累限制规定,企业必须按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企业当年出现亏损时,一般不可以给投资者分配利润。如我国《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提取盈余公积后,当年没有可供分配的利润时,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这一规定的目的之一在于保证企业盈利时有所积累,未来如果发生亏损,就用积累去弥补,将企业的公积金用于弥补企业的亏损,还可以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后,经股东特别会议,在有关法律规定的限度内用盈余公积金分配股利;另一目的是为企业实现资本扩张做准备,用公积金扩大生产经营,或者将公积金转为增加企业资本。

13(二)公司因素公司资金的灵活周转,是公司生产经营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公司长期发展和短期经营活动对现金的需求,便成为对股利政策最重要的限制因素。1.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企业资产转化为现金的难易程度。因为支付股利代表着现金流出,所以,企业的现金越充足,说明其变现能力越强,股利支付能力也就越强。若是企业因扩充或偿债已消耗大量现金,资产的流动性较差,则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比较弱。由此可见,企业现金股利的支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资产流动性的限制。2.投资机会股利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投资机会的左右。当企业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时,且预期的投资收益大于机会成本时,企业往往会将大部分盈利用于投资,而少发放股利。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发展中的企业,资本的需求量大且紧迫,则会较少支付现金股利,而将大部分盈利留存下来用于再投资。如果企业展示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则倾向于向股东多支付股利,以防止保留大量现金造成资本浪费,留用盈利的比重则相对较低。

143.筹资能力筹资能力是指企业举借银行存款、发行债券和发行股票的能力,企业的筹资能力也是限制企业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规模大、获利丰厚的大企业能比较容易地筹集到所需资本,因此,其倾向于多支付现金股利;而创办时间短、规模小的企业,由于经营风险大、外部的筹资渠道少,往往会限制股利的支付,而较多地留存利润,因为这或许是其唯一的筹资方式。4.盈利的稳定性企业的现金股利来源于税后利润。盈利相对稳定的企业,有可能支付较高股利,而盈利不稳定的企业,一般采用低股利政策。这是因为,对于盈利不稳定的企业,低股利政策可以减少由盈利下降而造成的股利无法支付、公司形象受损、股价急剧下降的风险,还可以将更多的盈利用于再投资,以提高企业的权益资本比重,减少财务风险。

15(三)股东因素股东在避税、稳定收入和股权稀释等方面的意愿,也会对企业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1.避税考虑根据差别税收理论,当股利与资本利得存在税收差异,且资本利得税率低于股利收入税率时,投资者往往偏好资本利得,愿意企业多留存盈利而少支付股利。在我国,由于现金股利收入的税率是20%,而股票交易尚未征收资本利得税,因此,高股利收入的股东,往往反对发放较多的股利,希望采用低股利支付政策,通过更多的资本利得收入达到避税的目的。2.稳定收入若一个企业拥有很大比例的高收入阶层股东,而这些股东多半不会依赖契约发放的现金股利维持生活,他们对于定期支付现金股利的要求不会显得十分迫切。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绝大部分股东属于低收入阶层以及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他们需要企业发放的现金股利来维持生活或用于发放养老金等,因此,这部分股东特别关注现金股利,尤其是稳定的现金股利发放。3.股权稀释当企业支付了大量的现金股利后,通常要发行新的普通股筹集所需资本,如果现有的股东没有足够的现金认购新股,则他们的控股权就有可能被稀释。为了防止自己的控制权被稀释,控股股东宁愿企业采取低股利政策,甚至不分配股利。另外,如果企业发行新的普通股,那么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必将增加,结果将会导致普通股的每股盈利和每股市价下降,从而影响现有股东的利益。

16(四)其他因素1.债务合同约束企业的债务合同特别是长期债务合同,往往有限制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的条款,这使得企业只能采用低股利政策。2.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制机构投资者包括养老基金、信托基金、保险公司和其他一些机构。机构投资者对投资股票种类的选择,往往与股利特别是稳定股利的支付有关,如果某种股票连续几年不支付股利或所支付的股利金额起伏较大,则该股票一般不能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对象。因此,若是某一企业想更多地吸引机构投资者,则应采用较高且稳定的股利政策。3.通货膨胀的影响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固定资产的购买力水平会下降,会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重置固定资产。这时较多的留存利润就会弥补固定资产购买力水平下降的资金来源,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支付的股利就会偏低。

17第三节股利支付一、股利的支付顺序(一)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则进行后续分配。(二)计提法定公积金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计提法定公积金。提取公积金的基数不一定是累计盈利,也不一定是本年的税后利润。只有在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的情况下,才能按本年税后利润计算应提取数。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防止用资本发放股利,防止在没有累计盈余的情况下提取公积金。

18(三)提取任意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必须在提取了规定的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后,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按照决议通过的比例提取。(四)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公司应按各股东的投资比例分配利润。股份有限公司原则上应从累计盈利中分派股利,无盈利则不得支付股利,即遵循“无利不分”的原则。公司在用盈余公积金抵补亏损之后,为维护其股票的信誉,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也可以用盈余公积金支付股利。在这种情况下,支付股利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企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违反上述利润分配顺序,在抵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发放的利润退还公司。

19二、股利的支付程序企业是否发放股利由董事会决定,一旦董事会宣布发放股利,股利就成为企业的一项不可撤销的负债。企业应按以下程序支付股利。(一)股利宣告日股利宣告日是董事会宣告发放股利的日期。例如,M公司董事会于2015年12月15日开会并通过决议,宣布于2016年2月16日向2016年1月30日登记在册的所有股东每股发放0.5元的股利。2015年12月15日即为股利宣告日。(二)股权登记日股权登记日是确定股东是否有资格领取股利的截止日期。只有在股权登记日之前登记注册的股东才有权利分得股利。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M公司的某位股东将所持股票卖给另一位投资者,并且在股权登记日2016年1月30日下午5点之前办妥了所有权转移手续,那么这位新股东就可以获得股利。但如果股票所有权转移手续是在2016年1月31日当天或以后才办好,那么卖出股票的股东将获得股利。

20(三)除息日除息日是指领取股利的权利与股票相分离的日期。由于股票买卖过户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在2016年1月30日购入A公司股票的股东很难在当天办完所有权转移手续。按照国际惯例,如果股票的所有权转移发生在股权登记日往前算起的第四个工作日之后,那么卖方仍为股票持有人,有权获得股利;而只有股票所有权的转移手续在股权登记日往前算起的第四个工作日之前办好,买方才能成为股票持有人并有权获得股利。在本例中,除息日应为2016年1月30日往前算的第四个工作日,即1月26日。如果某投资者想要获得A公司的股利,他必须在2016年1月25日或1月25日以前购买M公司的股票。(四)股利支付日股利支付日即企业向股东发放股利的日期。前例中的M公司只有在2016年2月16日才会将股利发放给名字已列入“股权登记日股东名册”的股东。

21三、股利的支付方式股利支付主要通过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形式发放。在国外还有财产股利,以实物替代现金发放股利的方式,以及债券股利即公司将持有的部分债券作为股利转给股东的方式等。(一)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是公司以现金的方式支付的股利。在现金股利的决策上,除了需要考虑上述一般因素的影响外,还必须密切结合公司现金流量状况。采用现金股利方式手段简化,几乎没有直接的财务费用。分配后,公司原有的控制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动,更不会被稀释。现金股利有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会导致现金流出量增加,增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第二,股东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减少了股东的既得利益。现金股利是最常见的股利支付方式,适合于一些现金比较充足的公司。现金股利侧重于反映近期利益,对于看中近期利益的投资者很有吸引力。

22(二)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是股份公司以本公司普通股股票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是仅次于现金股利的另外一种股利支付方式,这种方式常常适合于高速发展而导致资金短缺的公司。股票股利的支付只会增加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并不必然增加股东的财富,公司的财产价值和股权结构也不会发生改变,但公司流通的股票总数会相应增加,因此,支付股票股利会降低股票的价格。较之现金股利,股票股利的主要优点有:第一,不会增加现金流出量;第二,与现金股利有几乎相同的信息价值;第三,当公司的现金不足时,发放股票股利有助于维持股利的稳定与公司的市场形象、市场价值;第四,有助于管理者与股东的沟通,使股东清楚公司之所以以股票股利代替现金股利,旨在谋求公司未来的更大发展,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甚至提高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第五,增加了发行股票的数量,有利于股票流通性的提高;第六,避免了股东的个人所得税以及以现金股利进行再投资的经纪费用和其他成本。股票股利的不足之处:第一,可能导致现有股权控制结构的稀释,而遭到一些对公司拥有重大影响力股东的反对;第二,会由于每股收益的摊薄而影响股票价格的下降;部分股东可能会认为公司之所以以股票股利替代现金股利,是因为缺乏现金支付能力,而这种感觉肯定会对其投资的信心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公司股票市价被人为低估。

23尽管,股票股利并不能增加股东财富和公司价值,但股票股利的支付对股份公司和股东仍具有特殊的意义。对股份公司而言,其意义在于:(1)对于一些处于高速成长期的公司,支付股票股利可以留存大量的现金以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2)股票价格过高可能打消投资者的积极性,而支付股票股利则可以降低每股价格,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第三,支付股票股利可以向社会传递公司正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提高投资者信心,增加公司价值。对于股东而言,其意义在于:(1)股票股利的发行会导致股票价格的下跌,但是下跌的幅度并不与支付的股票股利成比例,这样可以使股东得到股票价值上升的好处;(2)在出售股票所需要缴纳的资本利得税比现金股利需要缴纳的所得税低的情况下,发放股票股利可以使股东获得税收上的好处;(3)对于一些处于成长期的公司,支付股利可以使股东享受公司增长带来的收益。

24四、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有时候,公司的股利发放也可能采用其他的形式。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的问题,也是我们研究公司股利政策中必须考虑的。(一)股票分割股票分割是指上市公司将面额较高的股票交换成多股面额较低的股票的行为。股票分割不属于某种股利方式,但其所产生的效果与发放股票股利非常相似。公司进行股票分割对其财务结构不产生任何影响,也不改变公司的价值,只会使发行在外的股数增加,使得每股面值降低,每股盈余下降,而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总额、权益各项目的金额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不会改变。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除了会计处理不同外,两者基本相同,它们都没有增加股东的现金流量,也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总额,只是使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数增加,使股票市场价格下降。所以,一般要根据证券管理部门的具体规定对两者加以区分。例如,有的国家证券交易机构规定,发放25%以上的股票股利即属于股票分割。

25对于企业而言,实行股票分割同样具有降低股价的作用和信号效应。股票分割往往是成长企业的行为,所以宣布股票分割后容易给人一种“公司正处在发展之中”的印象,这种有利信息会对企业有所帮助。另外,股票分割还会有助于企业兼并政策的实施。当一个企业兼并或合并另一个公司时,首先将自己的股票加以分割,可提高被兼并方股东的吸引力。对于股东而言,股票分割后各股东持有的股数增加,但持股比例不变,持有股票的总价值不变。不过,只要股票分割后每股现金股利的下降幅度小于股票分割幅度,股东仍能多获现金股利。尽管股票分割与发放股票股利都能达到降低股票价格的目的,但一般讲,只有在企业股价暴涨且预期难以下降时,才采用股票分割的办法降低股价;而在公司股价上涨幅度不大时,往往通过发放股票股利将股价维持在理想的范围之内。

26(二)股票回购现金充裕的部分企业选择股票回购策略作为向股东返还部分价值的手段,即从证券市场赎回股票。乍一看来,股票回购是一种奇怪的手段,因为这似乎蕴涵着一些重要的负面信息,企业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企业进行股票回购的原因具体如下:股票回购是向股东返还剩余现金的一种很方便的方式,尤其是在短期存款利率较低时更是如此。当股东要求的报酬率是15%时,为什么还要投资于收益率仅为5%的流动资产呢?对股份的需求不断增长应当使股价上涨。当企业的股价处于暂时的困境,例如,企业刚刚公布了其财务状况不好时,就可能是有用的。股份数量减少会使EPS增加(即使失去了利息收入情况仍是如此)。通常,EPS较高会使股价上升。股票回购是一种调整资本结构的方法。如果企业通过负债融资,则负债率会增加。如果用现金进行股票回购,则资产减少,但权益的账面价值也减少,因而负债率增加。通过股票回购,管理当局可以向市场传递现行股价便宜的信号。这正是股票回购会使股价上升的原因所在。同时,股票回购使收购价格更为昂贵,从而阻止了不受欢迎的收购招标活动。另外,发行在外的股份数减少,使收购公司更为困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