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323416
大小:34.6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2-11
《能力本位教育在铁路职工培训工作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能力本位教育在铁路职工培训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在分析能力本位教育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能力本位教育对铁路职工培训的适应性和必要性,详细阐述了能力本位教育在铁路职工培训中的应用架构,并提出了提高职业意识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能力本位教育;铁路;职工培训 一、能力本位教育的基本特点 能力本位教育形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后,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风行一时。能力本位教育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核心目标是使学习者具备从事具体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其基本模式是:
2、对具体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职业分析,确定若干项综合能力;对各项综合能力进行细化分解,确定所包含的专项能力;再对专项能力逐一进行详尽说明,编制课程开发表;按照表列的能力需求确定教学模块,通过合理排列组成课程,再按照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实施,最终落实为学习者的职业能力。 与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能力本位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一,以达到具体职业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强调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其二,课程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对所需职业能力条分缕析,再根据职业能力需要的教育内容确定教学
3、模块,既重应知,也重应会,能力标准明确,且不同的教学模块可以灵活组合;其三,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学习者按照学习指南的要求并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教师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其四,根据职业能力标准对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反馈及时、评价客观。 二、能力本位教育对铁路职工培训工作的适应性和必要性 适应性 1、职业能力。铁路生产岗位所需技能的特点是:以重复性的动作技能为主,各种作业按照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标准重复执行;同时具有可分性,具体岗位的技能通常可以划分为几个大类,再细化为若干小类,各有具体作业要求。例如,车站值班员的
4、基本技能包括接车、发车、调车作业,接车作业可以细分为单向接车、双向接车、机外停车,又各有规定的车机联控、呼唤应答、进路排列、信号显示、运行线标识、作业用语等等。综合起来就是生产岗位的职业能力。 2、培训目标。铁路职工培训的性质是岗位培训。仍以车站值班员为例,培训主要是使职工能够安全熟练地完成本岗位行车组织中的接车、发车和调车作业,并且基本是在具体车站、线路范围内的作业。 3、培训内容。铁路作业的可分性意味着可以实现培训内容的模块化,可以进行模块的组合。例如,人身安全和电气化铁路作业安全的相关内容可以组合到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各系统的不同岗位,行
5、车组织的相关内容同时适用于车务、机务系统的培训,而机务系统内燃机车乘务员、电力机车乘务员在列车运行、监控装置使用等内容上也具有诸多共同之处。不同模块组合后更便于具体应用。 4、培训组织。目前是铁路职工培训中,职工本人安排学习的比重越来越大,重要性也越来越大。这恰恰与能力本位教育相一致,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主,教师作为指导者提供帮助。 5、质量评价。对铁路职工培训质量的评价,依据决不单是职工的书面答卷,而要看能否取得应有的作业资质,如机车乘务员、动车组机械师要有铁道部颁发的证书;能否通过实作技能考试;能否完成具体的生产任务。这些都有明确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标准。
6、 必要性 1、确立职工培训战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明确提出,企业根据岗位技能的要求开展技能培训。早在XX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会议也已经提出,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突破口”。对于铁路,职工的岗位能力对铁路未来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铁路职工培训需要确立通过培训提高岗位能力的战略,有计划地强化职工培训。 2、以能力为核心组织培训。培训工作必须以岗位能力为核心进行组织。培训目标是达到应有的岗位能力,培训内容是岗位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方式要求与岗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相适应,培训效果的检验要求科学评价所达到的岗位能力水平。就是说,完全围绕岗位
7、能力进行培训。 3、强化培训的质量和效率。培训的核心不在于取得学历,而在于提高岗位能力,培训要有一定的数量,要有培训过程,更要追求质量,强调培训的效果和效率。 三、能力本位教育在铁路职工培训中的应用 确定岗位职业能力 1、完善作业标准。目前,国家劳动行政部门对铁路一些主要工种已制定了国家岗位作业标准,铁道部也制定有铁路行业标准,各铁路局及其下属站段则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结合本单位的运输生产实践,对各工种制定了企业岗位作业标准。为确定具体工种所需的职业能力,铁路企业应对各工种的作业标准进行完善,形成覆盖全面、内容完整、描述准确、相互一致的标准体
8、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