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249685
大小:30.0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2-09
《建设耕读之家是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形式和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耕读之家是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形式和基础 农耕文化征文:建设耕读之家是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形式和基础 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农耕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显性文化、主导文化,它浸润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农耕文化曾长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学界一般认为,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而形成的。农耕文化融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其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
2、型。 农耕文化起源于周朝在中原的崛起时期。《诗经·六月》所说的“王于大原”就能说明这一点。历代先人对农耕文化历经成百上千年的开拓与发展,使农业生产发达稳定、民族之间其乐融融、整个黄土中原,风调雨顺,百姓耕种有条不紊。《诗经·豳风·七月》曾详细地记载了中原百姓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和收获情况。人民的丰衣足食积淀了周先祖“德行”的浩荡,取得了民心,为其后牧野大战一举攻灭殷商王朝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云”。大周基业,从此由一个偏僻的弹丸小地繁荣富强起来,发展到北控塞上,南临关中,东通陕北,西达陇山的旷世大业。而作为与周发祥同兴的“农耕文
3、化”,也经周人的几世积累发展,传遍大江向北,神州大地。东汉儒学家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篇》中说:“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为民也,以有谷也;谷之所以丰殖者,以有人功也。”这里的“民”、“谷”,正好是儒家朴素的“民本思想”与“农本思想”核心内容的体现。在周朝,“农耕文化”正是统治者实现这一思想的桥梁和最佳契合点。“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此,民心可得,天下可得也。与之相适应,“农耕文化”在这一大环境下得以日臻成熟、完善并巩固发展。这样,儒家文化和农耕文化结合,迎来了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质的飞跃。 历史上的文学作品给描绘了在农耕
4、文化浸润下,祖先们建设的美好和谐的农耕社会: 孟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的仁政思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的悠哉悠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