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912733
大小:31.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30
《xx年市残联落实妇儿两纲情况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年市残联落实妇儿两纲情况报告XX年市残联落实妇儿两纲情况报告 我市现有残疾人36.27万,其中0-14岁的残疾儿童约有16631人,15岁以上的残疾妇女约有164860人。一年来,在市妇儿工委的有力指导下,市残联妇儿工作紧紧围绕残联“代表、 服务、管理”职能,在推动妇女儿童普惠政策落实的基础上,结合实施残疾人民生工程和惠残项目,尽力为残疾妇女儿童奉送特惠关爱,着力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改善他们的生 存状况。 一是加强妇儿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残联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任组长,残联机关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并兼任联络员,由办公室牵头办理日常工作
2、。认真贯彻 《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残疾人医疗康复和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残疾妇女儿 童工作的要求。 二是开展残疾妇女儿童状况调查。结合实施“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民生工程,对残疾妇女儿童的状况进行调查,并及时登记造册,建立数据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截止到 12月10日,为67248名各类残疾女性核发了第二代残疾人证,占全市核发总数的48.45%。 三是组织实施“五百”就业援助工程。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安置96名残疾妇女在本市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实现就业,推荐122名残疾妇女到上海、福建等地企业就业,
3、帮 助115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同时在深化全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规范化建设试点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多数聋儿家庭十分贫困、无力承担聋儿训练期间的生活开支等 实际,创造性地实施了“在训聋儿陪读母亲就业工程”。经多方联系协调,将市开发区一家以手工制作工艺品为主的企业确定为“无就业能力残疾人亲属就业实训基地”,安置25 名聋儿陪读母亲集体上岗,每月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上,建立了“聋儿免费接受康复训练”和“陪读亲属就近安排就业”的模式,同时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如何加强无就业能力残 疾人亲属就业保障”这样一个课题。6月30日,市残联理事长马世银应邀到XX
4、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残疾人保障国际论坛”并介绍了这项工作做 法,引起了与会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9月11日以来,新华社、人民网、凤凰网等几十家媒体先后予以宣传报道。XX年11月2日的新华通讯社第4941期《国内动态清样 》专门报道在训聋儿陪读家长就业情况,中央委员、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中国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乃坤均对此作出批示。新宪理事长的批示是:“请 教就、康复、聋儿康复中心主任阅研,我认为对长期培训聋儿的家长解决其‘两难’是个新办法。”乃坤常务副理事长的批示是:“安庆做法很好,值得研究。”
5、四是推动残疾妇女儿童社会保障工作。积极配合民政部门为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贫困残疾妇女儿童落实低保政策。精心组织实施“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省定民生工 程,对全市低保范围内的41430名重度残疾人给予生活救助,其中妇女残疾人17856名。123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大学生获得1500元至4000元资助。50名学龄前残疾儿童每人获得交 通银行助学工程3000元资助。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实施以助明、助行、助听和药费补助的“三助一补”为重点的康复工程。为300名残疾妇女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 术,让她们重见光明。向100名残疾妇女赠送轮椅,为38名残
6、疾妇女免费安装假肢,让她们重新站立。为768名女性精神病患者每人给予500元的药费补贴。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 康复525名。 五是积极开展残疾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广泛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协调和配合司法部门开展残疾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免费为贫困残疾妇女儿童法律 援助23件,维护和保障了残疾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六是加大了残疾妇女儿童工作的宣传。结合助残日、爱耳日、国际残疾人日等特殊节日,通过市级报刊电台、残联网站等宣传媒体,介绍他们的生活困境,呼吁社会给予更多关爱 。在市级媒体集中宣传8次,刊播稿件48篇,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5
7、月18日,遴选4名优秀残疾人代表和2个助残先进集体代表组成报告团,举行了市残联成立22年来首次全市自 强模范和助残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8月23日下午,通过市广播电视台举办了“我想有个家”大型残疾人电视征婚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这种形式 为残疾人征婚在全国是首创之举,安徽省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监管中心以专报的形式在全省推介。支持和指导市艺友黄梅戏剧团创编了残疾人题材的现代黄梅戏小品——《心品 》。这个节目参加第六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全省民营戏剧院团优秀剧目展演首场演出并获评优秀奖,这是我市残疾人题材戏剧作品首次登上国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