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544852
大小:4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17
《高二哲学下册原理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二哲学下册原理归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五课和第八课第一节的内容)1、主观能动性原理【原理内容】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方法论】人类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错误倾向】割裂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唯心主义观、形而上学观。2、认识的根本任务【内容】: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方法论】: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3、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内容】:现象与本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
2、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东西,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承认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又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反对】:只看现象不看本质;以现象代表本质;看不到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否认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内容】: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识论中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方法论】:要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
3、的基础上自觉地把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反对】:浅尝辄止,满足于感性认识,不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5、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内容】:真理和科学理论的性质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它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方法论】:自觉追求真理,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克服错误思想意识的影响,与错误理论、谬误进行坚决的斗争。6、客观规律(条件)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唯物论)【内容】:规律(条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正视条件,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同时,人
4、在规律(条件)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不利条件的破坏作用,甚至创造条件变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方法论】: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正视条件,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条件)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7、认识随实践不断发展的【内容】: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
5、。深度上认识要不断深化,广度上认识要不断扩展,进程上认识要不断向前推移,总之,认识要不断向前发展。【方法论】:要求深化、扩展、推移认识(发展认识),实现理论创新。【反对】: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8、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内容】: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过程;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其核心是矛盾分析法。【方法论】: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反对】:只分不联,或简单机械相加、忽视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孤
6、立片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错误。9、为什么要培养创新意识(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内容】:创新的唯物论依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坚持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从辩证法的角度: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要坚持创新,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要勇于支持新事物的,要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勇于实现突破,促成质变。从认识论角度:整个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认识无止境,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
7、不科学的。【方法论】: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反对】:反对思想僵化、固步自封、不敢超越、停滞不前的思想和行为;也要反对胡乱怀疑、凭空想象、违背规律、背离科学的思想和行为。10、实践及实践的特征【内容】: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反对】:既要反对否认实践客观性的唯心主义,又要反对否认实践能动性、社会性、历史性的机械化、庸俗化的形而上学错误。11、实践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