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智慧的教育者 (2)

做有智慧的教育者 (2)

ID:63377703

大小:14.6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4-08-29

上传者:U-145318
做有智慧的教育者 (2)_第1页
做有智慧的教育者 (2)_第2页
资源描述:

《做有智慧的教育者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做有智慧的教育者1、课堂是土壤,我们究竟种什么。爱是理想课堂的道德基础。爱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正向传递反馈的过程。而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与感应,让每一个孩子都意识到“老师是在乎我的”,这是所有理想课堂的共性。课堂作为中国教育内涵改革的土壤,背后的课程文化体系支撑自不必言,但其人性基点和课程核心内容应当是——爱的种子。在这片土壤上,种下什么,你就将收获什么,种下爱,就会收获整个教育的春天。当下推动的课改,只是“松土”的工作,关键是“松土”之后,要种下什么,这个似乎更加重要  2、教育的智慧。   过去几十年的教育从未把孩子看作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人为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因此,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孩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很多教师,唯恐在孩子面前不能立威,习惯于高高在上,习惯于无所不知,面对孩子犯下的错误往往疾言厉色,仿佛全天下的真理都掌握在手。这样的教育者,无论多么辛苦,有着多么朴素或者伟大的动机,都在从事失败和错误的教育。    相反,要孩子的心灵乐于依靠,教育者应有一个美德,那就是——让自己变得柔弱起来。因为,只有自己的内心变得柔弱了,才能缩小孩子的心灵与教师的心灵之间的距离,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      3、教育的过程与目的。   真正的教育绝不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大脑,依赖心理学技术,依赖知识的传递,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失去了感知、感觉、感应的能力。感受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才能让生命生动而自由起来。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教育应当回归到心灵深处。4、孩子的三大需要。    前日东城教委刘书记特地委托我,抽出时间和一位陷于困境、急需帮助的家长聊一聊,这位家长的孩子陷进了网瘾的“局限”之中。于是喝茶慢聊,不经意间我发现、激发、强化了这位家长自身的教育能量,他自己本身就充满智慧。我认为,所有的教育问题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大人的问题。大人心中的眼迷与心困,一旦解开,就可以豁然开朗,脚下都是路。   孩子为什么会染上网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心灵的三大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只好依赖虚拟空间的赐予,以实现内在的平衡。换言之,要解决网瘾的问题,并非去痛骂网络游戏设计者和管理者,而是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我们是否能满足孩子内心的真正需要:心灵的温度,成就感,赞美。如果我们不能满足他们,那么我的建议是不如让他在虚拟的空间里找到自我,以便内在失衡,得不偿失。   教师和家长身上百药齐全,我从来就没有一吃就灵的“教育之药”,我的工作只是去激发、调动他们内在的能量,依靠他们自身无限的力量去解决问题、突破发展。那么,我想说的是,教师和家长是否也需要调动孩子内在的力量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控制或者“好为人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