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函数》说课稿

ID:6315189

大小:8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10

《反函数》说课稿_第1页
《反函数》说课稿_第2页
《反函数》说课稿_第3页
《反函数》说课稿_第4页
《反函数》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函数》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反函数》说课说课内容:《高中代数》(必修本)上册第1.11节   一、说教材   1、地位与重要性    “反函数”一节课是《高中代数》第一册的重要内容。这一节课与函数的基本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接受、理解反函数的概念并学会反函数的求法,又可使学生加深对函数基本概念的理解,还为日后反三角函数的教学做好准备,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接受、理解反函数的概念,并能判定一个函数是否存在反函数;   (2)使学生能够求出指定函数的反函数,并能理解原函数和反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

2、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观点。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反函数的概念及反函数的求法。理解反函数概念并求出函数的反函数是高一代数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建立在对函数概念的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必须使学生对于函数的基本概念有清醒的认识。   难点是反函数概念的接受与理解。学生对于反函数的来历、反函数与原函数间的关系都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必须使学生认清反函数的实质就是函数这一本质问题,才能使学生接受概念并对反函数的存在有正确的认识。教学中复习函数概念,进而引出反函数概念,就是为突破难点做准备。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引

3、导发现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引导发现法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动手操作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课堂不再成为“一言堂”,学生也不会变成教师注入知识的“容器”。   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

4、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自我发现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中,教师创设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在积极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找到了解决疑难的方法。整个过程贯穿“怀疑”——“思索”——“发现”——“解惑”四个环节,学生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思想上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又从否定到肯定的辨证思维过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培养了学习能力。   四、说过程   在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及终结阶段的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自我发现的

5、能力,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以启发、引导为教师的责任。   一、新课导入   首先,在导入阶段的教学中,抓住反函数也是函数这一实质,以对函数概念的复习来引出反函数。指明函数是一种映射的实质,分析原函数中映射的具体情况,进而引导学生考虑,若将定义域、值域互换,此时映射还是不是一个函数呢?   首先提问学生函数基本概念,使学生明白函数是一种单值对应,即映射。再出示电脑动画,以函数y=2x来具体分析,结合图象引导学生注意:在定义域内所有自变量,都能在值域内找到唯一确定的一个函数值,即存在x→y的单值对应,例如:1→2,2→4,3→6,……若将定义域与值域互换,则对应变为2→1,4→

6、2,6→3,…这种对应是否构成单值对应,即映射呢?这种对应是否构成函数呢?至此,引出反函数的概念,为概念的新授做好准备。   这样的引入方式,抓住了反函数概念的实质,确保学生不会产生概念上的偏差。此外,可以使学生明白新知识来源于旧知识,促使学生主动运用函数的研究方法去学习反函数,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二、新课讲授   在导入的基础上,给出反函数的具体概念。   给出概念后,必须防止学生对于反函数f-1(y)形式的误解(以为是1/f(x))。此外,还要学生理解:最终的表达形式写为y=f-1(x)是顺应习惯,并且也为后面的图象研究提供方便,y实际上是原函数中的x

7、,x是原函数中的y。对于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图象观察得出。   进一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出示电脑幻灯,设置疑问:(1)反函数是不是函数;(2)反函数有没有三要素?如何确定?   引导学生思索,学生逐渐会认识到:反函数也是函数,其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对应法则可由原函数得到,值域则是原函数的定义域。   这时,给出电脑动画,指明反函数与原函数的关系。澄清学生对于概念的认识,抓住问题的关键。   但是,具体怎样求一个函数的反函数呢?   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实例解决,于是进入例题解答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反函数》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反函数》说课说课内容:《高中代数》(必修本)上册第1.11节   一、说教材   1、地位与重要性    “反函数”一节课是《高中代数》第一册的重要内容。这一节课与函数的基本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接受、理解反函数的概念并学会反函数的求法,又可使学生加深对函数基本概念的理解,还为日后反三角函数的教学做好准备,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接受、理解反函数的概念,并能判定一个函数是否存在反函数;   (2)使学生能够求出指定函数的反函数,并能理解原函数和反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

2、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观点。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反函数的概念及反函数的求法。理解反函数概念并求出函数的反函数是高一代数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建立在对函数概念的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必须使学生对于函数的基本概念有清醒的认识。   难点是反函数概念的接受与理解。学生对于反函数的来历、反函数与原函数间的关系都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必须使学生认清反函数的实质就是函数这一本质问题,才能使学生接受概念并对反函数的存在有正确的认识。教学中复习函数概念,进而引出反函数概念,就是为突破难点做准备。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引

3、导发现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引导发现法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动手操作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课堂不再成为“一言堂”,学生也不会变成教师注入知识的“容器”。   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

4、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自我发现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中,教师创设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在积极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找到了解决疑难的方法。整个过程贯穿“怀疑”——“思索”——“发现”——“解惑”四个环节,学生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思想上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又从否定到肯定的辨证思维过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培养了学习能力。   四、说过程   在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及终结阶段的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自我发现的

5、能力,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以启发、引导为教师的责任。   一、新课导入   首先,在导入阶段的教学中,抓住反函数也是函数这一实质,以对函数概念的复习来引出反函数。指明函数是一种映射的实质,分析原函数中映射的具体情况,进而引导学生考虑,若将定义域、值域互换,此时映射还是不是一个函数呢?   首先提问学生函数基本概念,使学生明白函数是一种单值对应,即映射。再出示电脑动画,以函数y=2x来具体分析,结合图象引导学生注意:在定义域内所有自变量,都能在值域内找到唯一确定的一个函数值,即存在x→y的单值对应,例如:1→2,2→4,3→6,……若将定义域与值域互换,则对应变为2→1,4→

6、2,6→3,…这种对应是否构成单值对应,即映射呢?这种对应是否构成函数呢?至此,引出反函数的概念,为概念的新授做好准备。   这样的引入方式,抓住了反函数概念的实质,确保学生不会产生概念上的偏差。此外,可以使学生明白新知识来源于旧知识,促使学生主动运用函数的研究方法去学习反函数,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二、新课讲授   在导入的基础上,给出反函数的具体概念。   给出概念后,必须防止学生对于反函数f-1(y)形式的误解(以为是1/f(x))。此外,还要学生理解:最终的表达形式写为y=f-1(x)是顺应习惯,并且也为后面的图象研究提供方便,y实际上是原函数中的x

7、,x是原函数中的y。对于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图象观察得出。   进一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出示电脑幻灯,设置疑问:(1)反函数是不是函数;(2)反函数有没有三要素?如何确定?   引导学生思索,学生逐渐会认识到:反函数也是函数,其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对应法则可由原函数得到,值域则是原函数的定义域。   这时,给出电脑动画,指明反函数与原函数的关系。澄清学生对于概念的认识,抓住问题的关键。   但是,具体怎样求一个函数的反函数呢?   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实例解决,于是进入例题解答过程。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