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82131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2
《运用乘法分配律之我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运用乘法分配律之我见宣汉县毛坝镇中心校陈鹏乘法分配律不仅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定律,而且还是学生难掌握的运算定律之一。作为教师你虽反复讲,经常练,但学生做的效果不是那么一回事。我有时会想:这么简单的简便运算,为何学生一看就烦?不知从哪里着手?那我们在教学中,该怎么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呢?一、先弄清楚乘法分配律的内涵,掌握其实质。“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得数不变。”乘法分配律的实质是乘法对于加法(或减法)的分配律,是属于不同级运算。在讲解乘法分配律时要重
2、点理解此定律中的“分别”二字,这“分别”即你有我也有,含有“分配”之义,是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分(东西)。对于这一点要让学生弄明白,不然在运用时就会出错。如15×(200+4)=15×200+15×4=3000+60=3060。二、掌握其变形样式,触类旁通。乘法分配律的基本形式只有一种(a±b)×c=a×c±b×c,但它的变式就有很多。如何运用这些变式学生就会感到茫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难就在于此。只要我们牢记它的变形样式,掌握它的灵魂,就不怕它怎么变了。其变形样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a×c±b×c型。有的老师认为这一种题型只是把其本
3、类型前后交换一下,不必再多作赘述。虽表面上看如此,但这必须建立在学生能熟练找到前后两个乘法算式中相同因数的基础上,在“a×c±b×c”中“c”指是的谁。学生对于找这一个相同的因数就有点儿模糊。如,32×18+68×18这道算式中,我们最好将该题理解为32个18加上68个18,前后乘法算式中都出现的相同的一个因数“18”就是要确定下来的“c”。如果理解为32个18和18个68时,就会找不到相同的因数。2、两数相乘,其中一个乘数接近整百数(或整十数、整千数)型。如63×99,有的同学在写下原题等于“(100-1)×63”后,下一步不知该写什么,
4、往往又会回到原题上,又把63×99的结果算出来以为就是简便计算了。如果能跳过这一步,直接把原题理解为100个63减去1个63,即100×63-63,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又如,102×15可以直接分成100×15+2×15。三、抓住典型题例,精心设计作业。学生学后,就需要自已来做,以便加深理解。如果不让他们来做,那他们永远不知道水的深浅,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作业。有些老师认为只要学生做得多,见得多,就会做得来题,搞的是题海战术,学生收获不大,主要是他们没有从实质上去掌握。可见作业的量不在多,而在于精。做后,对于每一种类型的学生懂得怎么去理解,
5、怎么去分析,怎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学生找到了解决的问题的途径,所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四、以纠错促提高教师应把学生计算中的错例、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整理、分类记载,找出典型,便于“对症下药”,特别是找出法则模糊、算理不清、方法不当的典型题,组织和引导学生剖析错误根源,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练习,有目的地进行“活疗”。如错例:(1)25×14+14×75=(25+75)×14=25×14+75×14(典型的绕)(2)25×14+14×75=25+75×14(没有添加括号)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经常会受到思维迁移的影响。教师要注意去发现学生知识的形
6、成迁移过程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引导学生解决存在问题,避免学生兜圈,少走弯路。通过一个个的对照比较剖析,引导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目的就是为了简便。不要把自己困死,兜不出去。追本求源,只有从乘法分配律的基本含义入手,帮助学生弄清其算理的来龙去脉,在理解基础上思考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的方法,这才是追求思维深刻性的一种体现。也只有掌握了这些根本性的道理,学生才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灵活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运算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