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索.doc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索.doc

ID:61467087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2-02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索.doc_第1页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索.doc_第2页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索.doc_第3页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索.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索[摘要]以天祝一中高中历史教学研究为依托,对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和总结,提出了“以作促学,以作促教”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以作促学,以作促教”教学模式力图适应新课改提升学生能力的要求,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引领高中所有学科的教学改革,推动新课改的实施,为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寻求途径。[关键词]大数据;高中历史;以作促学;以作促教;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方案的不断出台,“3+3”的高考模式必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分析整合信息能力的考核。在新形势下,高中历史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演化,单一的依靠讲解为主的

2、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大数据背景下新课改的高考。一、“以作促学,以作促教”教学模式的提出(一)背景:时代发展与教育内涵的需求。大数据(BigData)一词当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教育界亦是如此。首先,随着跨学科时代的到来,历史课程内容已经不仅仅是原来教材框架内的简单的知识点堆砌和单一历史学科知识的考查,还涉及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人文学、自然地理学等多个交叉学科,我们仅仅利用课堂的40分钟来完成学生对海量信息的处理显然不可能。其次,在当今信息传播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有太多的途径获取

3、信息,传统的课堂上无法呈现大量的信息,且授课形式呆板单一,这样一来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就成为改革的关键。再次,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过分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整合、自主生成。(二)概念、特点和实践应用价值。1.概念。“以作促学、以作促教”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适当的课前布置的作业,通过课前学生利用资料(图书和互联网为主)查询、课堂讨论、自主思考、组织答案等形式完成作业的过程,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2.特点。4“以作促学,以作促教”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在对作业的解答过程中,要求学生

4、利用各种手段,自主整合知识、获取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3.实践应用价值(1)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2)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改变传统的被动接收式学习,形成自主式探究学习。(3)达到教学效果的转变:通过新的教学策略的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二、天祝一中“以作促学,以作促教”教学模式的实施历程(一)实施历程。为了更稳妥地进行该模式的教学探索,我校主要在高一年级的历史教学班进行实践。2017年3月~8月,在高一年级的两个班进行了实践教学

5、,通过初步讨论,形成了初步模式,进行了一学期的实践后,总结形成了二次模式。2017年9月~11月,在高一年级14个班推广了该模式,进行了三个月的再次实践,提炼总结后形成了最终模式。具体过程为:探讨形成初步模式阶段———实践交流二次修改模式阶段———加工提炼形成最终模式阶段。(二)数据总结。自该模式实施以来,我们对该模式下的教学进行了评价,主要通过教学效果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三个方面来做了一些数据上的分析。高一学生在考试中“综合类试题得分率”由36.55%上升为41.33%,开放性试题得分率由50.42%上升为55.63%。教师使用率和学生满

6、意率分别由40.56%、56.34%上升为69.75%、79.32%。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评价中,各项指标都有所提升。这充分说明该教学模式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三、基于学科素养提出的“以作促学,以作促教”教学模式研究4通过两年来不断的实践、修改、探讨、交流、加工和提炼,最终形成了现有的“以作促学,以作促教”教学模式。1.教学准备:教师的备课(课程和作业的精心挑选)、作业布置和各种完成情况的预设。这部分是该模式的前提,在备课过程中作业的选定要符合学生实际,难易要适中,题量要

7、适当,点上要源于教材,面上则要广于教材。作业需要学生通过课外补充知识才能完成,并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完成。作业的布置可以是每个学生的个体作业,也可采取小组作业,以便培养小组分工、协作、整合的能力。2.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对作业进行展示、质疑、讨论,最后确定答案。这部分是该模式的主体,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对作业进行展示、质疑和讨论,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纠错,最终达成共识,形成正确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发散性问题要注重形成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杜绝标准化答案。3.教学后: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的作业检测。这部分是该模式的

8、结果和延伸。教师要对之前的问题设计进行反思,是否在难度、题量、设计上有缺陷,为之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并组织相应的检测,以考查和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四、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