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32338
大小:9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4
《无锡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2o工艺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无锡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2/O工艺调试运行(图) 1.污水处理厂概况无锡市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5万m3/d,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5万m3/d。该工程位于太湖新城新安镇华联村,靠近京杭大运河,服务范围为无锡市太湖新城,东到大运河,西至梅梁湖、大浮山脊线,南到太湖,北以梁塘河及五里湖为界,服务面积约127km2,人口35万人。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针对进出水水质要求经多方案比较,采用改良型A2/O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污泥处理工艺采用重力浓缩加带式脱水机机械脱水。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工艺流程见图1。 该工程的工艺调试工作于20
2、05年7月底开始,至今已运行了将近一年半,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2.改良型A2/O工艺设计概述改良型A2/O脱氮除磷工艺是目前国内较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抗冲击负荷性强,出水水质稳定性好等特点。其工艺流程见图2。 为避免传统A2/O工艺回流污泥硝酸盐对厌氧池放磷的影响,采用一种新的碳源分配方式,将缺氧池置于厌氧池前面,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30%~50%的进水和50%~150%的混合液回流均进入缺氧段,停留时间为1~3小时。回流污泥和混合液在缺氧池内进行反硝化,去除硝态氧,再进入厌氧段,保证了厌氧池的厌氧状态,强化了除磷效果。由于污泥回流至缺氧段并且采用
3、两点的进水方式,使得缺氧段污泥浓度可较好氧段高出近50%,分段进水系统比常规法具有较多的污泥储量和较长的污泥龄,从而增加了处理能力。此外,单位池容的反硝化速率明显提高,反硝化作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根据不同季节情况下的不同进水水质及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所需碳源的变化,调节分配至缺氧段和厌氧段的进水比例,反硝化作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系统中的除磷效果也有保证。3.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由于有关采用改良型A2/O工艺的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经验极少,且初期进水量和进水负荷均较低,故采用外加有机源连续进水的接种培菌方案。即利用靠近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比较近且进水水质比较相
4、似的芦村污水处理厂浓缩池的浓缩活性污泥(采用槽罐车运输)和城北污水处理厂的脱水干污泥作为接种菌种。同时,考虑到初开始调试时,进水水量偏少(5000~8000m3/d),水质偏淡(COD:80~100mg/L),为提高进水有机物浓度经计算适当投加了放粪站粪便污水作为外加有机源。在培菌初期充分曝气,暂不考虑内回流脱氮及排泥除磷,通过严格控制溶解氧等运行指标,培菌过程进展顺利,污泥浓度逐渐上升。在整个培菌驯化过程中每日均对活性污泥进行生物相观察,当特征微生物如草履虫等大量出现时开始回流并逐渐增大回流比,同时测定出水指标值。生物相观察中如线虫等原生指示生物出现并
5、活动良好,表明培菌基本成功,全厂转入工艺调试运行阶段,将50%~70%的进水进入厌氧段,30%~50%的进水、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和50%~150%的混合液回流进入缺氧段;测定进、出厂水的各指标及SV和SVI,当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后即转入正式运行。该方案的优点是:培菌过程同正式运行基本一致,易于过渡至正式运行状态,出水水质不会出现明显波动。缺点是厌氧池和缺氧池的进水分配比、内回流比和外回流比的多因素变化不易控制,TN和TP的去除效果稳定较慢。由于前期准备较为充分,整个培菌试运行过程按预期方向很快地良好发展,取得了预期的满意结果,试运行过程中的进出水水质详见
6、表2。 4.影响培菌的环境因素及解决措施4.1有机负荷率低由于初期收水范围主要为污水厂附近的大学城,导致进水有机营养源严重不足,COD仅为100mg/L,BOD5为60mg/L左右,对培菌造成的影响是活性污泥增殖较慢,培养周期较长,且低有机负荷率易发生污泥膨胀现象,因此考虑投加放粪站粪便污水,投加点选择在进水泵房,可去除其中大体积污物,与进水稀释提升进入后续改良型A2/O生物池。 4.2水量严重不足由于试运行时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收集率较低,导致实际进厂水量仅为设计规模的1/5左右且进水不均匀程度高,因此会大幅度延长污水在厂内构筑物和管路中的停留时
7、间,影响处理效果。例如,管渠内因流速降低造成沉积;初沉池和二沉池因堰上水头减小而造成出水跑泥。为此,对初沉池、改良型A2/O生物池和二沉池均采用半幅运行方式,即仅分别运行其中一组(2.5万m3/d)。同时控制进水泵的运行方式以适当调节不均匀性。4.3泡沫问题在培菌初期改良型A2/O生物池曾出现浅褐色泡沫。分析原因主要是进水有机负荷率偏低,和絮凝体中的菌胶团细菌相比,丝状菌由于其丝状的形态,决定了它们都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而比细菌更容易吸收有机物和氧而成为优势菌。丝状菌丝体的互相交织使污泥絮体松散,沉淀性能恶化,污泥体积膨胀,SV和SVI均很高,从而在液面
8、上产生大量浅褐色泡沫。通过逐步外加有机碳源及合理控制C:N:P比后泡沫问题得以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