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78075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2
《对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有关问题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有关问题思索 【摘要】本文针对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对策。要找准和提炼出本专业的特色定位;改革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关键词】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问题;对策所谓专业建设,简而言之,就是创建新专业,或者对原有专业增加新的设施和新的内容,对它进行改革和改造的过程。这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建设工作和改革举措,同样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障,在本科教育改革中处于重要地位。为了提高和扩大学校的辐射能力,在专业建设水平方面就要更上一个层次,要结合本校的特色和精品专业课程和
2、学科,构建特色专业体系,为培养高质量和高水平人才提供保障。本文主要从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方面谈几点想法。一、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5在一些地方院校,开设了非师范性的工科专业,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设工科类专业也可以充实已有的教学资源,培养更多能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这样就突破了师范院校单一的功能教育。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发展,地方师范院校的工科专业建设在专业结构的调整、学科的布局等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还有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地方师范院校的工科专业布点和部属高校相同学科之间重复较多,主要表现在专业特色不突出。具体的表现是:
3、较多的都是从模仿的角度出发,没有较多的吸收和创新专业设置的科学性,这样就不能准确的反映出社会对高等人才需要的具体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并且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地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限制,都会造成缺少特色人才,大部分都定位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方向上。在培养模式上,与其它学校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后来的模仿先上的”、“普通的模仿名牌的”、“地方的模仿中央的”等问题。没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其次,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力度不够,办学模式仍依赖师范路径。一些传统的学科专业无论是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存在老化问题,没有
4、及时反映当前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不少师范院校办工科,名义上为工科专业,但实际办学却依然按照师范传统来规划设计工科专业的建设发展。5第三,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面向经济建设和就业市场需要的高新技术类、技术应用类专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二是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森严、相互分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形成。属于同一学科门类的专业却被人为地分割到不同的系部,势必造成一些基础课程、相同或相近专业课程的重复建设。第四,师资队伍的构建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一是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短缺。二是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或领军人物。大部分师范院校,师范类师资占多数
5、,非师范类师资占少数,工科专业师资则更少,而且工科专业师资中一些是师范类师资的转型,大部分专业教师较年轻,缺乏教学经验,这与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距离很大。二、办好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的对策及建议1、找准和提炼出自己专业的特色定位工科专业在定位特色时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体现“地方性”。地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专业建设要充分依靠地方的现有条件和优势条件来开展。二是凸显“实用性”。特色专业的设置要通过对社会发展背景(包括社会总的需求情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本地区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规划5等)、行业背景(包括现有行
6、业运行状况、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结构以及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周密的分析,对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三是要注重“复合性”。应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优势实行专业整合,形成特色专业。2、改革传统专业建设模式,构建长效机制必须加大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力度,实现传统学科专业新的发展。如材料类专业的改造,应实现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传统材料与纳米材料的结合,重点增加新材料的内容,培养大材料专业的人才。所谓长效机制包括: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遴选机制;有社会广泛参与的以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发展决策机制;资源共享,相关专业交
7、叉支撑的专业发展集约型机制。对于大部分师范院校来说,工科专业发展的定位应为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必须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办学模式,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转变教学方式,切实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3、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紧密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在广泛调研、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学校的专业结构与布局切实按照学科建设规律进行梳理,坚持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学科优势互补的原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