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5850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汽车振动学》教学方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汽车振动学》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汽车振动学》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后续课程的理解。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汽车振动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词:汽车振动学;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73-026《汽车振动学》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汽车振动学》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
2、生对后续课程的理解。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汽车振动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词:汽车振动学;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73-026《汽车振动学》是一门比较全面地、系统地介绍有关汽车振动理论的课程,对于汽车设计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汽车理论》和《汽车设计》课程的许多章节都以振动理论为基础,在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乘坐舒适性、发动机的减振和隔振等
3、研究中也离不开振动分析,而车身结构的模态分析技术更是以振动为基础的学科。如果没有振动理论的扎实基础,学生对这些课程就很难有深入的理解,所以,《汽车振动学》已经成为汽车设计专业的本科生必须修读的课程之一。《汽车振动学》是汽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与其他课程相比,该课程理论抽象,公式推导繁杂,内容枯燥;学生普遍感到难度较大。而且此课程已经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工程型车辆工程试点专业的重点建设课程,所以探索其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6《汽车振动学》内容多而且枯燥
4、,并且大部分内容都是理论的讲解和公式的推导,学生学习时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将被动接收变为主动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当学生对某一学科没有兴趣时,学习就变得枯燥乏味,苦不堪言,只能是死啃书。要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调动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热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讲被动隔振时,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很早以前人乘坐马车
5、长途跋涉会很累,感觉很颠簸,而现在的汽车坐在里面感觉很舒适?经过提示学生会想到是汽车悬架起作用,再接着提问:悬架为什么可以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能不能从理论上证明这一点?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兴趣,自然会认真听讲,被动隔振这一知识点很快就会被掌握。这种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能逐步启发学生,引导探究,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讨论,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其次,可以将各个知识点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实际上很多生活现象都与振动有关,比如,在第一节时就讲到地震,这是一种振动
6、现象,也是学生都了解的现象;可以请坐过飞机的同学讲一下飞机遇到强气流时的乘坐感受,飞机飞行不平稳是由于受到气流的影响产生了振动;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减肥机的广告,减肥机用到的就是振动原理。除了这些学生较为了解的生活现象,还可以讲一些与工作生产有关的现象,比如:加工机械零件的机器振动会降低机床的精度,纺织机械发出的巨大噪声会使工人患耳聋、耳背的比例大大增加,发动机的振动如何不传到车架,曲轴的扭转振动如何不影响传动系统等;通过这些举例让学生知道振动并不陌生,在他们身边存在很多振动现象,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振动的影响,如何应用振动
7、原理来为我们服务。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汽车振动学》各章节存在独立性,但也有一定的联系,例如单自由度振动、二自由度振动、多自由度振动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而汽车振动分析一章是前面三章知识点的一个应用6,用振动理论来解决汽车乘坐舒适性问题。首先,讲解知识应该由浅入深,有简入繁,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比如在对汽车振动规律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建立汽车的力学模型,力学模型建立时,应该由简单到复杂,首先应该忽略轮胎的弹性和质量,得到车身垂直振动的单自由度系统;其次当汽车前后悬架质量分配系数等于1
8、时,前后悬架的垂直振动是独立的,可以把汽车看作车身和车轮的二自由度振动系统;再次当汽车对称于其纵轴时,可以看到四自由振动系统;最后是最复杂的七自由度振动系统。其次,温故而知新。在每一堂课展开前,应当先抽适当时间复习上一课的重点,然后引出本次课的内容结构,最后进行小结,使学生在学习时思路有承接,能主动跟上老师的节拍。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