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探究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应用

ID:6046866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1

知觉探究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应用_第1页
知觉探究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应用_第2页
知觉探究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应用_第3页
知觉探究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应用_第4页
知觉探究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觉探究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知觉探究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知觉的基本概念以及在员工管理中被广泛使用的“归因理论”与“知觉管理理论”,以便帮助组织的管理者更有效及更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激励,从而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与业绩,推动组织成长。关键词:知觉;归因理论;知觉管理;员工激励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2对于一名管理者而言,有效地同员工进行沟通并对他们进行激励,是成功实现组织目标最为重要的一项职能。但是,管理者却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员工对于管理者的行为所做出的反应往往并不是以客观现实而是以他们自己的知觉为基础的,他们是针

2、对他们所看到的世界进行思维,因此,准确的把握员工对他们工作和管理活动的知觉无疑是一切有效管理活动的前提。一、知觉的基本概念8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对自己所观察对象的解释说明,进而发展成为个人态度,并且影响个人的行为。知觉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分别是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其中,选择性指主体在同时接受刺激时,会选择性地把其中一些当作知觉对象,把另一些对象当作背景;整体性指主体会将知觉对象中的多个孤立部分认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理解性指主体会通过经验与知识对知觉

3、对象进行解读;恒常性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知觉映像并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会相对保持稳定。由知觉的特征可以看出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到知觉的形成,从而使得知觉主体面对相同的事务却可能产生不同的知觉,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知觉者本身——当看到被知觉的客体并试图进行理解时,主体特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应的解释;(2)被知觉的客体——被知觉的客体的特点会影响到知觉,同时,目标与背景的关系也会影响到知觉;(3)知觉情境——因为物体被看到的时间会影响主体的注意力,因此观察的背景同样十分重要。二、知觉研究的管理学意义知觉对组织中个人行为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员工在平常的工

4、作中,对现实的知觉通常并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的,对于同一知觉对象,不同主体的知觉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无论组织在向员工传递期望信息时付出何种程度的努力,成员在感知时仍非常容易产生理解偏差。同时,这种偏差会随着群体的扩大而迅速累计,最终大幅提升组织的沟通成本与冲突成本、削弱组织的运营效率。8所以,对于管理者而言,加强对知觉过程的理解,在传递信息时,认识到知觉偏差的存在及其产生的根源,将能够极大地提升其在判断组织管理问题方面的准确性以及处理相关问题的有效性,从而保证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与组织目标的最终达成。三、从归因理论角度审视组织员工的激励问题1.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管理者

5、在平常的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对象往往是具有不同信念、价值观和意识的人类,当观察个体时,通常需要对其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行动寻求相应的解释。归因理论指出:对某一特定行为所做出的归因不同,主体对个体的判断也会十分不同,当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主体总会判断它是由内因还是外因造成的。内因行为是在个体控制范围之内的行为,外因行为则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行为。根据归因模型(图1-1),主体的归因判断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1)区别性——被观察个体在不同情景下行为的重复程度;(2)一致性——不同被观察个体在类似情景下做出相同反应的程度(3)一贯性——被观察个体行为的稳定程度与持久程度。对于观察者而言

6、,当个体行为表现出高区别性、高一致性、低一贯性的时候,很可能认为该个体的行为是由外部因素主导的,反之则很可能会认为是由员工自身的内在因素主导的。8图1-1归因模型2.归因理论与员工激励归因对于员工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管理决策的影响上。例如,如果失败被归结为内因,管理者就会选择更有能力的员工或对其进行培训;如果将其归为外因,管理者暂时就不需要采取措施。但是,在现实当中,由于基本归因偏差、自我服务偏差和利己归因偏差现象的普遍存在,管理者在进行归因时想要避免失真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正因为如此,管理者想要给予员工客观的评价,保证组织的士气与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7、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来降低这种归因过程中的失真。首先,应帮助员工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管理者需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员工,明确员工的任务目标。员工会根据自己所处的状态和对未来的考虑制定一组目标,而管理者会根据企业战略形成对于员工的期望目标,如果两者差距较大,就有可能困扰员工,使其对前景产生悲观。另外,应帮助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在帮助员工理解自己的工作成果与组织成长关8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反馈,客观地找到导致员工绩效不佳的原因,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员工的绩效持续改进,并顺畅绩效管理的整个循环。同时,利用反馈鼓励正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知觉探究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知觉探究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知觉的基本概念以及在员工管理中被广泛使用的“归因理论”与“知觉管理理论”,以便帮助组织的管理者更有效及更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激励,从而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与业绩,推动组织成长。关键词:知觉;归因理论;知觉管理;员工激励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2对于一名管理者而言,有效地同员工进行沟通并对他们进行激励,是成功实现组织目标最为重要的一项职能。但是,管理者却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员工对于管理者的行为所做出的反应往往并不是以客观现实而是以他们自己的知觉为基础的,他们是针

2、对他们所看到的世界进行思维,因此,准确的把握员工对他们工作和管理活动的知觉无疑是一切有效管理活动的前提。一、知觉的基本概念8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对自己所观察对象的解释说明,进而发展成为个人态度,并且影响个人的行为。知觉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分别是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其中,选择性指主体在同时接受刺激时,会选择性地把其中一些当作知觉对象,把另一些对象当作背景;整体性指主体会将知觉对象中的多个孤立部分认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理解性指主体会通过经验与知识对知觉

3、对象进行解读;恒常性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知觉映像并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会相对保持稳定。由知觉的特征可以看出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到知觉的形成,从而使得知觉主体面对相同的事务却可能产生不同的知觉,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知觉者本身——当看到被知觉的客体并试图进行理解时,主体特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应的解释;(2)被知觉的客体——被知觉的客体的特点会影响到知觉,同时,目标与背景的关系也会影响到知觉;(3)知觉情境——因为物体被看到的时间会影响主体的注意力,因此观察的背景同样十分重要。二、知觉研究的管理学意义知觉对组织中个人行为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员工在平常的工

4、作中,对现实的知觉通常并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的,对于同一知觉对象,不同主体的知觉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无论组织在向员工传递期望信息时付出何种程度的努力,成员在感知时仍非常容易产生理解偏差。同时,这种偏差会随着群体的扩大而迅速累计,最终大幅提升组织的沟通成本与冲突成本、削弱组织的运营效率。8所以,对于管理者而言,加强对知觉过程的理解,在传递信息时,认识到知觉偏差的存在及其产生的根源,将能够极大地提升其在判断组织管理问题方面的准确性以及处理相关问题的有效性,从而保证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与组织目标的最终达成。三、从归因理论角度审视组织员工的激励问题1.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管理者

5、在平常的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对象往往是具有不同信念、价值观和意识的人类,当观察个体时,通常需要对其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行动寻求相应的解释。归因理论指出:对某一特定行为所做出的归因不同,主体对个体的判断也会十分不同,当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主体总会判断它是由内因还是外因造成的。内因行为是在个体控制范围之内的行为,外因行为则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行为。根据归因模型(图1-1),主体的归因判断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1)区别性——被观察个体在不同情景下行为的重复程度;(2)一致性——不同被观察个体在类似情景下做出相同反应的程度(3)一贯性——被观察个体行为的稳定程度与持久程度。对于观察者而言

6、,当个体行为表现出高区别性、高一致性、低一贯性的时候,很可能认为该个体的行为是由外部因素主导的,反之则很可能会认为是由员工自身的内在因素主导的。8图1-1归因模型2.归因理论与员工激励归因对于员工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管理决策的影响上。例如,如果失败被归结为内因,管理者就会选择更有能力的员工或对其进行培训;如果将其归为外因,管理者暂时就不需要采取措施。但是,在现实当中,由于基本归因偏差、自我服务偏差和利己归因偏差现象的普遍存在,管理者在进行归因时想要避免失真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正因为如此,管理者想要给予员工客观的评价,保证组织的士气与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7、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来降低这种归因过程中的失真。首先,应帮助员工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管理者需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员工,明确员工的任务目标。员工会根据自己所处的状态和对未来的考虑制定一组目标,而管理者会根据企业战略形成对于员工的期望目标,如果两者差距较大,就有可能困扰员工,使其对前景产生悲观。另外,应帮助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在帮助员工理解自己的工作成果与组织成长关8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反馈,客观地找到导致员工绩效不佳的原因,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员工的绩效持续改进,并顺畅绩效管理的整个循环。同时,利用反馈鼓励正确的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