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214307
大小:795.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20-12-03
《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与环境保护环境与环境保护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规、标准体系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西部环境和四大工程的环保考虑环境保护与WTO1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任务环境环境,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名词,它的含义是极为丰富的。它在哲学、科学、工作三个层次上有不同的定义文字,它们之间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既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又不可相互取代。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它是一个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环境,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当然有比哲学定义更明确更具体的科学定义。在社会学中,环境被认为是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而在生态学中环境
2、则被认为是以生物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中环境被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就是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日益恶化的环境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目前,地球生态系统持续恶化,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等重大环境问题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威胁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人口、资
3、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已经成为世界环境学科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人口问题人口数量的过速增长人口素质偏低老龄化等问题资源问题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淡水水资源世界及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图表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二)生态破坏问题1.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物物种消失大气环境污染1.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气体及全球气候变化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二)生态破坏问题1.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物物种消失大气环境污染1.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气体及全球气候变化当前面临的
4、环境问题(三)有毒化学品贸易和危险废物管理生物多样性危机海洋和沿海地区城市影响中国环境现状水环境现状海洋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工业固体废物辐射环境耕地/土地生物多样性中国环境现状(一)水环境中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松花江水质尚可,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1999年和1998年我国废水及COD排放情况见下表。1999年和1998年我国废水及COD排放情况一览表中国环境现状(海洋环境)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严重,近海环境状况总体较差,海洋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
5、有效控制。我国近岸海域东海污染最重,其次是渤海,南海和黄海水质相对较好。1999年我国进按海域水质类别见右图中国环境现状(大气环境)中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仍然是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和二氧化硫。少数特大城市属煤烟与汽车尾气并重类型。酸雨污染范围大体未变,污染程度居高不下。1999年和1998年我国废气中主要污染排放情况见下表。中国环境现状声环境工业固体废物辐射环境耕地/土地森林/草地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的任务中国环境保护的五个重大、变化现接段中国和保护的主要任务“33211”工程西部大开发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2环境保护法规、标准
6、体系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国际履约返回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方环境法规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部门规范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经济建设环境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环境标准的含义环境标准是控制
7、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它是国家根据人群健康、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态的要求,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配比、布局和各环境要素的组成(特别是污染物质的容许含量)所规定的技术规范。环境标准是评价环境状况和其他一切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定依据,也是推动环境科技进步的动力。环境保护标准的作用控制污染、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环境标准是环境评价的准绳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环境标准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环境标准体系国际履约十大公约多边环境协议非约束性文件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