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860568
大小:7.06 MB
页数:56页
时间:2020-11-2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的护理2002年11月16日起,广东省部分地区开始流行一种从未见过的呼吸道传染病数日之后,部分病例开始死亡,而且,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大量被传染北京地铁疾病开始从广东一路向北迅速传至首都北京,造成北京流行,世界震惊Outline2003年5月5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OutlineSARS病原推断Epidemiology一、概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传染
2、性极强。主要症状:发热、干咳、胸闷.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二、病原学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冠状病毒科,单股正链RNA病毒。有包膜病毒(双层脂膜),周围有鼓槌冠状突起,呈日冕状。二、病原学SARS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要强于其他冠状病毒。在干燥塑料表面存活4天,尿液中至少1天,粪便中4天以上4℃可存活21天,-80℃稳定性好加热至56℃15分钟即杀灭、对乙醚和甲醛等一般消毒剂、紫外线均敏感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者是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者及一些野生动物也可能是传染源,但有待
3、证实。2、传播途径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消化道排泄物、其他体液、患者污染的物品等。其他三、流行病学三、流行病学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较持久免疫力。高危人群: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到过疫区的人。三、流行病学4、流行特征冬末春初多发于02年在广东佛山发现,后蔓延到全球约32个国家和地区,以中国、加拿大及新加坡最为严重,累计8422例,死亡916例。医务人员发病占20%。四、发病机制和病理双肺明显膨胀,以弥漫性肺泡损伤病变为主,早期有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
4、病程3周后有肺泡内机化及肺间质纤维化,造成肺泡纤维闭塞。病初1~7天起病急,发热为首发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干嗽少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程10~14天中毒症状加重,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肺实变体征明显,卧床休息病程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肺部炎症吸收较慢进展期恢复期早期第三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五、临床表现潜伏期通常为1-16天,通常在3~5天。五、临床表现六、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正常或下降,淋巴细胞常减少;部分血小板减少。血液生化:低氧血症。ALT、LDH及等不同程度升高。病原学分离
5、:RT-PCR检测患者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等的病毒RNA;早期、简单、快速血清学检测:特异性抗体。六、实验室检查影象学检查:X线、CT为间质性肺炎表现,多呈斑快状阴影或网状改变,短期内病灶迅速增多,常双侧病变,部分呈大片阴影。六、实验室检查七、诊断1、流行病史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4、抗菌药物无效5、影像学检查(必要)6、排除类似病七、诊断(1)发病前2周曾密切接触过同类病人或者有明确的传染给他人的证据(2)生活在流行区或发病前2周到过疫区。七、诊断具备下列临床表现一项者:(1)发热,体温>38℃,伴相关
6、症状(2)咳嗽无痰、呼吸急促(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肺部啰音或有肺实变体征八、治疗1、一般治疗2、对症治疗发热>38.5℃者,可用药物或物理降温。咳嗽、咳痰给予镇咳、祛痰药。有心、肝、肾等功能损害,作相应处理。气促、低氧血症予持续鼻导管吸氧。八、治疗3、抗病毒或继发细菌感染4、糖皮质激素应用指征:中毒症状,高热持续3天不退,或重症病例;X线胸片进展迅速,48小时内肺部阴影进展超50%。5、中药辅助治疗九、护理诊断体温过高有感染的危险气体交换受损01020304焦虑、恐惧04气体交换受损气体交换受损十、
7、护理措施疫情报告隔离措施法定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隔离治疗和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发热门诊隔离室患者救护车急、门诊就医住院或转院就地呼吸道隔离,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分开收治。工作人员:戴12层棉纱口罩或N95口罩、帽子、防护眼罩及手套、鞋套等,穿隔离衣,以保证无体表暴露于空气中。房间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擦拭,病人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排出。更衣室口罩、帽子、手套、鞋套口罩、帽子、手套、鞋套手术衣、工衣、隔离衣、裤第一层手术衣第二层工衣第三层隔离衣套装防护衣口罩戴上头
8、罩防感染面具隔离病区入口隔离病区缓冲带隔离病区走廊高度怀疑个体:戴N95口罩→隔离→直到排除SARS为止隔离室:患者检查,监测及处理临床症状避免和家人接触,无症状者禁入隔离室离院疑似病人宣教:症状监测、自我照护隔离、就医十、护理措施气体交换受损体温过高采取有效降温措施(物理、化学),加强基础护理,补充营养水分,口腔、皮肤护理。休息、活动病情观察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十、护理措施焦虑、恐惧:及时与病人沟通,关心安慰,缓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