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804543
大小:1.31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11-25
《蝉-虞世南-鉴赏教案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蝉-虞世南-鉴赏书法欣赏注释:垂緌: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似下垂的冠缨,故说其是垂緌。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蝉“饮清露”。流响:蝉鸣之声时高时低且时间很长,像流水的响声一样,故称“流响”。藉:借。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能文辞,工书法。作者虞世南是唐太宗时代的重臣。唐太宗曾屡次称赞他有“五绝”,即他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都是空前绝后的。唐代文坛“咏蝉”诗三绝: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
2、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首句表面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显贵。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老百姓心目中,是与“清客”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把他们统一在一起,“显贵”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了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作反铺垫。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
3、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我们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里面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崇高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与其拼命要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好多高尚,倒不如内外兼修,用自己的博学多才和人格魅力来获得别人的认可与赞扬。默默无闻没有什
4、么可丢脸的,只要做好真实的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要想声名远扬只是时间问题!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