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家访活动方案.doc

中心小学家访活动方案.doc

ID:59559033

大小:1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11

中心小学家访活动方案.doc_第1页
中心小学家访活动方案.doc_第2页
中心小学家访活动方案.doc_第3页
中心小学家访活动方案.doc_第4页
中心小学家访活动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心小学家访活动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桥中心小学家访活动方案——课外访万家携手促成长土桥中心小学2014年3月土桥中心小学家访活动方案------课外访万家携手促成长一、指导思想:围绕教师受锻炼、学生得实惠、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要求,最大限度争取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和配合,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学校特组织开展“课外访万家,携手促成长”大型家访活动。二、活动主题:践行师德、携手育人三、活动目标:根据县局和学区落实“四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实施意见活动通知要求,进一步巩固我校“大手牵小手、温暖你的心”家访活动成果。本次活动将实现全校教师全部参与、

2、以班为单位,走访全体学生和家庭。通过家访,切实掌握每位学生的成长背景、身心状况,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解决实际困难,消除不同困境带给学生的消极影响,保证零辍学率、提高帮困率,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巩固完善家校互动联动、师生互动交流的有效机制,丰富教育策略,锻炼教师能力,提高教育实效性。四、活动时间:2014年3月—2014年12月五、活动任务:1、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和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表现,发现好的家庭教育典型。2、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并积

3、极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六、活动要求:1、“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2、“六知道”。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3、“六回访”。即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流动人口子女

4、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在此次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跟踪回访制。4、“六不准”: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谋取利益或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5、学校管理人员要带头参加家访活动,督促每一位党员带动每一位教师投入到家访活动中来。(校务人员蹲点年级:一、二年级杨俊兴,三、四年级巨建宏,五、六年级任立道)七、具体安排:1、启动准备阶段(3月上旬)①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

5、学校家访活动方案。②开展全员学习培训,明确活动目的、意义、内容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2、推进实施阶段(3月中旬—2014年11月)①摸清信息,分类整理,制订班级家访计划。(由班主任牵头,根据班级任课教师学科特点,确定走访学生名单及时间)②开展携手走访活动。深入学生家中,向家长传授或交流科学的教育方法技巧,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家庭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达成教育默契,填写家访工作日志,建立学生家访档案。③对家访过程中问题较突出的学生进行再访,察看家长和学生的变化情况,发现解决新问题,巩固帮扶成果,并撰写一份家访

6、心得体会,总结工作经验。3、总结提高阶段(2014年12月)①学校对集中家访活动进行自查总结(9日前上交学校活动总结),并整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改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建议。②评选优秀家访教师并按要求进行表彰。③建立教师家访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八、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杨俊兴副组长:任立道、张琨组员:巨建宏、周彩瑞、安海霞、李富娟、范雪霞、田粉梅、王婷、何娟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