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docx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docx

ID:59499971

大小:17.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03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docx_第1页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docx_第2页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docx_第3页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教学设计教学思想:这首诗语言明白如话,灵动活泼,幽默诙谐,意趣横生。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为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诗人是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的诵读、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学习诗歌寓理于事的表现手法。3、感受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复诵读,想像诗歌描绘的环境,感受行人的心情。难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思考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课时:1

2、一、导学示标在小学,我们学过杨万里的诗《小池》,(背诵)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杨万里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那杨万里的诗还有哪些呢?谁能背诵一下?《宿新市徐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宋)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

3、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杨万里 (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同学们都对杨万里的诗歌记忆犹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他的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首先来看看今天的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的诵读、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学习诗歌寓理于事的表现手法。3、感受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二、教师补充1、简介作者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杨万里在

4、诗歌创作上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他创造了新奇幽默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诚斋集》等著作传世。2、创作背景这个题目下有六首诗,这是第五首。这首诗作于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此诗时,杨万里65岁,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感悟。三、诵读诗歌1、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试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1)正音: 赚(zuàn) 拦(lán) (

5、2)节奏: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2、反复诵读,小组齐读,分组读,熟读成诵。3、指名学生读,大家从以下方面评议:停顿节奏、感情把握四、品读诗歌1、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释词: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赚:骗。错喜欢:空喜欢政:同“正”放出: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2、自读并理解诗意,然后组内相互交流。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白白的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圈子里以后,一座山让你经过,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3、品读诗歌。第一句包含了

6、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三四两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形容

7、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五、悟读诗歌通过品读诗歌,你觉得这首诗蕴含了什么样的哲理?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路上的困难呢?这首诗前半部是议论,后半部是描摹,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一个具有简单意义的深刻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

8、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迷醉。六、拓展延伸同学们,我们之前也曾经学过一些哲理诗,谁能背诵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