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探究

基于素质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探究

ID:5942217

大小:3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29

基于素质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探究_第1页
基于素质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探究_第2页
基于素质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探究_第3页
基于素质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探究_第4页
基于素质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素质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素质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探究  摘要:素质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起点,能够有效保证人力资源后续板块的针对性、有效性。激烈的企业竞争加快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变革,从而使素质模型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工具,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活跃了组织氛围。通过阐述素质模型的概念及建立步骤,分析素质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关键词:素质模型;企业;人力资源;影响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081-03收稿日期:2013-07-19基金项目:吉首大学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JGY201204)作者

2、简介:高程程(1985-),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引言1973年麦可利兰博士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TestingforCompetencyRather13ThanIntelligence》,文中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绩效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从而提出了素质模型。自那以后,素质模型开始为政府或企业的人员管理实践提供参考,研究由理论向实践应用深入,素质模型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一种有效的工具,它被广泛用于企业的员工开发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等管理实践中。在多变的环境下,素质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

3、作用,可以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提供正确、高效的人才管理方案。基于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的方向,是将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紧密结合的一个重要工具。充分利用素质模型系统,企业可以选择并培育真正需要的人才,形成一个选、用、育、留人才规划和资源整合利用的良性循环,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长期核心竞争力。一、国内外研究概述基于素质理论基础之上构建的各种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麦克利兰(1972)为美国政府建立的FSIO胜任模型中有三种核心素质:(1)跨文化的人际敏感性;(2)人的积极期望;(3)快速进入

4、当地的政治网络。虽然经不断修改和开放,直到今天美国政府仍然将这三种素质作为选拔FSIO的主要依据。博亚特兹(1982)通过大量的工业行业的公共事业和私营企业的不同职位的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了管理人员素质的通用模型,包括6大类特征群(目标和行动管理、领导、人力资源管理、指导下述、关注他人、知识)以及1913个子素质。英国管理学家麦斯菲德(Mansfield)与马歇尔(Mitchell)在发表于1996年的论文《工作素质模型》中,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发展了素质模型理论,他们提出:素质模型是与素质不同的两个概念。因为素质模型是基于对个体在工作中应实现的工

5、作产出的描述——而不仅仅是他们在工作中应该具有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在工作中应该采取的态度以及他们应该承担的职责。McClelland(1998)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帮助两家跨国公司建立了高层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麦克莱兰德团队的素质词典翔实而具体,并且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素质词典及结构图被广泛认同并成为后来各国无数专家学者研究素质模型的理论基础。以上国外专家学者对素质模型的建构认知具有不同的侧重点。麦克莱兰德对素质模型的建构涵盖了素质的各个组成要素,但对于个性、动机等素质冰山下的组成部分如何进行衡量也许会在实践中面临挑战;麦斯菲德与马歇尔对素质模型的建

6、构更多的是侧重于工作中的行为,从行为的角度来对素质模型进行定义。“素质模型”这一明确概念是近年来被引入国内的。2002年陈玮的《用素质模型再造一千个柳传志》中率先介绍了麦克莱兰德和HAY小组的“素质模型”观点,还提出了“领导力素质模型”的观点,可算作国内较早引进“素质模型”的著述。赵曙明、杜鹃(2007)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调查了多个省份制造化工和服务行业中的113000多名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构建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提高国有企业内部管理者甄选培训绩效评价等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付永佳(2008)高级管理者素质模型则提供了一个整合公司人力资源功

7、能和服务的通用的工具和方法,它能帮助所有管理层、企业甚至整个社会在未来更具挑战的时代中提高工作效率,研究企业管理层素质模型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邓佐明(2011)通过调查问卷法进行了数据的收集,研究了胜任力模型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也为国有企业在培训和绩效考核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建议。李玲(2011)素质模型是当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兴起时间不长,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成熟和完善。廖颖川、吕庆华(2013)基于创意产业能力素质模型的综述分析、中国企业创意人才的现状和开发困境的分析及企业进行创意人才开发应该坚持的原则,阐

8、述能力素质模型在企业创意人才引进—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