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苏教版.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苏教版.ppt

ID:59401990

大小:1.05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9-19

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苏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苏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苏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苏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苏教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苏教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赏图激志未名湖景区未名湖景区是燕园的主体和中心,是北大校园中最美丽动人的地方。未名湖春光未名湖之夏未名湖的秋天冬天的未名湖走近北大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

2、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我心目中的北大说一说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十三、四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只有大量吸纳知识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少年大学生田晓菲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的《十三岁的际遇》八、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走近晓菲田晓菲,天津人。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

3、(近十四岁)时,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三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又赴美留学。26岁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大三时,为纪念北大建校90周年写的。解题知文“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际遇”-------机遇,时运等“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者十三岁时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一事。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生活,抒发了对“北大”的无限感激和热爱之情。读准下列加横线的字白驹过隙()蓦然()积攒()絮语()安恬()樯橹()惆怅()徜徉()摒弃()迸溅()穹隆()弹指()撷取()呜咽()犀利()

4、骤然()jū,xìmòzǎnxùtiánqiángchóuchàngbìngbèngqióngtánxiéyèxīzhòuchángyáng扎稳马步(1)际遇:遭遇(多指好的)。文中是指作者十三岁被北大破格录取的机会。(2)尘缘:佛教称尘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人心与‘六尘’有缘分,受其拖累,叫作尘缘。泛指世俗的缘分。(3)穹隆:指天空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也泛指高起成拱形的。(4)呜咽:低声哭泣。(5)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6)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7)倘徉:安闲自在地步行。(8)絮语:絮絮叨叨地说。(9)犀利:锐利。(10)古朴:朴

5、素而有古代的风格。(11)凝重:端庄,庄重。(12)安恬:安逸恬适。(13)撷取:摘下,取下。(14)惆怅:伤感,失意。(15)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文中用以比喻凝聚、积累。(16)白驹过隙: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如同骏马在极小的缝隙前飞越而过。形容时间迅速流逝。(17)茫然若失:失意的样子。附录整体感知自由阅读课文后,以田晓菲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按时间的顺序,以“我与北大的故事”为题,讲述田晓菲与北大的故事。明确:四个阶段(七岁、十岁、十三岁、即将十六岁)初知、初见北大进入北大回报北大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下列问题:1、概括这一部分的大意,画

6、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2、找出作者从7岁初知北大到16岁回顾北大的感情变化,特别是作者进入北大两年来的思想感情变化。→3、指出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局部探究第一部分:写作本文的缘起。7岁:从泛黄的照片中知道北大。10岁:乘车经过北大校门,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北大。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就“不新鲜”了。13岁:到北大读书。16岁:已是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了。梦想自信际遇回顾作者两年来思想感情的变化:刚进入北大:“一脑子浪漫念头”,“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入校两年后的秋天:“心情不胜凉意”,看到新生,感到

7、有些茫然若失。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表明了作者通过两年的学习后,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概括这一部分的意思,看看它可以分几层。→2、“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这一句话怎么理解呢?→3、作者通过读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试把这些精彩的语句和语段找出来。→局部探究第二部分:北大为每一个学子展示了动人的新世界。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6-9):写北大图书馆给“我”的影响。第二层(10-11):写北大的人:同学与老师。第三层(12):总结来到北大两年来的感受——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