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河威州泉域生态旅游开发探究

冶河威州泉域生态旅游开发探究

ID:5936727

大小:3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29

冶河威州泉域生态旅游开发探究_第1页
冶河威州泉域生态旅游开发探究_第2页
冶河威州泉域生态旅游开发探究_第3页
冶河威州泉域生态旅游开发探究_第4页
冶河威州泉域生态旅游开发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冶河威州泉域生态旅游开发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冶河威州泉域生态旅游开发探究  摘要: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开展了冶河威州泉出露区的地形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及水质测试,对冶河威州泉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利用SWOT模型对其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分析,根据功能分区理论提出了今后旅游开发建议。分析认为,冶河威州泉作为典型的泉水-河流型湿地景观,泉水资源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与旅游开发潜力,但同时也存在开发落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劣势。开发初期宜采取“增长型发展”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建立具有较高产业价值的湿地景观,利用市场的推动来更好地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关键词:生态环境;湿地;

2、旅游开发;冶河;威州泉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威州泉是石家庄地区流量最大的泉群,位于井陉县威州镇。泉水主要沿冶河两岸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溢出,为河流侵蚀形成的上升泉群,总流量约3.09亿m3/a[1]。威州泉的补给使冶河下游具有稳定的径流量及水质条件,保证了冶河威州段的良好生态环境。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冶河上游来水逐年减少,河谷生态环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前期调查发现,冶河威州泉域是目前最有前景的生态环境开发目标区,通过对威州泉出露区进行一定景观改造,就可以有效提升景观质量,建

3、立具有较高产业价值的生态旅游景观,利用市场机制更好地保护本区的生态环境,进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3]。因此,本文对威州泉所在的冶河河谷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威州泉出露区开展了地形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及水质测试,查明了威州泉出露区的地层、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现状,并利用SWOT模型[4]对威州泉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1自然地理概况威州泉所在的冶河上游分西、南两支,西支为绵河,南支为甘陶河,二者在井陉县北横口处汇流后称为冶河,随后穿过井陉县城、威州镇等向北经平山县注入黄壁庄水库。流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起伏较大,上游两岸山

4、峰海拔高程一般为700~1200m,中下游为丘陵,海拔高程为120~150m。流域范围内沟谷纵横,为典型的树枝状水系[5]。冶河在威州镇岩峰至坡头村一带的河床是盆地最低侵蚀-排泄基准面,地下水通过可溶岩地层中的溶孔、溶洞及溶蚀裂隙流向排泄区,在该段河道及两岸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以泉的形式溢出,形成威州泉群[6]。威州泉群包括大小泉群约十余处,其中以威州附近的西庙泉组和坡头泉组的溢出量最大,是枯水季节冶河河水的主要来源。11[BT2][STHZ]2研究方法[BT3][STHZ]2.1地球物理勘探坡头是目前威州泉群的主要出露区。为探测坡头泉组泉口附

5、近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确定泉群的涌出途径和第四系地层的性质,为后期工程开发提供地质依据,在坡头泉组进行了地球物理勘探。共布设两条测线,两测线布置呈十字正交,布线长度总计610m。勘探以高密度电阻率法为主,在较复杂部位利用面波法进行验证,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解释。[BT3][STHZ]2.2水量及水质调查在开展研究区水量与水质调查时,分别采集了威州泉及其上下游冶河水样5组,并进行常规指标测试,以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规定值作为评价标准,对各段水质进行分析。[BT3][STHZ]2.3地形测绘通过开展地形测绘,查明了拟开发

6、区水流动路径及地形坡度变化,以便在天然环境基础上对泉群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测绘使用的是南方NTS362R全站仪,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2ppm。测绘总面积,测量点位总计75个。2.4生态旅游开发分析SWOT11分析法是旅游发展战略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SWOT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利用SWOT模型分析旅游产品、内外环境,并与竞争对手进行充分的比较,可明确景区在内部条件上的优势和劣势,识别环境中影响景区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从而把握有利

7、条件,避免不利的环境威胁[7]。在大量野外调研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冶河威州泉湿地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今后旅游规划思路。3威州泉域自然环境调查3.1水文地质条件威州泉群为井陉盆地主要的岩溶地下水排泄区,泉群北侧地层产状呈近东西走向,向南倾斜,使下寒武统紫红色黏土岩出露地表,岩溶水由西南向东北运移至泉群北侧时受阻,地下水位抬高,因含水层被冶河侵蚀使地下水溢出,并沿河谷排泄,形成河岸型泉群[8]。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多道瞬态面波法勘探结果表明,坡头泉组地区下覆地层为石灰岩,埋深为10~30m,泉水出露标高平均在180~185m之间,上覆地

8、层为第四纪砂卵石层,厚度沿冶河流向略有起伏。部分地势较低处,岩溶水穿过上层砂卵砾石,以泉的形式沿河漫滩和Ⅰ级阶地涌出,见图1。2、政府的支持重视。4.2生态旅游开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