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32305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4
《谁也不能单打独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谁也不能单打独斗去年初至今,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推动系统节能增效攻关,今年一季度,随着攻关继续推进,新钢自发电量比例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5%以上。去年全年,新钢系统节能攻关增效近2亿元。今年一季度,新钢外购电量同比减少了970万千瓦时。新钢认为,与铁前、钢轧系统攻关相比,系统节能增效攻关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系统节能增效是新钢近些年挖潜增效的“重头戏”和实现企业自身“花园式工厂”目标的主要手段。把握环保加压的“弯道期”内陆钢企鲜有外部优势,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这样才有可能在这轮行业危机中实现“弯道超越”。而“弯道期”往
2、往充满变数,一些企业可能会失去前期的领先优势,也有一些企业能够抓住机会后来居上。从某种角度来看,当前不断加大的环保压力,对于钢铁行业而言,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弯道赛段”。新钢内部这样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节能减排将成为钢铁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部分钢企生存发展的瓶颈。业内,已经有一些钢企因为节能和环保的问题“节节败退”。“这是一座很大的‘金矿’。”去年3月份的一次系统节能增效攻关工作会上,新钢相关负责人这样阐述系统节能的重要性。新钢提出在内部开展系统节能是在2013年8月份。当时,一位业内专家来新钢交流,介绍同行企业系统节
3、能成效,详细讲解了“铁素流”(物质流)和“碳素流”(能量流)的概念,并指明新钢在节能方面还没有上升到流程化、系统化的程度……这让新钢人深受启发,并立即行动起来。去年国庆节前夕,新钢与某专业咨询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企业层面的系统节能增效工作正式启动。该公司派来专家,对新钢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全面诊断。诊断结果让新钢人看到了差距所在。综合来看,衡量钢企能耗水平的最关键指标———能耗成本、自发电比例,新钢均与同行存在较大差距。按照当下的工业用电价格和新钢每月实际用电量计算,如果新钢自发电比例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倍,每年能节省外购电费超过
4、10亿元。协同作战“挖金矿”然而,能源介质管理本身点多面广、专业性强,增效额评价盘根错节,面对巨大的挖潜空间,节能增效攻关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节能增效攻关工作是细致而具体的。多单位、多部门、多工序、多系统,大到各个工序避峰用电,小到小设备合并关停,系统节能增效攻关涉及工作界面的深度、广度和琐碎程度是难以想象的。新钢的做法是,在节能增效攻关工作上始终强调“系统”二字———靠某一个人、某一道工序,或者某一个部门单打独斗,事情是做不好的。因此,新钢把“减量化—循环利用—资源化”作为基本思路,并通过优化管理和改造项
5、目开展系统节能增效攻关工作。新钢专门成立了系统节能增效攻关组。一方面,攻关组组织财务处、企管处、机动能源处等部门,系统全面地梳理各单位实际能耗指标,建立能源介质管理数据库,并以此作为次年系统节能增效攻关的评价基准;另一方面,攻关组在督促用能单位传达系统节能增效攻关重要意义的同时,制定了相应的攻关实施方案,按专业化管理模式分为5个专业组(燃气组、蒸汽余热发电组、电专业组、水专业组、氧氮和压缩空气专业组)分别落实和推进系统节能增效攻关工作。同时,攻关组每两周组织一次由用能单位、各专业组和生产处、机动能源处、财务处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
6、的专题会,落实各专业组和各单位攻关进度,讨论现有问题和下步工作,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迅速反应和系统协调。《中国冶金报》记者曾连续半年旁听专题会,各部门负责人从开始的避谈短处到后来的自曝“不足”,从开始的听多说少到后来的有一说一———在节能增效攻关的过程中,原本庞杂而又很难“融合”的单位、部门、工序、系统之间的协作渐渐默契融洽。自开展系统节能增效攻关工作以来,新钢生产平稳,调控高效。以提高煤气回收、减少煤气放散来说,新钢通过生产过程动态调控和调度指挥,优化管网运行模式,适当提高放散压力,降低气柜运行柜容,仅去年1月~8月份就减少了煤气
7、放散量近90%。今年一季度,在去年的基础上,新钢高炉煤气、焦炉煤气放散量分别同比降低了60%、79%。同时,新钢设备稳定高效运行,并以此为基础关停富余能源设备。去年上半年,电系统专业组关停动力变压器61台,蒸汽余热发电专业组切除部分富余蒸汽供应管道。在节能增效攻关逐步取得点滴成效的过程中,各单位、部门、工序之间进行相关指标攻关的压力和阻力减小了。例如,水系统专业组,在把焦化、一钢、二钢水处理系统划入“一动力水处理系统”统一管理后,由于各部门协同作战,一钢、二钢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系统节能带来软实力提升系统节能为新钢带来的不仅仅是
8、经济效益,还有在系统思维、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软实力提升。通过系统节能增效攻关,新钢不但逐步具备了系统性、全局性的“常态思维”,避免了在具体工作中顾此失彼、各自为战的现象,而且获得了专业化分工合作在系统节能增效攻关具体工作落实过程中的经验。系统节能增效攻关专业性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