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强圈制作工艺规程.doc

补强圈制作工艺规程.doc

ID:59322436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05

补强圈制作工艺规程.doc_第1页
补强圈制作工艺规程.doc_第2页
补强圈制作工艺规程.doc_第3页
补强圈制作工艺规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补强圈制作工艺规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补强圈制作工艺规程工艺编号:艺131领料:1.1材料须具有合格质保书,标记齐全。1.2钢板表面不允许存在有裂纹、气泡、结疤、折叠和夹杂等缺陷。钢板不得有分层。如有上述表面缺陷,允许清理,清理深度从钢板实际尺寸算起,不得超过钢板厚度公差之半,并应保证钢板的最小厚度。缺陷清理处应平滑无棱角。其他缺陷允许存在。但其深度从钢板实际尺寸算起,不得超过钢板厚度公差之半,并应保证缺陷处厚度不超过钢板允许最小厚度。1.3图样及标准规定进行超探的材料应检验合格。1.4三类容器用材料须复验合格,母材抽样复验须合格,否则不得领料。2我公司补强圈制作分下列几种情况 2.1先卷弧再切割一般用于整体正、斜或偏心接管及

2、一次加工同样弧度较多的补强圈制作。 2.2先切割再成型一般用于直径较大或需拼接的正交接管及不锈钢材质的补强圈制作。 2.3封头上的接管补强圈在封头外委加工时同时外委。1制作前的准备 1.1补强圈的材料一般与壳体材料相同,并应符合相应材料标准的规定,补强圈原则上应用整板制造,如采用拼接则须进行100%RT,按B类缝拍片等级合格。注意设计对补强圈外径的特殊备注。1.2按设计图纸和标准图,根据补强圈数量及补强圈展开尺寸一次号出并留出切割余量,将多个补强圈套裁到一起,椭圆、球形封头上补强圈号料须经大致放样后外委加工。1.3标移统一内容,位于补强圈中间。2下料2.1采用数控切割机专用软件按补强圈规格

3、切割2.2切割后,材料表面均匀光滑,不得有氧化铁等杂物,不得有沟槽、缺肉等缺陷。2.3需拼接的补强圈在下料时,需按接管的外径在筒体上所开孔的形状,画出补强圈的内孔再按补强圈内孔按相同的宽度画出补强圈的外周形状,最后按其平均分成的一块样块在钢板上套裁即可。3滚、压制1.1对于先切割的补强圈需先进行压头其曲率与壳体外半径相同。1.2先卷弧再切割的补强圈弧时允许钢板留出约200mm以内的直边。1.3补强圈的形状应与补强部分壳体相符,并与壳体紧密贴合,其与壳体间隙要求≤3mm。  2先成型后切割的补强圈划线时采用专用接管开孔划线工具划线(如下图所示)6.1划线时根据接管与筒体轴线的角度调整好中心立

4、柱的相应角度。6.2根据补圈的大小去除弧形板的直边段,定出补强圈的中心。6.3中心柱的尖点对准补强圈的中心、打开吸力开关、转动并按下划线转臂,使划线笔在弧形板上划出补强圈的形状。划线转臂可根据补强圈的内外圆直径进行调整。6.4切割时先垂直切割,再根据焊接工艺要求切割坡口。3要求拼接的补强圈,在卷弧之前必需拼接并组焊完成,且经检测合格,卷弧时需注意补强圈的卷制方位。1钻孔1.1根据图样选用的标准JB4736-2002螺孔位置应在设备安装后的最低部位,而HG21506-92螺孔不得在与筒体轴线一致的方位,划出螺孔的中心线,螺孔中心距补强圈边缘为15mm。1.2按划线要求钻信号螺孔底孔,钻孔粗糙

5、度,加工后表面不得有毛刺、铁屑等杂物。1.3按划线要求攻丝。 8 补强圈加工完后按如下规定进行标记:①x②一③一④⑤        ①-DN及其数值(单位:mm);②—补强圈厚度(单位:mm);③—坡口型式;(A-无坡口、B-仅有45°×0.7δ的倒角、C-20°坡口、D-35°坡口、E-50°坡口)④—补强圈材料;⑤—标准号: 本规程用于任何形式的接管补强圈制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