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236416
大小:68.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9-26
《第二讲孔子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孔子的文化苦旅孔子身世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殷商后裔生于鲁。“丘也,殷人也。”(《礼记·檀弓上》)鲋祀:宋厉公弗何父宋湣公纣王兄宋王微子启四传曾孙孔防叔孔父嘉正考父变故逃至鲁国曾孙伯夏叔梁纥孔子颜征在鲋祀:宋厉公弗何父宋湣公纣王兄宋王微子启四传曾孙孔防叔孔父嘉正考父变故逃至鲁国曾孙伯夏叔梁纥孔子颜征在鲋祀:宋厉公弗何父宋湣公纣王兄宋王微子启四传曾孙孔防叔孔父嘉正考父变故逃至鲁国曾孙伯夏叔梁纥孔子颜征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少年孔子“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2、子罕》一:孔子出生前后的社会:诸侯兼并、陪臣越礼“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季氏》二:了不起的母亲三:愤而学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委吏、乘田十九娶妻,二十生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35岁,随鲁昭公往齐国47岁,引身而退,整理典籍,教授弟子。不学礼,无以立:礼是立身处世的根本,这是对个人道德修养而言的,礼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从形式而走向道德规范。——三十而立由礼而仁:从有约束的礼的学习当中,到对于人之所以为人有所理解,有所体会
3、,这就是对自己自觉,有了这种自觉,也就不惑了。——四十不惑51岁,孔子出仕,官至司寇52岁,夹谷相会,名声大盛54岁,张公室、弱三桓、堕三都“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微子》出仕孔子公元前498年,孔子以54岁的高龄,辞别故土,踏上了周游中原诸国的旅途周游列国卫国匡返卫10月卫国宋国蒲城四年蔡陈国(三年)郑国陈蔡之厄去楚未遂返卫卫国鲁国68岁斥于卫、齐,阻于宋,厄于陈蔡,困于楚,一路上颠沛流离,却始终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可是,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他“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理念,奠定了华夏文明大厦的基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血脉魂灵。
4、晚年孔子整理六经:述而不作完善仁学:从心所欲不逾矩仁作为内在心灵的美德,不在于言语的华美.仁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要通过求仁得仁的内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孔子认为得仁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通过礼的约束来达到仁的境界,另一条是通过自觉的内省。这种通过礼的约束而取得仁的,是在逐渐学习“仁”的思想中,使他们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太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礼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史记》1、如何重建和谐社会?2、靠什么来保证人们对“礼”和“名”的认同?3、人为什么要过道德的生活?(道德何以可能)孔子思考的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
5、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如何重建和谐社会?—正名孔子希望通过“礼”和“名”的秩序化与象征化来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但是“礼”普遍合理性从何而来?靠什么来保证人们对“礼”和“名”的肯定?最终的价值依据—仁者人也仁者爱人道德何以可能—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1、仁的基础:真情实感、真诚无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建立的情感原则,是从孝、悌的亲情而来的,其主要特点是真实无伪,孔子是用“人之生也直”这一说法来说明此点的。真实的情感在理性的提撕下成为“爱人”的普遍情感,孔子
6、认定这是建立一个理性社会的心理基础,也是礼的秩序得到自觉遵从的保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为仁之方: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克己复礼为仁:不学礼,无以立。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权威性的律令由外在的礼乐转为内在的情感,中国古代思想中的神秘意味开始淡化,道德色彩开始凸现。儒家学说是一个依赖情感和人性的自觉来实现人间秩序的学说。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依靠人内在的道德自律意识和外在的礼仪象征形式来维持。孔子的思想的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成德,一是社会政治生活士——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里仁》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君子人格孔子的文化生存与传承意识无所为而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文化生存的悲情与个体生命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