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doc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doc

ID:59186031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0-30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doc_第1页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doc_第2页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doc_第3页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doc_第4页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八号教师,来自盐化中学的王丰玉。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内容。本节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行星的运动,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进行演绎推理得出太阳与行星间引力。比较新旧教材,在旧教材行星运动规律和万有引力运动定律之间增加了本节内容。这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行星的运动规律到万有引力的建立过程,是很好的科学探究的教育素材。本节内容的安排,更好的再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体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科学足迹。二,学生分析1.学

2、生已有学科知识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的三大定律,学习了圆周运动的知识,又学习了开普勒三大定律。理论上已经具备了接受万有引力定律的能力。2.学生能力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般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但其创造能力还比较欠缺。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劣势是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的推理能力较弱。优势但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知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简单的逻辑思维到复杂的分析推理的过渡

3、。3.学生所处环境、自身素质分析一方面我国在航天事业上的突破(成功发射了神州系列宇宙飞船)、太阳系新行星的发现的报道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有关宇宙、航天、卫星知识的兴趣。但另一方面学生已有的有关宇宙、航天、卫星的知识仅局限于认知阶段,对于它们的规律知之甚少,甚至于存在错误的概念。所以对学习本课内容学生的愿望是迫切的,积极性很高。三,教学目标设定a)知识与技能(一)理解一切行星的运动是因为太阳对行星存在引力作用。了解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不同观点和引力思想形成的过程。(二)通过开普勒第三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b)过程与

4、方法通过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体会逻辑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行星运动规律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规律的探索,体会探究大自然规律的乐趣。教学重点一、从椭圆到圆的物理模型的建立二、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难点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四,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流程图回忆开普勒三大运动定律播放太阳系行星运动视频提出问题:行星为什么会绕太阳运动组织教学活动,分析运动原因给出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运行数据将椭圆简化为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对称的找到行星对太阳的

5、引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的到二者是相等的得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视频,提出问题“能否描述行星运动的规律,什么原因使行星绕太阳运动”?《创设意图》①通过引入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动手画出椭圆使学生们都能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过程,力求把新的知识和思想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③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的过程,感受物理和实际的紧密结合。一,逻辑推理,简化模型引入小组活动,指出太阳与行星引力使行星绕太阳运动。利用几何画板将椭圆简化为圆。《设计意图》1.)通过课堂活动,形象的得到行星受到太阳的

6、引力2.)出示行星运动的数据,以及几何画板的引入,使学生更直观的看到椭圆到圆的演变过程。3.)清楚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建议模型的思想二,大胆猜测,演绎推理1,推导太阳对行星的引力2,推导行星对太阳的引力3,推导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设计意图》1),将难点分解突破,使学生的能力层层提高2),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自我分析与和他人合作的能力3),学生讨论,将运动规律,用简洁公式表示,经历审美体验三,遵循足迹,不畏艰难1,出示物理学家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认识,出示牛顿的发现。2,播放神州七号发射的过程《设计意图》1),学生学习科学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科学精神2),观看视频,了解航天事

7、业的发展进步以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本节课的设计思路: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2,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3,多媒体展现,变抽象为形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通过推导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这条明线,和遵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足迹”这条暗线一起来进行。我通过引入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复杂的推导过程以问题形式呈现,难点分层突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完成了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推导,体会了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小组合作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