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14401
大小:5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28
《生态功能区考核汇报(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沽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汇报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省核查组领导到我县核查指导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大家多年来给予沽源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结合我县近期国家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自查结果,将县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工作总体情况汇报如下:沽源县位于河北省北部坝上地区,属内蒙古高原南缘农牧过渡地带,是锡林郭勒大草原一部分。我县距首都北京250公里,是阻挡风沙入侵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同时又是京津最主要的用水源头。全县
2、总面积3654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233个行政村,700个自然村,总人口23.1万。沽源县是新阶段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环首都扶贫开发示范区,工业少,财力薄弱,2011年全部财政收入1.8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13元,在全省排位靠后。特殊的区位决定了沽源县生态建设的特殊使命。长期以来,我县牢记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所肩负的神圣使用,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强市名城,实现绿色崛起”的战略部署,把生态作为第一资源、最大优势,-13-倾力发展生态产业,大力加强生态保护,牢固构筑首都绿色生态屏障,千方百计保
3、护好北京北大门,不仅实现了当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更为首都北京送去了碧水清风。一、加强管理,保持生态环境整治高压态势我县原来长期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习俗,使不少群众养成了淡漠的生态保护意识,随意伐林、割草、取沙等破坏生态行为较为普遍。立足严峻形式,县委、县政府着眼于“保护环境、生态兴县“的发展目标,将加强管理作为推进生态保护的突破口,严格管理制度,加大惩处力度,坚决禁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彻底扭转居民不良习惯,从源头上确保生态保护工作有效开展。(一)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
4、成员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具体负责全县生态功能区保护日常工作。县政府每年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各项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形成齐抓共管、共创环境的强大工作合力。(二)广泛宣传发动。通过会议动员、电视宣传、入户讲解等方式,多角度、深层次宣传生态功能区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增强了公众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为生态功能区保护提供了强有力舆论支持,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三)健全管理制度。-13-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出台
5、了《沽源县国家生态功能区保护管理办法》、《沽源县禁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生态保护管理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四)严格项目准入。对新上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保准入条件,对不符合规定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准审批,严禁新上“两高一资”项目。多年来,我县新上项目环保审批率均达到100%,真正做到了不利环保项目不批、破坏生态项目不准。(五)加大惩处力度。环保、公安、畜牧、国土等执法部门,按照“全面排查、不留死角”的原则,长期深入全县各地细致检查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一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从严、从重
6、处理并予以电视曝光,震慑人民群众规范行为,自觉维护全县生态环境。(六)规范资金使用。深刻认识到国家生态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工作的政治性和严肃性,规范使用程序,加强督导检查,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将资金主要用于环境保护以及涉及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确保了资金使用规范、合理。我县2010-2011年共收到国家生态转移支付资金12964万元,其中2010年6464万元,2011年6500万元。2010年分别用于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运行920万元、县城集中供暖管道铺设1195万元、农村道路建设688万元、禁牧舍饲养殖494万元、社会保障和
7、就业515万元、医疗卫生531万元、教育支出1826万元、森林草场保护108万元、-1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87万元。2011年度分别用于市政工程建设1860万元、农村道路建设620万元、禁牧舍饲养殖530万元、森林草原保护228万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3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664万元、医疗卫生560万元、教育支出1808万元。二、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六大生态工程(一)实施生态农牧业工程农牧业是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但传统的发展模式,使其数量难增长、质量难提高,更对生态环境破坏极为严重。为通过传统农牧业向生态农牧业
8、转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上水平,我们紧盯“节水、旱作、高效”三型农业的目标,通过推行“禁牧舍饲、节水灌溉、土地流转”三场农业革命,全面实行舍饲禁牧,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加快实施土地流转,促进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同时,扶持农民发展林下养、林间种等生态后续产业和饲草业,农民从生态产业上获得收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