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城市群建设论文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群建设论文: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首先介绍了中部崛起的背景和城市群发展的相关理论。接着对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城市群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群;增长极;产业布局 1前言 1.1中部崛起的背景 根据张培刚老先生的“牛肚子”理论,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东部沿海地区是牛鼻子,西部地区是牛尾巴,中部地区正是牛肚子”。因此,若中部不能实现崛起,中国经济的发展将缺乏支撑和后力,区域协调发展也就无法实现。 中部崛起是我国提出的一
2、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明确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指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对中部地区的发展给予了有力扶持。 中部崛起战略覆盖我国中部六省,包括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湖南、江西。中部六省总面积102.77平方公里,2009年末人口为3.56亿,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0.7%和26.67%。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快速,平均增长水平高于全国经
3、济发展水平。2009年,中部六省GDP总值为70577.6亿元,占全国GDP的20.55%。 1.2城市群发展相关理论 1.2.1城市群的定义 国内学者姚士谋认为: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深化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1.2.2城市群形成理论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
4、最大的地点。区位因子优越的地区显然能吸引更多企业的集聚,从而促进地区工业的发展,区域的工业化进一步促进城市化。 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探索了城市的分布规律,认为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 布德维尔的区域增长极理论认为作为增长的城市具有扩散效应,即当城市的极化效应发展到一定程度,增长极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边区域,推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有助于城镇体系的形成。 综合以上理论的观点,区域城市是产业为获得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组合效应等经济效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继而又通过扩散和乘数效应促使
5、城市群的形成。 2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优势分析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区域内各城市要素的集聚和扩散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自然的客观条件和社会经济政治条件。 2.1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长株潭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热量资源丰富,降水也较为丰富。区域内水系发达,湘江纵贯南北湘江,并有涟水、涓水、渌水等支流为工农业提供用水和水运交通。湖南省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株潭地区不仅自身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能利用全省的资源,可以促进有色冶金、建筑材料等工业的发展,还能为区域内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2.2交通体系
6、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长株潭城市群内交通体系发达,形成了水陆空立体化、综合化的交通网络,内外联系便利。区域内纵横发达的水系为江河运输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多层次、多结构的公路交通网络。铁路运输也极为便利发达,株洲由于其便利的铁路运输条件更是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京广、浙赣、湘黔、湘桂等铁路干道贯通东西南北,武广高铁开通后,南北联系变得更加快捷。发达的水路、陆路、航空运输构成复杂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城市群的内外联系提供了有利条件。 2.3拥有良好的工农业基础 湖南省自然条件优越,作物能一年两熟,适合农作物的发展。全省共有耕地37894公顷,20
7、08年全省的农林牧渔总产值为3324.51亿元。农业基础设施较优越,灌溉方式逐渐走向多样化。据统计,截至2009年湖南省建成水库11824座,约为全国总量的13.57%。已采用机灌、电灌、喷滴灌、水轮泵灌溉等多种灌溉方式。农业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2008年底拥有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合计40211398千瓦。农机械类型多样,收割机械、喷灌机械、饲料粉碎机、牧草收割机、池塘增氧机等农机具普及很快。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不仅能为工业提供原材料,还为城市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长株潭城市群内及周边地区良好的农业基础是城市群发展的必要和有利条件。 湖南
8、省的工业基础较好,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200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