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检测一、填空题。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2.一个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小2,乘一个比最大的一位数大2的数,积是( )。3.在估算31×80时,可以把31看成( ),乘80得( )。4.某小区有12栋居民楼,每栋楼有15层,每层有8户,每栋楼有( )户。5.计算38×12时,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得( ),这个数应该写在积的( )位上。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A.90 B.1
2、9 C.9092.50×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A.2 B.3 C.43.3×11的积最大是( )。A.1563 B.143 C.10234.25×65的积的最高位是( )位。A.十 B.百 C.千5.9×54的积的后面添( )个0,就等于90×54的积。A.2 B.1 C.3三、在里填上“>”“<”或“=”。16×2717×26 56×70560×725×36125×880×807×90013×1513×130÷×0四、计算题。1.直接写得数。80×50= 78÷6= 40×2
3、1=7×90=20×31= 600×8=33×30= 30×60=15×60=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50×48 67×2134×84 85×203.计算下面各题。40+28×90 36×(96-58)16×34÷848×32-185五、解决问题。1.一页有多少个字?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3.4.小林拿一些火柴棒摆了18个正方形。如果用这些火柴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多少个?(图形的边不重合)5.(1)小狗的体重是多少?(2)小马的体重是多少?(3)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六、动脑筋,做一做。小明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
4、他给客人烧水沏茶。烧开水要10分钟,洗茶壶要2分钟,到商店买茶叶要5分钟,沏好茶要1分钟。小明初步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事情要18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怎样安排最合理?至少需要多少分钟才能让客人喝上茶水?参考答案一、1.三 四 2.1078 3.30 2400 4.1205.300 百二、1.A 2.B 3.C 4.C 5.B三、< = < > > =四、1.4000 13 840 630 620 4800 990 1800 9002.2400 1407 2856 1700 验算略3.2560 1368 68
5、 1351五、1.23×14=322(个)2.78×31≈2400(个)3.24×10+24×12=528(瓶) 4.4×18÷3=24(个)5.(1)32÷2+2=18(千克)(2)32×18=576(千克)(3)32×54=1728(千克)六、烧上水同时去买茶叶,再洗茶壶,等水开后,沏好茶水就可以了。10+l=11(分)圣人之言行身之则----《论语》《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
6、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泰伯》第一章: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第二章:子曰:“恭而无礼
7、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第三章: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泰伯》第四章: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泰伯》第五章: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泰伯》第六章:曾子曰:“可以托六
8、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泰伯》第七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第八章: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第九章: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第十章: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