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59240
大小:12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26
《语文八下第五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案陈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文 1.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 (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 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二、阅读分
2、析 1.明确读音和句读欣赏: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缥(piǎo)湍(tuān)轩邈(xuānmiǎo)泠(líng)嘤(yīng)转(zhuàn)鸢(yuān)戾(lì)窥(kuī) 导引:了解学生是否有还不明白的读音、句读? (学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板书备用)) 朗读:学生全文朗读。(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那种“劲”。 2.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 朗读:出声散读
3、课文;请学生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导引: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 讨论:在学生发问时,视情况作分别处理: 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 涉及下列板书中的重点词句,板书待用,同时依然互答解决; 学生无人发言时:指定下列板书中的关键词,点名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
4、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反复吟诵,赏析其“美”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意境、情趣等内容。1.揣摩语言,体会作品的语言美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体
5、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提问:请谈谈朗读本文时感觉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学生讨论、明确:①本文的语言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②本文的语言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③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学生自由选句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表扬)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夸张)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
6、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夸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拟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2.对照课文,赏析作品的意境美学生自由默读课文,重点揣摩课文第二小节写“水”写“山”的语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天公作美,导游吴均给我们选择了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去富春江游山玩水。这一去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了——奇山异水a.请结合文中描写“水”的语句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字来写水的?提示:文中写“异水”的部分,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
7、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b.请结合文中描写“山”的语句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奇”字来写山的?提示:文中写“奇山”部分,首先从形状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其次从声音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泉声、鸟声、蝉声、猿声,这些声音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
8、、欢乐、详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最后从明暗的角度写山林中“在昼犹昏”以及“有时见日”的神奇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3.悉心体会,感受作品的情趣美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a.学生反复品味课文,思考:作者面对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时流露出一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