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液体的压强》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物质存在的状态不同,压强表现的特点也不同。压强的概念包含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本节从液体具有流动性和受重力作用出发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知识综合性较强,它是在学习了密度、力、平衡力和压强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些知识又为后面浮力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内容由“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连通器”三部分内容组成,重点是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为了能让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较好地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建议让学生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定性研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基础
2、上,结合建立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推导出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定量关系。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过程,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的理解。本节的难点是应用液体压强特点和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连通器的内容,体现了液体压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建议教师通过对我国三峡船闸的介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释简单生产、生活中的问题。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3.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
3、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感受液体的压强。2.通过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熟悉使用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认识规律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难点是应用液体压强特点和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4、,先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创造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流体压强的存在。然后利用已有的固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包括用橡皮膜的形变代表液体压强的存在,用形变的程度代表液体压强的大小等问题。然后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归纳总结,使学生认识体会到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特点。然后利用设计最优的方案去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更强调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处于主动,发挥主体地位,同时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充满成就感。五、教学
5、工具多媒体课件、压强计、烧杯、水、盐水、饮料瓶、橡皮膜。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视频:“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2.潜水员潜入水中时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3.据科学实验:在水下100多米深度,食品罐头也会被压爆,人体血管会收缩,肺部会被压缩到橘子般大小,许多鱼类都无法在那样的深度生存。观赏、体会与力有液体压强有关的现象,针对问题积极思考可以暂时不回答。感受我国的最新成就,激
6、发民族自豪感。水下环境多数学生未知,水中巨大的压强学生更不知道,这种神秘感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新课教学(30分钟)一、液体压强的特点演示:将一个盛有水的饮料瓶放在一块海绵上,海绵会发生形变,说明盛水的容器对海绵产生压强。思考:水对容器底是否有压强?怎样显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方向向哪?图1将刚才的饮料瓶侧放,观察橡皮膜平还是不平?向哪个方向凸出?这说明什么?讲述: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具有流动性。那么,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呢?把饮料瓶底剪掉,换成橡皮膜,然后倒入水,观察到橡皮膜发生了形变(如图1)
7、,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因为橡皮膜是向下发生了形变,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方向向下。产生这个压强的原因就是液体受到重力。橡皮膜向外凸出,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向外的压强。我们看到四个原本平平的橡皮膜都向里凹进,这说明液体内部也存在压强。积累感性经验,为下面的探究做准备。用橡皮膜形变程度反映压强大小,为学习压强计做铺垫。通过手按与放入液体中都能使高度差改变的对比,让学生清楚压强计能反应液体压强的工作原理。演示:如图2,将一个上、下、左、右四面都带有橡皮膜的密闭立方体容器放进盛水的玻璃杯中,同学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
8、?从橡皮膜形变的方向能不能反映出压强的方向?老师:再仔细观察图2,还能发现一点,就是四个橡皮膜向里凹进的程度不同。凹进的程度能说明什么呢?老师: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压强可能相等。这个判断是否正确,还需要更精密的测量工具,设计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